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指导]找准“感点”,写出与众不同的读后感

 紫水晶读写书屋 2022-11-02 发布于江苏

找准“感点”,写出与众不同的读后感

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 徐连梅

在阅读时,书中的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如安徒生童话中的小人鱼;有时一些情形会让你受到触动,如《祖父的园子》中“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有时文字中蕴含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如《铁杵成针》揭示的做事要有恒信的道理。把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读后感呢?教你四个小妙招。
一、读透全文,捕捉感点
拿到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需要认真阅读,既要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更要透彻地了解文章或书籍的中心,反映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捕捉让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也就是“感点”。请看下面片段,试一试能找出什么感点。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白天处理国事,晚上还经常阅读经史,和大臣谈论治国的道理,很晚才睡。太子觉得父亲太辛苦,就对刘秀说:“您做这么多事情,不劳累吗?”刘秀回答道:“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就不觉得疲劳,我虽然做了皇帝,却要更加小心谨慎,虚心求教,还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啊!”这就是“乐此不疲”这个典故的由来。由于刘秀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
这个故事至少可以给我们如下启示:因为喜欢做一件事,从中得到乐趣,所以不会觉得累;即使成功了,也要戒骄戒躁;吸取别人的教训,经常反思自己,才能取得更大进步;光武帝刘秀是个非常勤勉的皇帝……捕捉到这些“感点”后,下文的写作就有了底气,在这些“感点”中,找出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起来觉得最顺畅的一两个,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二、引用原文,亮出感点   
找到“感点”之后,可以适当地引用原文,引出自己的感受来源。可以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告诉读者感想是从何处产生的。引用要简洁、准确、有针对性,应该以自己的语言为主,总是直接用文中语言来代替自己感受的做法不可取,这样就只有“读”没有“感”了,而读后感应重点落在“感”上。
引用的原文可以是主人公一句闪光的语言,文中一处吸引人的情节,一个描写精彩的片段。如写《老人与海》这本书的读后感,可以抓住主人公圣地亚哥老人的话:“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来谈自己的体会这句话既体现了人类抗拒命运的宣言,更是海明威内心的真实写照。圣地亚哥老人连续出海84天没有收获,面对人们的嘲笑,依然义无反顾出海,在第85天时,与捕获的大马林鱼做殊死搏斗。虽然最后拖回的只是一个大鱼的骨架,从物质上来说,老人搏斗了三天三夜的结果是失败了,但从人的精神、人的自信自尊,人勇于和命运作竭尽全力的抗争来说,桑提亚哥取得了胜利——他证明了自己是一个自信的“硬汉”。老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应该是奋斗的一生,是与命运作不懈抗争的一生。
三、联系实际,证明感点
写读后感,联系实际很重要。一篇好的读后感要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联系本人学习、生活、思想的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现象或者身边人的事例,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体会描写出来。一位小读者读了《老人与海》之后,对老人的自信深有感触。她联系自己学习跳绳的体会,写下了“自信可以让人成功”的切身感受。
从老人身上我学会了自信。我一直试着练习跳双飞,一个星期下来了,虽练得精疲力竭,却一无所获。我尝试着跳高些,手却带不上劲;手甩快些,脚却早已着了地。几个同学看着我,眼神有点不屑,我的脸红到了耳朵根。我深吸一口气,默默在心里为自己加油:我能行!我一定能行!“呼呼——”绳子在空中舞了两圈,却依旧没能成功。我屏足气息,上身朝前倾了倾,努力一甩,小腹收紧。“啪啪!”我成功了……一半。再来一次,绳子依然不争气地停在脚前,穿不过去。我定定神,叹了口气,再来!再来!“啪啪!”响亮的声音伴随着优美的弧线。啊,我终于成功啦!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读后感的结尾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倡议。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文章浑然一体。读后感首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要不时回扣“读”的内容,结尾更要因循“读”的感受升华主题。如:一位同学在《老人与海》读后感中的结尾这样写:
俗语道:不以成败论英雄。圣地亚哥最终没有捕到鱼带回去,可是他失败了吗?我认为没有,因为他已经拼劲了全力。生活本来就是充满坎坷的,人生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勇敢顽强地去迎接挑战,就是一个胜利者。一个真正的强者,只能被摧毁,不能被打败。
永不言败——这就是《老人与海》给我们的启示。
写读后感,三分内容七分感。原文内容是“感”的基础,联系实际是“感”的内核,详略得当是“感”的尺度,我们要紧紧抓住让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用质朴的文字引导读者走进作品,深入人物内心世界,领悟作品要表达的内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