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派城市考古 | 这位低调又务实的徐汇版“方远”必须了解一下

 黄之中 2022-11-04 发布于上海

看过电视剧《底线》之后,

很多小伙伴都被法官“方婶”圈粉,

纷纷表示,真的有这样的法官就好了!

图片

别急,

我大徐汇真的就有这样一位

守护一方,志向高远的杰出法官——

图片
王宠惠

王宠惠(1881—1958)字亮畴,广东东莞人。190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11年加入同盟会。一生在革命、外交、司法、政治、教育等领域做出伟大贡献。1945年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参与制定联合国宪章。

图片



王宠惠故居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记载,王宠惠于1948年入住现安福路284号的住宅。该建筑建于1937年,是一座英国式风格花园住宅。红瓦坡屋顶采用折形屋面,带有老虎窗,二层墙面部分露明木构架。建筑立面简洁,外墙平整,材质统一,整体风格轻松活泼。

如果说普通人一生中有一两个高光时刻,那王宠惠的人生就堪称“全程高光”。正是所谓的“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

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位大学毕业生。王宠惠于1895年考入天津西学学堂(后改为北洋大学堂)攻读法律,后以最优成绩毕业,并获颁中国近代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钦字第壹号考凭”。

图片

他是近代中国第一法学家。1902年,王宠惠进入耶鲁大学深造,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王宠惠先后撰写了《宪法刍议》《宪法危言》《宪法平议》《比较民法》《中华民国宪法之要点》《宪法之功用》《五权宪法》《五权宪法之理论与实践》等一系列重磅法学作品。1928年,王宠惠开始主持修订刑法,他在《刑法第一修正案》的基础上,起草了《刑法草案》。这一草案废除了旧刑法中受传统礼制影响的内容,确立了所有国民在刑事惩罚方面一律平等、惩罚从轻的原则;此外,该草案保障了工人罢工的权利等等。

图片1914年王宠惠著《宪法危言》

他是中国第一位海牙国际法庭法官耶鲁大学毕业后他赴英国研究国际公法,并获得英国律师资格。他以英文翻译了《德国民法典》,奠定了他在西方的学术地位。王宠惠于1923年受北洋政府的委派,出任海牙国际法庭候补法官,1930年升任为正式法官,从而成为海牙国际法庭的第一任中国籍的法官。1943年王宠惠参加开罗会议,起草《关于设立四国机构或联合国机构问题》节略。1946年作为中国全权代表出席了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成立大会,并参与制定联合国宪章。

图片

《民国日报》 1930 年 1 月 1 日 第3 版



图片1921年,北洋政府派王宠惠、顾维钧等代表中国赴华盛顿出席太平洋会议。

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中国理应收回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的一切权益,因此王宠惠提出了废除日本逼迫中国签订的“二十一条”。这种有理有据、不畏强权、坚决祖国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与态度颇具震慑力。最终会议签订《九国公约》,列强承认“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行政之完整”。

图片

1922年3月13日的《申报》第14版大幅报道了当时的会议情况,并全文刊登了王宠惠的发言。

其实翻开当年的报纸,你会发现这位低调又务实的法官外交家一直战斗在维护民族主权的第一线。

图片

《申报》1912年02月26日  第2版

此外,1943年王宠惠在拟定《开罗宣言》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迫使各国在《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满洲、台湾、澎湖归还中国”,对维护中国领土权益功不可没。































书籍推荐

图片

《法官外交家王宠惠》

祝曙光 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图片
了解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