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东乡俗记忆(6):过年

 乡土天下 2022-11-03 发布于广东

文/ 周志辉   首发/ 狐说天下

过年,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一般指除夕这一天全家人欢聚一堂吃团年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在外多忙,钱赚多赚少,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团圆吃饭,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的心愿。

邵东人过年,以前有不少风俗,主要包括挖柴蔸、洗澡、办年夜饭、敬天地祖宗、发压岁钱、炒瓜子花生、接灶神和保持灶火不熄等内容。

在皇帝岭林场等山区,以前除夕过年这一天,人们会在当天早上扛起锄头,到山上去挖一些干柴蔸回来。据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讲,过去人们选择除夕上山挖柴蔸,有两个原因:一是柴与财谐音,从山上把柴蔸挖回,意即希望来年财源滚滚之意;二是因为过去的山林都是地主的,平时地主不准老百姓到他们的山林里去砍柴。只有到除夕这一天,许因图个皆大欢喜,默许老百姓到他们山里去打点柴,通过长期实践,人们觉得柴蔸比其他柴火要经得起烧一点,于是就纷纷选择挖干的柴蔸。

男人们将柴蔸挖回家劈成块,通常累得大汗淋漓。此时,家中的女主人早就烧好了洗澡水等他们洗澡。除夕洗澡,后来也演变成风俗。当天下午,家中所有男女老少都洗。大人洗澡,有洗债或洗账一说;小孩洗澡,有洗病痛去秽污一说。意即洗完此澡后,在未来一年里,大人能财源广进,小孩会无病无痛健康成长。

“三十日吃霸霸(邵东方言,意指吃肉),打哈哈”。在邵东县,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犹记得孩提时的我,那时最期盼的就是父母尽快做好年夜饭,对鸡鸭鱼肉大快朵颐,吃个饱。

记忆中老家办年夜饭的菜式,主要包括鱼、肉、鸡、萝卜、白菜、线粉等等。鱼主要为草鱼或鲤鱼,一般只煮鱼头、鱼尾、鱼内脏和几块鱼肉,放一大锅汤。肉是连皮的猪肉,肥肉精肉一起,和茶豆腐一起炒,肥肉不炼油,白花花点缀其中。鸡和鱼差不多,煮鸡腿、鸡翅、鸡头和内脏,或连同海带一起炖一大铁鼎锅。敬完祖宗天地后,上桌吃饭时,大人往往会告诉我们,鱼头、鱼尾、鸡头、鸡腿、鸡翅,大年三十不能吃,要留到正月十五散元宵时才能吃,这叫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大人会将它们夹到空碗里,放进竹篮,挂到房屋楼枕上孩子们够不着的地方……

年夜饭吃完后,长辈们开始发压岁钱。我至今记得,我家隔壁住着一对父子,父亲是退休工人,有四个儿子;和他一起住的儿子是盲人,单身;其他儿子均有子女,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每到大年三十年夜饭后,孙子孙女们便会齐聚老人灶边,一边齐声高喊“恭喜爷爷发大财、红包快快快拿来,爷爷爷爷真是好,红包发了一到发二到”之类的话,然后便是一阵欢快的呵呵声和得到红包的尖叫声……

除夕当晚,我的爷爷和父亲也会在隔壁的欢笑声中,逗我们兄妹几下,然后把压岁钱发给我们。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是,我读大一那年过完元宵节临行去读书时,弟弟偷偷掏出五元钱塞给我,说是他积攒的押岁钱,让我在大学里去用。这个数目,按我们收到的压岁钱的多少来看,至少要五年才能攒足。出于生活压力和想以后再补偿的考虑,我当时很感动的接了过来。但我万万没有想到,弟弟的这五块钱,当时他在将零钱换为五元钱整钱时,被几个高年级的校友发现,追着他打和吓,问他要钱。为保护那五元钱,弟弟的左手差点被打断,痛了整整一个月才被父亲发现,送到医院医治才没留下后遗症,不然真不知后果会如何!

收到压岁钱后,妈妈开始准备炒瓜子花生。从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老家有邻里乡亲相互拜年的风俗。当别人来家里拜年时,主人要“散碟子”,即将自家炒熟的瓜子、花生、薯角子(邵东方言,一般指油炸的红薯粑粑)装成一碟送给来看拜年的人,让来者新年新岁图个吉利。过去因为经济条件差,人们往往会选择在除夕夜炒瓜子花生。一则因为这时各家各户在家守岁,不到别人家去,避免炒时别人围观不给是小气、给了正月份散碟子又没有东西了的尴尬;二则因为人们崇尚“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的古俗,认为除夕夜自家灶膛里的火要红红火火,这样做可以统筹兼顾。

待瓜子花生炒好后,一般已是深夜。此时,妈妈往往会慷慨一把,拿出已敬奉灶王菩萨的瓜子花生等,交给我们吃。许因好吃和兄妹多的缘故,我曾经炼就了口剥瓜子壳比一般人要快一点技艺,被家人称为“磨粉机”。

写此文时,我尚在家乡。读者朋友们看到此文时,我也如众多远离故乡的游子一样,在异乡过年。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故乡的家和儿时那过年的情景……

本文编辑:令狐公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