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机

 竹根岭一号 2022-11-06 发布于江西

病机

病机:阴阳盛衰:

阴、阳,是个概括性的总则,“阴阳盛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五脏系统发生相对的不平衡,所出现的阴阳相对的偏盛偏衰的病机变化,这种病机变化,即是在阴阳总则统领下的五脏系统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相互关系失调的综合反映,是“表里出入、寒热进退、邪正虚实”等病机转换的高度概括。

大致来说,凡属“表、上、实、热”者,皆属于“阳”;“里、下、虚、寒”者,皆属于“阴”,然而阴阳之中,又有:阴、阳。

在表有实热,属:阳,虚寒,属:阴。

在里有实热,属:阳,虚寒,属:阴。

上病,属:阳,而阳位之中也有阴证。

下位,属:阴,而阴位之中也有阳证。

虚证,属:阴,而有赢状的假实者,其中隐藏实证的病机。

实证,属:阳,而有盛候的大虚者,其中隐藏虚证的病机。

热证,属:阳,而真寒假热,其实为:阴证。

寒证,属:阴,而真热假寒,其实为:阳证。

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盛阴虚则热,阴盛阳虚则寒,“阳盛、阴盛、阳虚、阴虚”四者,是阴阳盛衰的基本形式。

阳盛,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亢,脏腑机能亢进,邪热过盛的病理变化。

阳盛则热,是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而从阳化热,或兼夹有七情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瘀血、痰浊、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

阳盛则热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故阳气偏盛产生热性病变,会出现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数等的“热、动、躁”阳性特点的症候。

由于阳的偏盛会导致阴相对的偏衰,所以同时还会出现口渴、小便短涩、大便干燥等阳盛伤津,津液不足的症状,故而“阳盛则阴病”的病机矛盾主要方面在于阳盛。

在这种病机状态下,阴虚只是相对的,若津液由相对的不足转而成为绝对的虚损,那么就会伤及阴精。

阳盛与津亏并存或只有阴虚而无阳盛,则病机便从实热转化为实热兼津亏或阴虚而内热,“阳盛阴虚则热”便是指实热及阴虚虚热的病机。

阴盛,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阴气偏盛,脏腑机能衰减,阴寒过盛的病理性变化。

阴盛则寒,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素体有寒感受阳邪而从阴化寒,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的缘故。

阴盛则寒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寒实证。

阴以“寒、静、湿”为其特点,故阴偏盛产生的寒性病变,会表现为形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苔白、脉迟等的寒、静、湿阴性特点的症候。

由于阴的偏盛,会导致阳的相对偏衰,所以同时还会出现“恶寒、腹痛、尿清便溏”等阴盛损阳的症候,故而“阴盛则阳病”的病机主要矛盾在于阴盛。

在这种病机状态下,阳虚也只是相对的,若阳的虚损到了绝对的不足,阴盛与阳亏并存或只有阳虚而无阴盛,则病机便从寒实转化为虚寒而阳虚或阳虚而外寒,“阴盛阳虚则寒”便是指寒实及阳虚虚寒的病机,这个与“阳盛阴虚则热”便是指实热及阴虚虚热的病机相互对应,表现了阴阳的相对性。

虚寒与虚热,是阴精或阳气亏虚所引起的病机变化。

阳气亏虚,阳不制阴,则阴气相对偏盛,形成“阳虚则寒”的虚寒证。

阴气亏损,阴不制阳,使阳气相对偏盛,便形成“阴虚则热”的虚热证。

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对人体的阴阳盛衰的病理变化也会有影响。夏日炎热,阳气旺盛,对于寒性疾病就会助阳消阴;冬季寒冷,对于热性疾病就会助阴消阳。

因此,寒性疾病,就会在夏季减轻,而冬季加重,则“能夏不能冬”,热性疾病就会在冬季减轻而夏季加重,则“能冬不能夏”,这是一般规律,体现了“四时五脏阴阳”人与自然的整体性。这种自然阴阳变化,对人身阴阳盛衰的影响,是整体观念的体现。

张景岳,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

以证而言则:

表为阳,里为阴;

热为阳,寒为阴;

上为阳,下为阴;

气为阳,血为阴;

动为阳,静为阴;

多言者为阳,无声者为阴;

喜明者为阳,欲暗者为阴。

阳微者不能呼,阴微者不能吸;阳病者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

以脉而言,则浮大滑数之类,皆阳也;沉微细涩之类,皆阴也。

以药而言则:

升散者为阳,敛降者为阴;

辛热者为阳,苦寒者为阴;

行气分者为阳,行血分者为阴;

性动而走者为阳,性静而守者为阴。

此皆医中之大法。至于阴中复有阳,阳中复有静,疑似之间,辩须的确。

病机:正邪虚实:

正与邪不两立,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正邪的较量,正邪的斗争不但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还对疾病的发展与归转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正邪相搏的斗争,在病机的变化上就是正邪虚实的变化,正邪彼此消长,也如“表里出入、寒热进退”一样体现着疾病发展的趋势,即邪盛正衰则病进,正胜邪却则病退。

虚实是衡量邪正的标准:

即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实,即为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正邪斗争激烈,功能亢进。

虚,是正气虚衰,不能与邪气抗争,功能低下。

实的病机,一定是在感召邪气,或有“痰、饮、水、湿、食、瘀”等为内应,在疾病的初期,或一定的阶段,正气尚未虚损的情况下发生,症候的表现比较严重,如“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腹痛腹胀、咳痰胸疼、呕吐泄泻”等诸多症候的反应,在自我感觉比较严重,是正气与邪气正面斗争的结果。

虚的病机,一定是在或身体平素虚弱,或在疾病的后期,因抵抗力低下,不足以与邪气抗争,或邪去正伤的情况下发生,邪去正伤还可以因为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损伤“气、血、津、液”,而发生阴或阳的相对虚性亢奋。

实证易医:

实证因为正邪斗争激烈,一旦得到正确治疗手段的参与,则正气即可借助这些手段而很快的祛除邪气。

虚证难疗:

在正气虚的情况下,或因为正气无力抗邪,或因为正邪相搏导致的“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耗损,就是得到正确治疗的帮助,病愈也得个一定的过程,甚至再难以恢复而正邪双亡,其结果就是生命的终结。

《灵枢·五禁》:“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

举例指出一些虚的表现、原因以及治疗的禁忌。

邪正双方的相搏斗争,彼此消长,不仅可以产生虚实消长的病机变化,也可以导致虚实的互相转化,或形成虚实错杂的复杂局面。

在疾病的长久持续中,由于失治或误治,邪气不去持续为实,正气耗伤而变虚,也可以因为正气本虚而不能运化“气、血、津液”,以至于气滞为郁,血滞为瘀,津液不归正化而为痰饮水湿,邪气则与病理产物相互勾结,更加损害正气,则正气愈来愈虚,形成“至虚有盛候”的局面。

也可因为有实邪结聚,阻碍气机的运行,气机不能运化,反而见到正气似乎虚弱的现象,如因腹胀而不能食、或因水肿而皮色咣白、或阳气因邪阻碍,则形寒肢冷,而神倦嗜卧,这里不是正气的真虚,是因为邪气所致,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大实有赢状”的症候,这些虚实的真假,也是阴阳异常变动的表现。

虚实也如表里、寒热一样,有一定的病象可凭。

《素问·玉机真脏论》:“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举例说明:脉大有力、皮肤热、大、小便不通,闷胀这是五种实证,脉细无力、皮肤寒、大、小便无约束、饮食不下,这是五种虚证,这些实际就是五脏的虚实表现,“心、肺、脾、肝、肾”虚实的大致概括,反应了五脏系统的机能状态。

在《伤寒论》中,多有关虚实的辨别方法,如对“表虚里实证、表实里虚证、虚实夹杂证、虚实真假证”四方面都有深刻的论述,从发热、恶寒、有汗、无汗,脉紧、脉弱等来判断表证的虚实,从饮食情况、大便软硬、小便清赤、腹痛性质、腹诊痛否等来判断里证的虚实,这些复杂的症候,可以错综出现,而又形成了虚实夹杂的病机,大实、大虚,又可以出现:真实假虚、真虚假实。

如病本热结肠胃痰食壅滞,大积大聚之实证,却见神疲乏力,身寒肢冷,脉沉伏或迟涩等的假虚;如病本虚弱至极,而又见腹胀满而痛,脉弦而紧,若仔细辨别则可发现腹虽满痛,而移时减轻,不似实证的常满不减,虽有腹痛,但喜温喜按,脉虽弦紧,却重按无力的假实。

邪正相搏斗争的彼此消长变化,决定了疾病的转归与预后。

《素问·玉机真脏论》:“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饮食入胃而泄利下注止,则胃气来复而虚证可以活;身汗而表邪去,二便通利而里邪去,表里双解则邪气去而实证可以活。

邪气盛、正气衰,则疾病日趋恶化,邪气去,正气复,则疾病逐渐向愈。

邪正虚实的进退,在一定的阶段还有相互对峙的局面,那就是邪气不盛,正气不衰,这是大多数慢性疾病的规律。

病机:寒热进退:

寒与热:

是对疾病性质的概括,是属于疾病所导致的人体机能病理性衰退与亢进的病机,是两种性质相反的病理变化,是阴阳盛衰的具体表现。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一般规律。

《素问·刺志论》:“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气实就是功能亢进的代名词,而气虚就是功能低下的代名词。

寒热并非但指身体的恶寒与发热,这就是说,有恶寒并不代表是寒,有发热并不代表是热,主要是指病理性的机能变化,就是疾病的本质。假若以脾胃的消化功能来说寒热,则消谷善饥运化功能亢进为气热,饮食不化、腹胀泄泻运化功能低下为气寒。

寒热也以象见。

《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同样,其他脏腑的寒热病理变化,也是机能亢进与衰退所表现出来的病象,都以象而见。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诸般转筋挛急,并不一定都是热,但是同时见到排出的水液浑浊,则都属于热。

诸般疾病排出的水液感觉清亮、寒冷,则都属于寒,浑浊与澄澈、清冷形成明显的对比,热则水液浑浊而发黄,寒则水液澄澈而清冷,这就是因为寒热不同的性质所导致的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如从“唾液、泪液、痰液、脓液”等的“颜色、清浊”可以鉴别疾病的寒热性质,这是一般规律。

一般来说:寒性病变可以表现为恶寒喜暖、蜷卧肢冷、面色咣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泄泻等,而热性病变就表现为恶热喜凉、烦躁不宁、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小便黄涩、大便燥结等,这是临床判断疾病寒热性质的一些主要证据。

寒热统一在阴阳之中,若想判断疾病的阴阳性质,就要首先辨析寒热,对寒热的判断就可以定位疾病的阴阳属性。

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比对发热与恶寒,若发热并见恶寒,则病为阳,恶寒而不发热,则病为阴,这是判断有寒热表现的疾病阴阳性质的总纲。

寒热的变化,又是阴阳盛衰的具体表现,阴阳之性,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往有余从之。

在系统内,阴阳是相对平衡的,阳多则阴少,阴多则阳少,相互对立统一,又相互制约。

《灵枢·刺节真邪》:“阳盛者则为热,阴盛者则为寒”。所以,热可以因为阳盛,也可因为阴虚,寒可以为阴盛,也可以因为阳虚。

《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以此来概括寒热病机所产生的症候,此处阴阳所指各有不同,阴阳的虚是指正气虚,阴阳的盛是指邪气盛,则寒热的虚实也不尽同,有虚寒、虚热,有寒实、实热之异。感受外来的阳邪,或感受外来的阴邪而化热、或五志化火也就使机能亢进则为阳盛,相对的正气的阴气就要病了,会导致津液或阴精的不足,口渴喜饮,便干尿赤等都是。

阳邪导致热性的病变,则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而脉数大。

外感阴邪,或正阳不足即可为寒,机能低下则为阴盛,阴盛则阳气不足而脘腹冷痛、尿清便溏,恶寒、喜暖、口润不渴,舌淡苔白而脉紧弦。

阴虚、阳虚,为正气之虚,阴虚、阳虚的寒热变化,进一步发展,就可以出现阴阳俱虚,甚至亡阴亡阳的病机。

阴损及阳,则可兼见虚寒的症候,阳损及阴,也可出现虚热的症候,阴阳俱虚可发生阴竭阳脱,阴竭阳无所附而飞越,则出现大汗淋漓,汗出而冷,面赤如妆,脉大无根或脉细欲绝的症候。

阳虚则阴无以生化而源泉枯竭,出现汗出如油而粘,肌肤热,手足温,脉细而数或数大无根的症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危亡立现。

寒热的病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还可以互相转化。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邪外束,郁而化热,则外寒也可转化为内热;里热盛极,迫津外泄,汗出不止,阳随津脱,则可出现肢冷脉绝的外寒。

寒热的病机与寒热的症候,一般是相符合,而表里如一的,但是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也可出现不一致的状态,这就是真热假寒与真寒假热,所谓“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皮肤指外,骨髓指内,欲与不欲是寒热的真实表现,不在于皮肤的寒热。

真热假寒,热盛于里,格阴于外则外恶寒,称为阳盛格阴。真寒假热,阴盛于里,格阳于外则外热,称为阴盛格阳,这些症候的形成,病机在于阴阳的极致变化。

在《伤寒论》中,对于寒热的辨析很透彻,透过现象看本质,也从寒热的多少来判断疾病的归转,如“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厥,手足逆冷:

厥与热的比较可以看出阴阳正邪的较量,厥少热多是阳进阴退为病退,寒多热少是阴进阳退为病进,则寒热的多少与进退甚至可以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标准。

寒热还可错综复杂的同时出现:

如“表寒里热、表热里寒、上热下寒、上寒下热”,甚至“脏热腑寒、脏寒腑热”等。形成这些复杂病机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可以是因感召不同的邪气,其二、可以因为脏腑本来就有阴阳的偏盛、寒热不均,其三、还与错误的治疗有关。

一、表寒里热:是寒在表,而热在里。

外感于风寒,或素体里就有热,或外寒治疗不当,传里化热而又表寒未解。具体可以表现为恶寒发热而无汗,头疼、身痛、骨节痛的外寒,又见口渴、烦躁、尿赤便干等的里热。

二、表热里寒:是热在表,而寒在里。

外感于温热,以为里热而清、下,误治里而伤阳气,导致寒从里生,或素体虚寒,又感召温热,见身热而渴,或汗出不恶寒的外热,又同时见到大便溏泄,小便清白、四肢不温的里寒。

三、上热下寒:是热在上,而寒在下。

如上见胸中烦躁,口苦呕吐的热,下则见腹痛喜暖,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的寒。

四、上寒下热:是寒在上,而热在下。

如上见肺气逆而咳嗽清稀痰液、胃脘冷痛而呕吐酸水清涎的寒,下则见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的热。

“表里、上下、寒热”,错综并见是寒热进退,阴阳变化的特殊表现,病当难治,是因为识证难,用药难。

病机:表里出入:

表里是对病位的概括,表里也如阴阳一样,是个相对的概念,有多重意义。

若以肌肤为表,则脏腑为里,以三阳为表则三阴为里,以六腑为表则五脏为里,但是若作为辨证的纲领来说表与里,一般还是说的肌肤与脏腑,则病变部位不在表便在里。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又提出来“半表半里”的概念,是为表里之半,有表又有里之谓。

表病的发生,多为外感六淫而来,六淫侵犯肌肤,常见发热、恶寒的症候,是为正邪相搏斗争的结果,称为:表证。

“七情、劳倦、饮食”致病则病位在里,可见诸多脏器的病变症候,称为:里证。

《素问·太阴阳明论》:“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就是说贼风虚邪伤人,外表的阳气先受侵害;饮食起居失调,内在阴气先受损伤。

阳分受邪,多传入六腑;阴气受病,多病及五脏。

入六腑可见发热不得安卧,气上逆而喘促;入五脏则见脘腹胀满,闭塞不通,在下为大便泄泻,病久还可以发生痢疾。

在表则病轻浅,在里则病深重,在表则易愈,在里则难疗,这是表里疾病的一般规律。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动态变化的,在表不一定始终在表,在里也不一定始终在里,这个就是表里出入。

由于脏腑组织是互相联系的,表里是相通的,故病可以由表入里,也可由里出表,表里出入在大多数的疾病中代表着疾病的发展趋势,就是出表为向愈,入里为加重。

《素问·皮部论》:“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

许多疾病的产生,必然是先从皮毛开始,邪气中伤了皮毛则肌肤腠理张开,开则邪气就进入到络脉,邪气留滞而不去,于是进入经脉,再留滞而不去,于是便内传于腑,聚集于肠胃。这就是表病入里的传变。

在《伤寒论》中,对于表里的传变分析尤其透彻,在以后的学习中将深入分析领会。

相反,病在里也可由里出表,比如有些疾病,本为里病,即有在外的表现,也可以顺势通过从表来治疗的手段来使之由深出浅而愈。

吴又可,《瘟疫论》,论瘟疫的表里传变,有九传之说:“其变或从外解,或从内陷,从外解者顺,从内陷者逆。更有表里先后不同,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里偏胜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而又分传者”。

这九传的论述,也说明了疾病表里出入的复杂性,很具有代表意义。

表里出入的病机转化:

主要取决于邪正的盛衰消长,若邪气太甚,或正气虚弱,正不胜邪则表病也易由表入里,疾病则由轻到重。

反之,正气来复,正胜邪却则里病就易由里出表,代表着疾病由深出浅,由重到轻,向痊愈的趋势发展。

所以,表里的传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疾病发展的趋势。

若以脏腑来分表里,则腑病为表,脏病为里,脏病难疗而腑病易医,病由脏出腑为向愈,而由腑入脏为加重。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生半死也”。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邪)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知(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前一条论述卒厥,也就是从卒然昏厥的发生病机以及从症候看发展的趋势,入脏就容易死亡,而入腑就容易病愈,旨在说明脏病病深而难疗,腑病病浅而易治。

后一条承接上文进一步举脉脱、浸淫疮为例,来说明推断疾病凶吉的规律,除了脏病病深而难疗,腑病病浅而易治外,还说明病势由外向内者为病进,病势由内向外者为病退,这些都是疾病的一般规律。

病变的部位除了“表、里、半表半里”之外,还有“上、下”的不同,可从疾病“上、下”的位置,来判断邪气的性质。

如《灵枢·百病始生》:“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

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

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风、雨、寒、暑、清、湿”等外邪的侵袭,以及“喜、怒”等情志内伤有关。若“喜、怒”不加节制,则伤及内脏,“风、雨”则伤人体的上部,“清、湿”则伤人体的下部,“上、中、下”三部所伤的邪气不同。

喜怒、风雨、清湿,三种邪气的性质不同,或病生于阴部,或病生于阳部,大概情况就是,喜怒不节制则内伤五脏,五脏为阴,所以脏伤则病起于阴,清湿邪气侵袭人体下部虚弱之处,所以病起于下;风雨邪气侵袭人体上部的虚弱之处,所以病起于上,这就是所说的邪易犯的三部,所谓邪之害人各从其类。

至于邪气在人体浸淫后的复杂变化,甚至是难以计算的。

邪之害人,各从其类,风为阳邪清轻则伤上,湿为阴邪重浊则伤下,这种轻浊邪气不同而伤人部位也不同的病机也是一般规律。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馨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尤在泾说:“清邪、风露之邪,故居于上,浊邪、水土之邪,故居于下。大邪漫风,虽大而力散,故中于表,小邪、户牖隙风,虽小而气锐,故中于里。谷、饮食之属,入于口而伤于胃者也。是故邪气有清浊大小之殊,人身也有上下表里之别,莫不各随其类以相从,所谓各有法度也。故风为阳而中于前,寒为阴而中于后,湿气浊而伤于下,雾气清而伤于上。经脉阴而伤于寒,络脉阳而伤于热。合而言之,无非阳邪亲上,阴邪亲下,热气归阳,寒气归阴之理”。

由于人体“上、中、下”各部位的相互联系性,各部位所感邪气也可顺经络、气血而传变,所以《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这是因为足阳经从头走足,足阴经从足走胸腹的缘故。

上下也是病理变化的部位所在,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大凡厥逆、二便不通,或失禁,都属于下,患“痿、喘、呕吐”,都属于上,这是因为肾为阳气之根,司二便,痿因肺热叶焦,喘、呕,为肺胃气逆的缘故,则看症候便知病的部位所在。

脏腑病机之:瘀血阻滞:

由于血液运行不畅,或离经之血未能消散而留滞不去,都是形成瘀血的原因。

瘀血本为病理产物,也如痰饮一样会成致病因素。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气滞则易血瘀。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故而气滞、血寒是导致瘀血的主要因素。

外伤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出血,离经之血会在局部停留,如果不能及时、完全消散,也是产生瘀血阻滞的重要原因。瘀血形成之后,会更加阻碍气机的运行,产生各种与瘀血相关的病症。

《素问·玉机真脏论》:“脉道不通,气不往来”、《素问·脉要精微论》:“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素问·缪刺论》:“恶血留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这些都是内有瘀血导致的疾病。

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中,仲景对瘀血的病机及其表现有深刻的论述,说:“病人胸满,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病人言我满,为有瘀血”,离经之血,蓄结不散而为瘀血。

瘀血停滞,气机运行受阻,可自我感觉胸腹满,虽然感觉口干舌燥而不欲饮,口唇萎而不华,舌头泛见青色。

又说:“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瘀血日久不去,与阳气相搏,所以会见犹如发热的烦躁、腹满症状,津液不能上走而口干舌燥,脉象反而不见热脉,是瘀血潜伏在血分的缘故,当以下法祛除瘀血。

瘀血停留日久不去,还可导致有形的病变,是症瘕积聚的病根。

《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说文》:“衃,凝血也”,即为凝结成赤黑色的败血,陈旧败血滞留就会成为有形病变的病因。

瘀血在不同的部位作祟,会出现不同的病候,如:

瘀阻在心脉,则心气痹阻而胸闷心痛,口唇青紫。

瘀阻在肺,则肺气不畅,络脉破损而胸痛咯血。

瘀阻在胃肠则易使络脉破损而呕血、便血。

瘀阻在肝,则胁下刺痛或生肿块。

瘀阻在胞宫则少腹刺痛,月经不调,甚至络脉破而崩漏。

瘀血在下焦不去,与阳气相搏,还可以导致神智病变等。

此等即为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瘀血阻碍则血不归经所导致的病变。

瘀血与水肿还有密切关系,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分析女子瘀血与水肿的关系说:

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月经闭止,瘀血阻滞水道导致水肿,病候虽然为水,而病根在血,叫血分,比较难治,是因为通瘀难于去水;先水肿而后月经闭止,是因水肿导致经闭,叫水分,比较易治,因为把水肿去了,血脉也就会通畅,月经就会自己下来了。

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所以血、水可相关为病,互为因果,标本缓急,自有不同。推广之,大凡严重顽固的水肿多有瘀血作祟,故而治疗顽固水肿不可只利水而不治血。

痰饮也为水所变而异类,故而瘀血也可与痰饮相互勾结致病,痰饮、瘀血症候也相互掺杂出现,治疗往往也该痰瘀并治。

王清任是清代的一位注重实践的医家,他对气血理论作出了新的发挥,特别是在活血化瘀治则方面有独特的贡献,创立了很多活血逐瘀方剂,注重分辩瘀血的不同部位而分别给予针对性治疗。

尤其强调气血相关的重要性,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因而提出补气活血和逐瘀活血两个治则,这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勇于实践所得来的宝贵经验,而来源还在于对经典的发挥。

脏腑病机:痰饮停蓄:

痰饮,是脏腑功能失调,气化阻碍导致津液不归正化而出现的病理产物,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病理产物一旦生成,达到一定的量又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

一般来说,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饮也常常互称,痰字在古典中也写成淡字。

痰饮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停滞在皮肤、肌肉、脏腑等组织中的似痰似饮的液体,咳吐的痰饮可见,称为有形之痰饮,在内看不见,但是可以从症候表现判断出来的称为无形之痰饮。

痰饮的产生,多由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及七情内伤等,引起“肺、脾、肾”、三焦各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所致。

肺主治节,若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则津液敷布失常,就可凝聚津液成为痰饮;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阳失去健运,则水湿内停,也可凝聚津液成为痰饮;肾司开合,肾阳虚衰,开合不利,则水湿上泛,也可聚津液而为痰饮;三焦通行水道,三焦气化有碍,则津液停聚,变化为痰饮。

痰饮一旦形成,就会潜伏在脏腑组织之中,阻碍脏腑的气化而成为致病因素,随所在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病候。

若痰饮蓄肺,则胸闷咳嗽喘息;痰阻心窍,则神昏、痴呆;在脾则肌肉重着、肿胀;痰饮蓄胃,则脘痞眩晕、呕吐痰涎;痰扰胆腑,则惊悸不寐,虚烦呕恶;痰浊上犯,则眩晕、昏冒、头重;痰凝结咽喉,则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痰在经络筋骨,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

痰饮还可以与其他病邪合邪,而成为更为复杂的致病因素,如:

与风相合即为风痰,

与热相合即为热痰,

与寒相合即为寒饮,

与湿相合则为痰湿,

与燥相合则为燥痰,

与郁同见则为痰郁,

与食相合则为食痰,

如此等等不可尽数。

故而痰饮导致的病变,是相当广泛的,有“怪病多为痰作祟”之说,很多奇怪的疾病,甚至体内的有形肿块都可从痰饮施治,治疗痰病的法则也甚多,如“宣肺化痰、涤痰开窍、清心豁痰、燥湿化痰、熄风化痰、清热化痰、软坚化痰、通络化痰”等。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水在脾,少气身重。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水在肾,心(脐)下悸”,这是水饮侵及五脏的大致症候。

还把不同部位的“痰、饮”分开表述,定义为“痰、悬、溢、支”四饮。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淡)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水饮在肠胃,阻碍精华吸收所以日渐消瘦,叫:痰(淡)饮。

水饮稽留胁下,阻碍气机运行,咳嗽吐痰也会引起疼痛,叫:悬饮。

水饮随着经络流行到四肢,阻碍汗孔,应当汗出而不能,导致身体疼重,叫:溢饮。

水饮稽留在胸膈之间,导致咳嗽气急,短气不得平卧,形体如肿,叫:支饮。

饮为阴邪,故“病痰(淡)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不仅阳虚而饮邪不化者应与温药,就是攻逐、利水、发汗之剂中均应佐以温药,这是治疗痰饮病在主要法则。

脏腑病机:气陷、气闭与气脱:

气陷是气机陷下而不升的病理状态,气陷常常在气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气虚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

中气虚是气陷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中气的强弱与脾有密切相关,脾气弱则水谷精微吸收障碍,日久机体失去营养导致诸气皆虚,气虚日久则中气下陷,可见脏器下垂,发生脘腹胀满重坠、久泄脱肛、甚至大便随矢气溢出、子宫脱垂等,诸症可在劳累后加重,伴见舌淡苔白,脉细弱,气短乏力、头晕眼花、神疲懒言等气虚表现。

气除了升降之外,还有出入的运动形式,如:呼吸的出入,饮食的出入,神明的寤寐,阳气的卫外,阴气的内守,阳气的外出,阴气的内入等……这些内外的互相交通的气机运动都是气的出入表现。若因某种原因,导致这些出入的气机运动突然发生只入不出或只出不入的变化,就会出现气闭或气脱。

气闭是气滞或气逆发生到极致的时候,突然出入受阻,闭塞不通的一种病理状态。如大小便不通,呼吸受阻,胸腹闷胀欲死等。气闭还会导致诸般厥证的发生,《伤寒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因情志刺激、或因瘀血、或因痰浊、或因食积、或因痛极等影响了气的运行,而突然昏晕,不省人事而“手足逆冷”。

气脱则相反,是气虚或气陷发生到极致的时候,突然不守而外脱散失,多因久病、重病,正气极度虚弱,或因卫气不固而大汗,血不归经而大出血、或因频繁吐泻等因素致使阳气随着津液的亡失而脱所致。

阳气或阴精骤然散失,即为脱,《临证指南医案·脱》说:“脱之名,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

气脱,是诸气濒于竭绝的危急症候,不及救治则“神机化灭”导致死亡。

气机失常,可波及“表里内外、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的病变,所以气机失常是疾病的一种基本病理变化,在《伤寒论》中有很多关于气机失常的治疗大法,后世医家在《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多有进一步的发挥,如李东垣发挥脾胃升降学说,黄元御对六气运动的精辟论述等。

脏腑病机:气逆:

气逆,是指气机升降失常,气逆于上而难下的病理状态。

升降,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降相因,是维持脏腑机能活动所必须的条件。

气的升降:

是由各脏腑的机能活动共同协调完成的,如果脏腑机能紊乱,则气的升降运动就会失去原有的规律,从而出现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的改变,气逆便是其中也很常见的病理变化。

在脏腑的气机升降中,“肺、胆、胃”主降,降则不上逆,气逆也如其他气机失常一样,可以从病象来见如:

肺气上逆则咳嗽喘息。

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

胆气上逆则胁闷呕苦。

肝气本生发而疏泄行,若肝木生发太过,则也为逆,可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甚至血随气逆而见衄血、咯血、吐血等症候。

肝升则脾也升,若肝气逆则乘脾而腹痛腹泻,当抑肝木而扶脾土。

脏腑病机:气滞:

气滞,是指气运行不畅,而郁滞的病理变化,形成全身,或局部的气机运行不畅,或阻滞不通。

气机流行通畅,需要肝气的疏泄,大凡气滞都与肝气郁滞有关。

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则气机条达,“气、血、津、液”流通顺畅,经脉通畅,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就能保持协调,从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

如肝失疏泄,导致诸气郁滞,不但表现为肝脏本身的病变肝气郁结,而且影响气机的运动,导致血液运行失常,出现气滞而血瘀,也影响“肺、脾、肾”和“三焦”的气化功能,导致津液的代谢障碍,凝聚成痰饮或者发为水肿,而见梅核气、瘿瘤、瘰疬、臌胀等。

情志活动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心情舒畅是保持肝气舒畅的关键,肝气舒畅则气机调畅,血行无碍。

肝失疏泄导致的气滞,可以见到情绪失常的表现,如情志抑郁,胸闷喜叹息以及性情急躁易怒等。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也是脾胃功能正常的重要保证,气机调达可促进脾气的上升,升降有序则胃气下降,使消化吸收的功能正常。

如肝失疏泄而气滞,可以出现肝木贼脾或胆木克胃。

由于气机郁滞不畅是气滞的病机特点,故出现气滞的病机以在局部,以“闷、胀、痛”等症状,为常见表现。

肝以疏泄调节气机的运行,在保持气的运动顺畅中有重要作用,故有“肝为五脏之贼”的说法,大凡气滞导致的病症,勿论气滞在何处,多以调肝为治疗方向,则疏肝理气为治疗气滞的主要法则。

脏腑病机:气机失常:

导读: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内因是决定因素,是导致疾病脏腑机能阴阳失调的关键,是正常生理功能的异常病理变化的原因,这个就有了气机失常、六淫内生的脏腑病机,以及痰饮停蓄、瘀血阻滞的病理产物,又成致病因素的复杂变化。

气机失常:

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在生理状态下,气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不断的升降出入的运动,没有休止,如果因为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脏腑气机的运动失常,就会形成气机的紊乱,造成升者不升,降者不降,出者不出,入者不入的气机失常。

气机的失常,通常会发生几种情况,那就是“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这六者是气机失常的主要内涵。

气机的失常,也与其他病机一样,可由病象而见。

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一虚则诸气皆虚,导致脏腑机能低下,抗病能力下降,气虚的形成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都有关系。

前边说过,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的水谷精微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

气虚,泛指虚弱乏力、呼吸短促、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病候,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

气虚,是一种多发证,多因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久病未愈、及疲劳过度等。

在临床上,气虚包括“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等诸证。

肺主气而司呼吸,肺气虚,则影响宗气的生成。“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是由肺吸入之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生成的,肺气一虚则宗气生成不足,则可表现为呼吸功能的减退。

宗气贯心脉,宗气虚则可导致心气虚,心气虚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阻滞,形成心肺气俱虚,可并见气虚血瘀,呼吸不畅而胸闷心痛等病候。

脾气虚证病在脾脏,见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或浮肿等症候为特点,多同时并见肺气不足,脾虚失运,则为两者复合的脾肺两虚,因为肺气由脾气资助而生。

肾气亏虚,则生长生殖机能衰退,摄纳下焦脏器的功能也减弱,可见腰膝酸软、滑精遗泄,尿有余沥,频数而清等病候。

肺气虚日久,气不归根,肾失摄纳,形成肺肾气虚,既有肾气虚的表现,又见肺气虚的表现,并见气短自汗、倦怠无力、面色咣白等症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