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是早上吃好?还是晚上吃好?为什么?

 内科王医生 2022-11-02 发布于河北

经常有高血压朋友咨询,自己服用的降压药,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

还有朋友咨询,自己服用的降压药物是否合理?

关于降压药物什么时间服用,想必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

实际上,决定降压药服用时间的关键,并不是降压药物的种类,而是由每个患者自身的血压波动规律来决定的。

一、大部分人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我们人体的血压也是有自己节奏的,在一天24小时内也是有波动的,呈现出“两峰一谷”的状态。

正常是在早上6-10点,和下午16-18点处于高峰值,

在凌晨2-3点处于最低谷,

也被称为“勺型血压”。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早上吃药,一般建议在血压高峰前1-2小时用药。

大部分人服用的都是长效降压药,一天只需要服用1次,

如果服用的是中效降压药,在下午4点左右还要再吃一次,

服用药物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血压高峰。

二、小部分特殊情况

但是,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波动规律并不正常,

呈现出反勺型高血压,

也就是夜间血压持续升高;

或者出现非勺型高血压,也就是夜间血压降低不明显;

还有超勺型血压,也就是夜间血压降低的幅度,超过正常值。

这些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的时间,就可能有所变化,

比如,夜间血压明显升高,或者早晨血压明显偏高的患者,可以在睡前服用一次降压药。

但是,对于夜间血压降低非常明显的患者来说,就不建议在睡前服用降压药,以免夜间睡眠血压降的过低,发生脑卒中或心血管危险事件。

如果服用的是一天2次的中效降压药,建议第2次在下午6点吃比较好,不能在睡前吃或者吃的太晚。


如何了解自己血压的波动规律?

要了解自己血压的波动规律,也就是了解自己是白天血压高,还是夜间血压高,

属于哪种类型的高血压?光靠测量血压是很难掌握的,

而且,血压的测量还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测量的血压值不准确。

所以,要了解自身血压的波动情况,可以做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通过24小时的血压自动监测,反映出血压波动情况,而且,这项检查不受患者本身活动、工作的影响。

总之,服用降压药早上吃,还是晚上吃,要因人而异,

想要控制好血压,先要知道自己血压的波动规律,了解了自身的血压波动特点,在选择用药时间,才能控制好血压。

在该吃药的时间段吃药,控制好血压的高峰期,避免血压波动,才能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