分享

小方也能治大病

 edenclub 2022-10-31 发布于海南

     一老年男性,72岁,因夜间流口水严重来诊。自诉流口水两年余,白天自觉口角轻微湿润,到了夜间便加重,平躺顺口角流到脖颈,侧睡更是流湿枕巾。平时怕冷,手足不温,腰酸,尿频,睡眠因流口水和尿频影响,每晚起夜数次,无尿痛。刻下症:面色无华,形体偏瘦,易出汗;白天感觉口水多,夜间流口水严重,夜尿多,大便可;口不渴,白天乏力,晚上睡眠易醒;胃口可以,但易反酸,不敢多食;腹诊:腹软,腹肌菲薄;舌质暗,舌苔水滑,脉沉细。


01




     患者这两年多来,看诊了不少中医,看他以往的病历和药方,多从脾虚肾虚方面入手,所以健脾补肾的中药吃了不少,总是不见效,现在流口水日益加重,每晚要更换两次枕巾,要不然湿蹋蹋没办法入睡,深受其苦,白天又没精神,心想吃了那么多的补药,为什么还这么虚?

02





     大家有所不知,人身体的津液就是人的阳气。比如,大汗淋漓,就会虚脱;过度腹泻也会虚弱,有句俗语叫做“好汉顶不住三泡稀!”;同样,过度流口水,也是丢失了身体的津液,所以老人才会乏力,面色无华。口水流多了,身体阳气消耗,温度下降就怕冷,手足不温,腰酸尿频;胃稍多食就消化不了而反酸;一派阳虚机能衰退的表现!所以单纯对着症状去健脾补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03





     我随即开方炙甘草24克干姜15克,五剂。服上方三剂后,自觉口水有所减少,五剂服完后又来复诊。

     二诊,患者诉服药五剂完,晚上虽然还是流口水,但是不用再换两条枕巾了,小便从每晚起夜五六次减为两三次,怕冷减轻,依然腰酸。

     这次因服药起效建立了信任,又调方,原方加吴茱萸9克再服7剂。配合针灸,取用脐针的艮(止)坎(水)和健脾三针治疗了一个疗程,并坚持服药一月余,两年顽疾终获痊愈。

04





     为什么看似这么复杂的一个病例我会选用这么简单的一个方子,而且起效了呢?那是因为之前读了胡希恕老师的著作里面讲的:服甘草干姜汤干什么呢?以复其阳,复其阳就是复津液。在整个《伤寒论》里面,胡老反复论述阳气就是津液,这个观点贯穿始终。


05




     大家可能难以理解,要补津液,那就用生地麦冬白芍沙参之类的滋阴药,为什么要用甘草干姜这样的温热药呢?试想一下,身体的津液,水分是不是只有在热量的作用下才会流动到需要的地方,如果身体没有温度,会有血液和体液的循环吗?而甘草干姜就是让津液循环的动力和阳气,换句话说,甘草干姜汤就可以复阳气。而《黄帝内经》中讲的阳气的推动、温煦、固涩的作用此时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06





      陈修园也在《医学三字经》里讲到:“温摄法,草姜调”。他指出,甘草干姜汤,它是一种温性的药,同时有种固涩的作用,能把流失的东西捡回来,使人体津液流失的时候,减少它的损耗,那相对比就是增加了。温性的药,看上去好像是复阳气,复阳气其实就是增加津液。

     《金匮要略》中对于甘草干姜汤主治范围也有“多涎唾”,“必遗尿,小便数”的记载,“多涎唾”就是流口水,“遗尿小便数”就是尿频,所以此方具有较强的阻止体液流失,而恢复正常水液代谢的功能。这些是《伤寒论》里面有关存津液的一种治法,跟我们以前学习的中医知识有点不一样。


07




     为什么这两味药配在一起就可以存津液呢?从药性上来说说看。

      因为甘草是储水的,有浮肿的,肥胖的,小便不利的都不能用,它会影响水液代谢。反之,瘦弱的,汗多的,尿多的,存不住水的人就要大量使用。而干姜是温中,健胃,缓急迫的良药,甘草四两,干姜三两,这个药量可以有效的促进胃的阳气恢复,从而阻止津液继续流失。

08





      下面再来看看这个简单的小方在存津液方面还有哪些奇效?

      娄绍昆老师讲的《伤寒论》中,关于此方的临床应用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食道反流者的口水清淡而且多的患者,就像我接诊的这位老人,口水多,多食后反酸,所以我在初诊取效后,二诊时加了吴茱萸9克,坚持服药最终痊愈。

       2、小儿遗尿,最常见就是那种面色晄白,体质瘦弱,手脚冰凉的孩子;

       3、虚证的鼻血不止,血色淡红,平时饮食偏淡,人脸色苍白,手脚冰冷的这种类型。如果鼻血不止,脸红,鼻血鲜红,这就不是这种类型的,要用凉血的药,犀角地黄汤或者三黄汤之类的。

       4、小儿中耳炎,长期流清水,而不是流脓水的类型。

09





     这样看来,甘草干姜汤的应用范围就广泛了许多。

10





      经方的魅力还不止于此。还记得2020年疫情刚开始肆虐全国的时候,河南省通许县人民医院用甘草干姜汤来预防新冠肺炎,强胸阳,健脾胃,增强人的抵抗力,在很多三甲医院医护人员感染发病的形势下,做到了全院1200人零感染的奇迹。


11




     《伤寒论》中的113首处方,都是颇具奇效的经典方剂,所以被后人称作“经方”,其组方简单,药味少,运用得当,常能顿起大病沉疴,值得我们去不断深入学习。



经方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