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大姐逛博物馆,结果发现文物跟自家装米的碗是一套的……

 四季视野 2022-11-03 发布于北京

1959年,山东青岛的一位大姐,参观山东省博物馆时,发现一件文物跟自己家装米的碗长得十分相似。她赶忙跑回家,指着碗对丈夫说:“把米赶紧倒出来,那个破碗,是个值钱的宝贝!”

1954年,西周青铜器颂簋转入山东博物馆后,立马荣升为十大镇馆宝物之一。颂簋作为我国的一级文物,高约30.1厘米,重达13.2千克,敛口,鼓腹,上有圆圈把手,下有站立的三小足。颂簋十分精美,簋身上有一圈盘龙纹饰,据相关资料记载,这纹路叫做窃曲纹,乃是龙纹和凤鸟纹压缩而成的独立纹饰。



颂簋在刚来到博物馆时,便得到了一片赞美,然而大家在称赞它的同时也觉得甚是可惜:这颂簋不够完美,还缺一个盖子。专家们为此仔细寻找了好几年,就在他们准备放弃时,这“盖子”竟然自己找上了门。

时间来到5年后,一对夫妻踏入山东博物馆,其中的女人缓缓打开包裹,露出了包裹里的东西。“这是一只铜碗?”工作人员看了看,没一会,他突然激动地说道:“大姐,麻烦您等一等,我去找专家过来。”

很快,专家一路小跑过来,细细打量起面前的铜碗。半晌后,专家欣喜地说道:“真的是簋盖,我们找了好多年的宝贝竟然在您手里。”

这铜碗便是颂簋缺失的簋盖,盖内铸有十五行铭文,总共是一百五十二个字。而专家之所以能能认出这是他们寻找多年的簋盖,主要源自三个方面,其一是材质,颂簋是青铜制品,这铜碗般的盖子自然也是青铜材质;其二是铭文,簋盖中的一百五十二字铭文在簋身内也有所体现;其三是纹饰,簋盖跟簋身上的纹路近乎相同。

在确认了宝贝的身份后,专家才看向铜碗的主人:“冒昧地问一句,你可是姓丁?”女人拍了拍丈夫,惊讶地说道:“我叫张秀琳,不姓丁,但我丈夫姓丁。”专家转头看向张秀琳的丈夫,眼中的目光无比炙热。

那么,这“丁”姓有何玄妙,这对夫妻又从何得到的簋盖呢?

原来,当张秀琳与朋友一起去山东博物馆游玩是,她突然停住脚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一件叫做“颂簋”的文物。朋友见此问道:“怎么了?”张秀琳表面上说着没什么,内心却思绪满满,这“颂簋”看着格外眼熟,跟自家装小米的铜碗像是配套的东西。

想到这,张秀琳没了逛下去的兴致,匆匆忙忙地跑回了家,赶忙让丈夫把碗从碗橱中拿出来,她对着窗户仔细观察起来。透过阳光,碗内密密麻麻的铭文清晰可见,张秀琳用手摸了摸,说道:“一模一样,肯定是一套的。”


丈夫老丁听看妻子如此认真,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媳妇,别开玩笑了,这铜碗虽说是个老物件,那也不可能是文物啊。”张秀琳见丈夫不信,着急地解释道:“没跟你说笑,我仔细看过了,咱家铜碗上的字符,花纹都跟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模一样。”

妻子的态度让老丁收敛了笑意,他咽了咽口水,拿起铜碗瞧了瞧,果真看到碗壁上有妻子所说的字符和花纹。要说这啥事都不经念叨,妻子念叨得多了,老丁的心中也起了疑虑,细看之下竟越发觉得这铜碗不寻常。

老丁深叹了口气,开口道:“这事,你说该怎么办?”妻子撇了老丁一眼:“能怎么办,让专家看看呗。”老丁咂咂嘴,刚到口中的话又咽了下去。作为亲密的枕边人,张秀琳自然知晓老丁的心里在想什么,无非是得知铜碗的价值,心里有些计较罢了。

此时的老丁心中有如翻江倒海一般,久久得不到平静。他明白,此事无非就三条路,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就当是家里的传家宝,继续传下去。要么私下里找人鉴定,再偷偷地卖出去。最后一条路,是找专家鉴定,若是文物,就要上交国家。在老丁看来,铜碗的真假是一定要去验证的,可是这归属问题,老丁始终下不了决定。

我国对于买卖文物有专门的量刑标准,对于以牟利为目的文物买卖,将会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除此之外,情节严重的文物买卖,将会处以五年到十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想到这里,老丁不再犹豫,对妻子说道:“还是交给专家鉴定吧。”张秀琳见老丁想通了,十分开心,紧接着两人便去到博物馆,也正是前文中的一幕。

专家在鉴定结束后,向张秀琳夫妇阐述了文物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这也是在委婉地告知他们,文物应当上交国家。对此,张秀琳夫妇早有心理准备,便顺势提出将簋盖上交给国家,颂簋终于圆满了。

颂簋之所以珍贵,主要因为它的意义深重。西周时期,簋是用来盛饭的器皿,也可作为礼器。颂簋乃是“颂”所铸,此人被周王委以重任,得到了很多赏赐,因为“颂”觉得这此事十分荣耀,故而把此事铸写在簋上,流传下去。

风云交错,历史变迁,清朝时期,颂簋得以出土现世,后被金石大家刘喜海购入,再后来,又流转到富翁丁树桢的手中,而老丁,便是丁树桢的后人。至于簋身簋盖为何分离,这大概在于丁家人在以往的岁月中分家造成的。

距今为止,我国发现的颂簋有六件,最为完整的正是山东博物馆收藏的这一套。颂簋十分稀有,也十分珍贵,它承载了历史,也对我国的历史研究指引了方向,对此,不得不称赞世人中像张秀琳夫妇这般无私的人,是他们的深明大义,才让历史变得真实起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