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曲讲座17】梁耿丨〔南吕•四块玉〕浅析(第16讲)

 老榆树_yhgek 2022-11-03 发布于浙江

湖南周慎2021-12-23   |  53阅读  |  3转藏

【编者按】诗、词、曲,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朵奇葩。目前,全国省级(市区)散曲组织仅有16个,作者2万多人,是诗词300万人创作队伍的百分之零点六七。 为普及散曲知识,壮大散曲队伍,催生散曲精品,特开办《散曲讲座》。主讲人梁耿和李宏弟,虽非名家、学者,但责任使然、矢志不渝。《潼关文艺》将陆续刊登讲座内容,欢迎批评指正!

梁 耿

一、欣赏古人四例曲

例曲1、 马致远

〔南吕·四块玉〕浔阳江

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译文:送客人走的时候,正是秋日,江面凄冷。歌会弹唱着送别的曲调,让人分外感伤。她可曾知道我在和着愁绪倾听。月亮已挂上了天空,酒意已浓,客居的人猛然惊醒。

注释:冷:凄冷,萧条。商女琵琶:此处暗指白居易的《琵琶行》。和:连,连同。酲(chéng):喝醉了神志不清。喻指酒浓。醒:醒悟,觉醒。

创作背景:自从《琵琶行》问世后,凡路经浔阳江的文人墨客都会情不自禁的怀念起一度贬谪江州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这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更使久滞下僚游宦他乡的马致远产生了真切的共鸣。元朝大德年间,词人隐居之时路径此地时怀古伤今,于是写下了这首曲子。

赏析:“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瑟瑟秋水,朗朗秋月,江滨送客,以酒饯行,歌女弹着送别的曲调,牵引出作者万般的离愁别绪,和着愁绪倾听着这断肠的曲调,时问仿佛己倒流,依稀可见当年唐朝诗人白居易贬谪江州时,浔阳江头夜送客,写下《瑟琶行》的情景。如今作者身临其境,郁郁不得志的遭遇使之对此诗产生了真切的共鸣。“客乍醒”,是小令的收尾之笔,也是整篇的高潮,虽言“客”醒,实则主人和客人都己醒来。 诗人把自己的经历、感受融迸了对历史往事的追思中,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沉浮宦海、郁郁不得志所产生的矛盾心情,这也是元代下层文人的普遍情绪。本首小令怀古伤今,虽然篇幅较短,但辞句清淡,韵味悠长,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脉相通,表现出略带忧伤的官场失意情思。

浔阳江的艺术特点:

1、 借他人之事悲自己之情。 他人,一指贬谪江州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又指弹着送别的断肠曲调声的歌女。一度贬谪江州的唐代诗人白居易,与作者久滞下僚游宦他乡产生了真切的共鸣。而歌女的断肠琵琶声,既渲染了离别的悲伤气氛,又道出了歌女及作者内心的苦闷。

借白居易明着叙述自己的遭遇,借歌女断肠声,暗里道出自己的苦衷。

2、 以“秋”,“月”之景作情感的铺垫。秋江那么冷,月儿暗了又明,人醉了又醒,高人之笔,耐人寻味也。

3、在“醒”字上做大文章。明写从酒中清醒过来,暗指作者从宦游生涯中醒来,产了强烈的隐归山野之心。一个“醒”字,表明了作者的醒悟,猛然意识到自己的仕途已到此为止,再在宦海沉浮已无多大意义,只有隐归山林,享受山村野趣,才是自己应该选择的道路。

4、巧用上、去声,追求完美的音韵效果。“送客时,秋江冷”。 语音为:去上平,平平上。既使声调起伏跌宕,又突出了客和冷二字。而客和冷二字,又为“醒”埋下了伏笔。

例曲2、关汉卿

〔南吕·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注释:凭阑袖拂杨花雪:写主人公靠着阑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飞絮,以免妨碍视线。杨花雪,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语出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斜:此处指溪流拐弯。

译文: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对你难舍难分,对你的满腔思念的情意在心中萦绕。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与你相见,好让我不再相思。记得送别时我斜倚着柳树下的栏干目送你远行。我用衣袖拂去片片像雪一样洁白的柳絮,以免妨碍视线。然而你的身影已看不见了,只见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运得的道路,心上的人他真的走远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离别情绪的小令。“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自从送别以后,心中万分难舍,一点相思之情,绵绵不断,不知何时能停止?作者以一名与爱人分离的女子口吻写来,直抒其缠绵的相思、真挚的爱情。“凭阑袖拂杨花雪”。她靠着栏杆,极目远眺,然而迎面扑来却是雪片似飞扬花絮,她只能失望用衣袖轻轻拂去。往日不可追回,现实又是如此无聊。这是凭栏望远相思企盼时的深情表露。“溪又斜,山又遮,”由于极度空虚、焦灼,尽管视网中显现只是那溪、那山,但情人远去身影却依然清晰刻印在心中,于是,这种心理时间与现实时间错位便奇迹般产生一种特殊感觉:溪又斜,山又遮。这里,她心理时间还停留在送别情人那一刻,因而顿觉溪有些斜,怨恼山有些遮。在这梦呓式幻觉中,诗人却恰如其分表现出这位女子冥冥之中绝望期待,寂寞中忧伤,以及现实中极度困顿所造成精神上失落。“人去也” ,猛然间,当她清醒回到眼前场景,意识这一切尽是幻影时,就只好无奈发出一声轻轻叹息:人去也。诗人巧妙用了个也字,把这位女子此刻那种若有所失、怅惘凄婉情绪表现何等传神!淡淡,又是那么感人至深。全曲文句虽短,但语言生动形象,巧妙地表现出了带有思念之情的楚楚少女。女主人公送别自己的情人后,情人在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此处,外在自然景物并非主人公心情的寄托,它只是更加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苦闷。这首小令,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的中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使之成为全篇描写和抒情的基调,也使前三句显得十分形象。

例曲3、 马致远

〔南吕·四块玉〕恬退

 绿鬓衰,朱颜改,羞把坐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

注解:绿鬓:指青春年少时期黝黑的头发和两鬓。朱颜:青春年少时红润的容颜。尘容:风尘满面,容颜衰老。画麟台:指成为高官勋臣,形象被画在麒麟阁里。麟台:指麒麟阁,为汉代宫中阁名,苏武等勋臣形貌曾被绘于其上,以示表彰。事见《汉书·苏武传》。归去兮:东晋诗人陶渊明有《归去来兮辞》,来:为语气助词。

赏析:此曲表达了作者青春已逝功业无成的悲愤和归隐田园的心志。头三句描述作者的处境和不得志的痛苦,当白发已爬满双鬓,风尘满面,皱纹渐多之时,作者深感青春已不能再来,因之心灰意冷,不复追求高官厚禄。“羞把尘容画麟台”,委婉而又果决地表白他已无意功名。后四句,情绪由压抑转为欢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使作者欣欣然,这明显受到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启发和影响。追求身心自由,使得十四世纪的马致远和五世纪的陶渊明遥相呼应,马致远自号东篱,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可谓心有灵犀。此曲,是作者决意归隐的宣言,也许就是他转入新的人生道路的思想标志。

例曲4、马致远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患。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写作背景:马嵬坡又名马嵬驿,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北。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误国,酿成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明皇仓皇向四川逃难,路过马嵬驿时,扈从的禁卫军哗变,求诛杨氏以谢天下。玄宗为了稳定军心,被迫缢死杨贵妃。这首小令以曲写史,意在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注解:睡海棠:比喻杨贵妃。《霓裳》:即《霓裳羽衣曲》,相传杨贵妃善舞此曲。蜀道难:指安禄山攻入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之事。

译文:杨贵妃就如暮春时节的睡海棠那般娇媚美艳,使得唐明皇恨不得将她时时放在掌上赏玩。《霓裳》曲便是中原的祸患。不是因为有了这个杨玉环引起了那个安禄山的起兵造反,唐明皇又怎会向四川逃难,怎会知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马嵬坡的艺术特点:

1、前三句通过刻画男女主人公形象来叙事。刻画:运用比喻修辞,把杨贵妃比喻成睡海棠,掌上明珠,写出了杨贵妃的娇态妩媚,以及在唐明皇心中的珍贵可爱形象。心理描写:“恨不得”把唐明皇对杨贵妃极度宠爱,痴迷的情状传神逼真写出来了。叙事:写出了杨贵妃恃宠而骄,唐明皇荒淫误国的历史事实。

2、“霓裳便是中原患”,突出这句在曲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想象,写出杨李沉醉于轻歌曼舞,尽情寻欢作乐,仿佛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神仙世界,毫不领会国家安危与人民疾苦,造成安史之乱,中原沦丧。

3、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由前面杨李的荒淫享乐的叙事,转到下面议论:“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二、 今人〔南吕·四块玉〕四例

1、 徐耿华(陕西西安人。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主任,中国散曲研究会副会长、《中华散曲》编委会主任。获聂绀弩杯2020年度诗词人物奖,中华诗词学会十大理论导师。)

〔南吕·四块玉〕赴磁县花驼村

清秋九月初,邀我深山入。车向花驼入云途,缤纷坡岭环如堵。好奇满树红,路边问小姑:柿子熟未熟?

山村石作屋,街铺条石古。梦幻花驼似明珠,千年故事存遗物。流连村寨幽,街头问老姥:长住能与否?

小议:此为同韵重头曲,文字简洁、语意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耐品得味。前首交待了时间、去向、景物,落笔在柿子红了,欲尝耽心末熟。第二首,描述了此村的特征:石头屋(屋,上代平)、古石街,历史悠久、村寨幽,为探幽欲长住。看了这两曲,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结尾反诘句,诙谐、出彩。明明欲尝柿子,反问熟不熟!明明欲探幽,还问能住否!结句出彩得益于第五句的铺垫,一个红字、一个幽字下得恰到好处,令人叫绝。说到此,有人发现“红”、“幽”二字与全曲不押韵,这正是我要提示的:第一句、第五句可以不押韵。

2、 陈连陛(网名雨中雁。北京市人,1948年出生。退休前在北京市富莱茵物业公司供职。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会员,北京散曲研究会会员。)

〔南吕·四块玉〕戏题张四喜先生

为曲生,名三晋,笔做锄头自耕耘,十年不辍情难尽。他衣带宽,发似银,眼镜度数深。

小议:此兄此曲恰是四喜兄的真实写照,尤第一句:“为曲生”,语出惊人,却十分贴切。而“衣带宽,发似银,眼镜度数深”。既是真实写照,又分别比喻:胸怀、著作、和学识。

3、张华兴(网名空里流霞,诗人,《当代散曲》副主编。著有千余首诗词曲,兼及赋联与散文。诗文散见于《报日人民》《诗刊》《中华诗词》《山西日报》等。在《报日人民》刊发杂论《读点诗词养点气》、散文《爱上诗村诗路开》引发较大反响。)

〔南吕·四块玉〕老妈学微信

手把屏,词无影,拼字谋篇不消停,儿孙笑语休清静。这头媳妇唆,那头闺女瞠,虽聋犹添耳目明。

小议:此曲白话入曲,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老妈”不服老、学微信的情形,也映射出家庭和睦的暖人气氛。尾三句鼎足对为全曲增色不少。

4、师红儒(网名烛焰,1971年出生,山西朔州人,系中华诗词学会、山西作家协会、山西诗词学会会员。《马邑诗词曲》主编,著有诗词集《葵窗集》等。)

〔南吕 ·四块玉〕听晋剧《傅山进京》

土室居,林泉饮,皓首朱衣老臣心。傅山你怨康熙甚?他做他开化的君,你磨你医世的针,没来由传在今。

小议:此曲一、二句对仗工稳,第四句过渡自然,尾三句鼎足对出彩。

三、 开头两句和尾三句的体式简析

此曲起句有三式:

1、 平不叶。

如马致远〔南吕·四块玉〕浔阳江;

“送客时,秋江冷”

马致远〔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 睡海棠,春将晚”

2、 平叶。

如关汉卿【南吕·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

马致远〔南吕·四块玉〕恬退:

“绿鬓衰,朱颜改”

3、 仄不叶。

4、 元人用此式者甚少。马致远〔南吕·四块玉〕叹世九首中仅见一首:“子孝顺,妻贤惠,使碎心机为他谁?到头来难免无常日。争名利,夺富贵,都是痴。”

据此可定,首句的尾字应平声,韵或不韵皆可,但第二句的尾字应仄声韵,上声为佳。这与元曲小令格律完全吻合。

末三句之式有三(有说四式者):

1、三句平叶。

如张可久:“绿水滨,碧草春,红杏村。”

马致远:“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2、三句平上通叶。

如关汉卿:“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马致远:“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刘致云:“波上鸥,花底鸠,湖畔柳。”

3、第一句不叶。

如刘致云:“忠孝臣,贤明主,泉下土。”又云,“门外山,壶内酒,林下叟。”然此式亦不多。

据此可知,尾三句三平韵或两平韵一上韵为多。尾三句的首句不韵者不多。这与元曲小令格律完全吻合。

四、 重头小令

上面提到徐耿华主任的〔南吕·四块玉〕赴磁县花驼村,为重头曲,何谓重头呢?

1、重头:又叫“联章”, 多见于北曲,指同一曲调、曲牌的反复或联缀,数量不限。

重头小令:是指以同一宫调和曲牌,重复填写几遍或若干遍,即围绕某一主题撰写数支曲子。

如:张养浩有四首〔中吕·朝天子〕咏四景,分咏春、夏、秋、冬四时景色:

远村、近村,烟霭都遮尽。阴阴林树晓未分,时听黄鹂韵。竹杖芒鞋,行穿花径,(约)渔樵共赏春。日新,又新,(是)老子山林兴。

自酌,自歌,自把新诗和。人间甲子一任他,壶里乾坤大。流水当门,青山围座,每日家(叫三十声)闲快活。(就着这)绿蓑,醉呵,向云锦乡中卧。

此花,甚佳,(淡)秋色东篱下。人间凡卉不似他,倒傲得风霜怕。玉蕊珑葱,琼枝低压,(雪)香春何足夸。羡煞,爱煞,(端的是觑)一觑()千金价。

此杯,莫推,雪片(儿)云间坠。火炉头上酒自煨(wēi),直吃的醺醺醉。不避风寒,将诗寻觅,(笑)襄阳老子痴。(近着这)剡溪,夜里,(险)冻的来不得。

2、重头小令分类

重头小令按其写作形式包括:同调异韵重头小令,同调同韵重头小令,同调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

1)异韵重头小令:

是指围绕某一主题以同一宫调和曲牌,重复填写几遍或若干遍,且所用韵部各异而成的数支曲子,简单地说:异韵重头小令就是主题相同,曲调和曲牌相同而韵部不同的几支小令曲子的组合。

我们看鲜于必仁(元代散曲作家,复姓鲜于,名必仁)〔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共八首: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

洞庭秋月

水无痕,秋无际。光涵赑屃(bì xì),影浸玻璃。龙嘶贝阙珠,兔走蟾宫桂。万顷沧波浮天地,烂银盘寒褪云衣。洞箫谩吹,篷窗静倚,良夜何其。

烟寺晚钟

树藏山,山藏寺。藤荫杳昔,云影差差。疏钟送落晖,倦鸟催归翅。一抹烟岚寒光渍,问胡僧月下何之?逐朝夜时,扶筇到此,散步寻诗。

江天暮雪

晚天昏,寒江暗。雪花黤黤(yǎn,深黑色)云叶毵毵( sān 形容毛发、枝条等细长的样子。)。渔翁倦欲归,久客愁多憾。浩浩汀洲船着缆,玉蓑衣不换青衫。闲情饱愔,高眠醉酣,世事休参。

潇湘夜雨

白苹洲,黄芦岸。密云堆冷,乱雨飞寒。渔人罢钓归,客子推篷看。浊浪排空孤灯灿,想鼋鼍(yuántuó )出没其间。魂消闷颜,愁舒倦眼,何处家山? 

平沙落雁

稻粱收,菰莆(gū pú)秀。山光凝暮,江影涵秋。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雁阵惊寒埋云岫,下长空飞满沧洲。西风渡头,斜阳岸口,不尽诗愁。

远浦帆归

水云乡,烟波荡。平洲古岸,远树孤庄。轻帆走蜃风,柔橹闲鲸浪。隐隐牙樯如屏障。了吾生占断渔邦。船头酒香,盘中蟹黄,烂醉何妨。 

山市晴岚

似屏围,如图画。依依村市,簇簇人家。小桥流水间,古木疏烟下。雾敛晴峰铜钲挂,闹腥风争买鱼虾。尘飞乱沙,云开断霞,网晒枯槎。 

渔村落照

楚云寒,湘天暮。斜阳影里,几个渔夫。柴门红树村,钓艇青山渡。惊起沙鸥飞无数,倒晴光金缕扶疏。鱼穿短蒲,酒盈小壶,饮尽重沽。

上面八首同用〔中吕·普天乐〕小令。在同一个潇湘八景总题目下分别有八个分标题,并分别押“齐微”“支思”“监咸”“寒山”“尤侯”“江阳”“家麻”“鱼模”八个韵部,这就是典型的异韵重头小令。

2)同韵重头小令

是指围绕某一主题以同一宫调和曲牌,重复填写几遍或若干遍,且所用韵部属于一个韵部所成的数支曲子。简单地说: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几支曲子都用一个韵部。

如:

关汉卿的〔正宫·白鹤子〕

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此四首同〔正宫·白鹤子〕小令,同时押“尤候”韵部,是典型的同韵重头小令。

本人习作:

〔南吕·四块玉〕宏弟讲南曲有寄

一剪梅数株,二讲麻千古,三傍妆台效明珠,四依曲谱霖甘露,五求南曲儒。悄悄告老夫:此事真是苦。

宏弟南曲梳,曲友随时悟。三讲十学上云途,一来二去开新步,照猫画虎舞。低声问老夫:怎地适应需?

同主题、同曲牌、同“鱼模”韵部,也是常见的同韵重头小令。

3)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

就是在同一曲调和曲牌的几支曲子中,有些后边曲子中某支曲子与前边的某支曲子韵部相同,有的曲子之间韵部各不相同,这样组合起来的重头小令。

如:关汉卿的重头小令

〔仙吕·一半儿〕题情

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chēn,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淹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的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这里面第一和第四就是相同韵部“家麻”韵。而第二属于“真文”韵部。第三属于“寒山”韵。

以上介绍的三种重头曲,都是用同一宫调、同一曲牌、同一主题的重头小令,是普遍应用的三种体式,其中同韵重头小令较多。

五、〔南吕·四块玉〕制曲要点

1、 一二句对仗。五六七句鼎足对,如:“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2、主题不宜过大,小处落笔较妥,文字须准确、凝练。 可写重头2至4首。如:徐耿华重头小令。

3、 1、4句可韵也可不韵。

4、 特别注意第四句的去声韵和尾句韵脚前的去声字。

5、 第二句的尾字,上声为佳、入声亦可。如:

马致远 〔南吕·四块玉〕浔阳江

送客时,秋江冷。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睡海棠,春将晚。

关汉卿〔南吕·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

6、 刻画人物,巧用比喻、典故。

7、推荐曲谱

〔南吕·四块玉〕依元人小令格律

中仄平(仄、可韵),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去(韵),中仄平(仄)(可韵)),中仄平(韵),中去平(上)(韵)。

定格句式为:三三七、七三三三

作者简介: 山西介休人1945年生 工程师、高级经济师, 1969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一生从事地质勘探工作。历任队长、处长、总工、总经济师,离岗后先后任经理、矿长、总工、董事长、财务总监、企业文化顾问。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晋中诗词学会副会长、介休作协理事、汾河微刊总编、黄河大课堂教务长、《当代散曲》副主编。出版著作有:《赵家窑村纪事》、《山夫脞录》及《春草情》、《春雨情》、《草木千曲》《山草故土亲》、《汾河知彼千首散曲选》等诗词曲作品集。2021年获第八届华夏诗词二等奖。

主办:潼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编:李宏弟

编辑:章  巧   李晓波

刊头题字:杨  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