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海峰||渭水之阳望长城

 晨雨声工作室 2022-11-04 发布于甘肃


2022年第121期||总第862期

艺海风│862期

渭水之阳望长城

汪海峰

山南水北为阳,在陇西渭水之北的群山中,有一个乡,名为渭阳。这个地名虽不是古已有之,但这个地名绝对是一个富有古意、富有诗意的名称。《诗经·秦风》中有一首诗就名为《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有意思的是,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有陇西山,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紫霄山下有渭阳村。地名真是一门学问,福建跟陇西、渭水都没有关系,但却取了这样的名称。在这些地方,应该是有一部分客家先民来自陇西,来自渭水流域,因为怀念故地,以故土的地名或原居所作为山名、村名。现在西天尾镇渭阳村的村民,只不过穿戴了那里的民族服饰,面貌长相却跟陇西人差不多。

不要说渭阳地名古意盎然,渭阳确实有古迹,那就是两千多年前的秦长城。人所共知的长城是北京八达岭明长城,那当然很雄伟,但秦长城不是那样的。陇西称之为秦长城的,实指战国秦长城,属于中国最早的长城之一。战国秦长城陇西段位于陇西北部山区,横跨德兴、柯寨、福星、云田、渭阳、和平等6个乡镇,全长57里。金迪发表于《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的文章《甘肃省陇西县境内战国秦长城走向调查》,对渭阳段长城走向做了具体的描述。长城进人渭阳乡境内后,顺着六条城山梁向下延伸,自东向西爬上下阳墩山顶后,再次进人和平乡境内(这段长城在渭阳乡只有 511 米)。长城跨过和平看八沟(沙看沟)后延伸至渭阳乡境内的小干川村,穿过村子,自下而上沿大瞭屲山延伸,经过西山山梁,城壕梁山坡,到达望儿台山梁后,墙体顺着山梁向下,进入云田镇境内。渭阳乡境内的长城先后经过小干川村,渭阳村的花园社,三川村的后阴坡社、后阳坡社。渭阳乡和其他几个有长城遗址的乡镇,都可称为长城之乡了。

2022年11月1日,陇西县文联组织了渭阳乡采风活动。在小干川村,大家远望沿着高高的山梁逶迤而下的长城遗址,感慨不已。初冬季节,草枯山瘦,长城苍老的模样若隐若现。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墙体坍塌灭失。高空俯视,苍莽大地上留下了一道蜿蜒的遗痕,近处细看,长城逐渐还土于山,一条巨大的土埂成了山的组成部分。两千多年前,这里就是大秦帝国的边境线啊,筑长城的是黔首,守长城的是苍头。现在,无论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所有的长城内外都是故乡。经过两千多年的民族融合,中国才有了现在的版图,长城早已失去了原有的防御作用。但长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先秦时期,在这里筑长城和守长城的人,最好的吃食不过是浆水饭。现在的小干川村,有了现代化的榨油、磨面等设施。在乡村两级党政班子带领下,渭阳乡形成了南种北养的格局。春种秋收时,大小农机具齐上阵,逐步朝现代农业迈进。西门塔尔肉牛的养殖,给县城的酒店餐馆提供了优质牛肉。初冬响晴,我们在几个村子参观时艳阳高照,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大大的场院满地阳光,梨子挂在枝头,家禽自由追逐。现在的村民当然也吃浆水饭,但那只是一种乡愁和习惯而已,生活质量提高了,吃的内容也不止于浆水饭了。

四面环望,山头上有好多堡子。陇中地域堡子非常多,大都修筑于清末民国,是乱世防御匪患的设施。山梁上,秋日萧瑟,风起陇西,堡子与长城默默对望。都是就地取材的黄土垒筑,却是不同时代因地制宜的策略。

我们去了一个特殊的堡子,那就是曹家岘堡子。两千多年前秦长城上有没有过战事不得而知,但八十多年前这个堡子内外却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战斗。1936年红军长征过境陇西,红四方面军驻扎陇西,派出两支侦查小队侦查敌情。侦查小队在这里与前来“围剿”的国民党部队遭遇,为了拖住敌军,七十多名红军战士与两千多敌人顽强战斗。敌众我寡,六十多名红军战士把热血洒在陇西大地上,长眠于曹家岘。2011年6月,中共陇西县委命名红军长征曹家岘战斗遗址为全县第一批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猎猎秋风中,我们为这些来自异乡、长眠本地的先烈默哀,敬献花篮,随后进入堡子,现场感受并在内心还原当时的情景。

参观完毕,登高远望,四周皆山,梯田连云。秋阳为远处的山梁勾勒出一层层、一道道起伏的波浪。我远眺辨识长城走向,但目之所及,不见长城,是连绵起伏的山梁挡住了视线。可我知道,战国秦长城不但蜿蜒于渭阳,更蜿蜒在陇西人的心上。

汪海峰:笔名简淡,曾任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图书馆馆长、中文系副教授。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员。


艺海风


题      签:魏新河

执行编辑: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