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六君子慷慨赴死,血染刑场。然而,这场变法的始作俑者—康有为却望风而逃,使世人充分认清了此人的真实面目。 如果康有为仅仅贪生怕死也就罢了,然而他的一些言论却让后人痛恨不已。比如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提出,可以考虑和日本合并成一个新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具体事务交给伊藤博文来管理。 不知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想出这样奇葩的言论,然而康有为作为一个读书人不仅这样想了,竟然还这样做了。这就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了。 然而康有为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当时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是慈禧太后,而并非光绪。慈禧尽管对外软弱,内心却极度痛恨洋人,不然也不会做出向十一国宣战的事情。 尤其是当时清朝刚刚经历了和日本之间的甲午战争,导致国力折损大半,满朝上下都对日本恨的咬牙切齿。在这节骨眼上,康有为竟然提出要和日本合并,慈禧第一个就不会答应。 康有为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干脆来个了绝的,伪造了光绪的诏书,打算把慈禧干掉,以除掉这个阻碍自己变法的最大障碍。 康有为蹬鼻子上脸的行为彻底的激怒了慈禧,本来在幕后静观其变的她,再也忍不住了,果断的站了出来,下令抓捕这些人。 康有为见势不妙,拔腿就跑,保住了性命,然而,光绪帝和“戊戌六君子”却因为他的牵连,被关的关、杀的杀。最终,这场变革在一片血雨腥风中被迫结束。 很难想象,“与日本合并”这样混蛋的言论竟出自一个饱读圣贤书的人之口。这样的言论,康有为到底是怎么构思出来的呢?康本人没有提到过,但是从他和日本人走的很近这一点可以看出,应该是被日本人洗脑了。 而且,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使自身变的强大起来,这一点也为康有为提供了变法的思路,进而演变为毫无底线的媚洋。 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了为什么清政府在搜捕维新党人时,康有为能够顺利的躲进日本使馆,日本人认为他有利用价值。 此外,康有为还曾经提出把大量的国人送往巴西,在那里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康有为称之为“儒教新中国”。怎么样?脑洞够大吧?! 然而,这仅仅是康有为奇葩言论的冰山一角,据说,康有为早年在广东还未发迹的时候,曾经写了一本名为《人类公理》的书,由于书中的内容实在是大逆不道,他实在不敢公之于众,便偷偷的藏了起来,聊以自慰。这本书中的一些言论后来成为康有为变法理论的主要来源。 后来,康有为在宣传自己的学说时,受到了梁启超、陈千秋的认同与推崇。二人对康有为崇拜至极,请求康有为将他们收作弟子。康有为见有人如此崇拜自己,十分的高兴,当场就收下了两人。 后来,康有为见梁、陈二徒对自己佩服的五体投地,已经到了他说什么两人都相信的地步了,于是便技痒难耐,拿出来那本《人类公理》,让两人传阅。 梁启超读后赞叹不已,几年后他将这本书改名为《大同书》,并公开出版,这才使世人了解到了康有为的真实想法。 康有为的作品里面描绘了一个他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这个社会没有国家,没有阶级,甚至不分民族,人人生来平等,生活上的一切都由政府来承担。男人和女人可以自由恋爱,并同居一年,然后必须换人,生下来的孩子交给政府,由政府抚养…… 此外,那个“中日合并”及“移民巴西”的言论也可以在里面找到影子。 好在康有为的想法最终并没有实现,如果当初清朝统治者真的脑子一热,听信了康有为的鬼话,那么也许中华文明会就此毁灭,华夏大地也会变成不折不扣的殖民地。 康有为逃跑后,拿着伪造的“衣带诏”,跑到海外,大肆敛财,欺诈了无数海外华人的钱财。康有为本人则挥霍无度,过起了奢靡的生活,充分暴露了丑恶嘴脸。 此外,康有为还再度做起了“中日合并”的美梦,为此他上蹿下跳,多次要求日本出兵中国。 然而,此时的康有为早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因此日本人对他毫不理睬。好在康有为的那些荒唐想法最终没有实现。 |
|
来自: 柠檬猪nyzbh9re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