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惠鉴,一位艺术侦探

 恶猪王520 2022-11-06 发布于新疆
图片

何惠鉴学术著作集

《万象自心出:中国古书画研究》

限量典藏版 / 平装空脊版

何惠鉴 著  孙丹妍等 译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2年9月

图片

何惠鉴肖像

何惠鉴(1924—2004),广东中山人,号午梦千山阁主,斋名响山堂。早年先后求学于岭南大学、燕京大学,师从陈寅恪。1950年赴美求学于哈佛大学,师从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本杰明·罗兰教授与哈佛燕京学社陈观胜教授。1953年在哈佛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至1958年,为哈佛大学远东语言学系与艺术史学系中国历史与亚洲艺术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唯一候选人。1959年至1983年,在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任职。1984年至1994年,转往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任职。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凯斯西储大学、堪萨斯大学客座教授。1988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海外研究员。2004年,担任上海博物馆客座研究员,获“上海博物馆美国之友” 设立的“中国美术史杰出学者奖”,同年12月28日因病逝世于上海。


20世纪以来,一批活跃于西方世界的中国艺术史学者,如方闻、王方宇、王季迁、傅申等,不遗余力地以自己的卓识向全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也因此得以于异域大放光芒。

在这些学者中,何惠鉴(1924—2004)是无法绕开的一个名字。

凡涉猎过艺术史的读者,或许都曾听闻过那场轰动学界的展览——“董其昌的世纪:1555—1636”,它将当时全球重要博物馆所藏的董其昌作品,全部集聚于美国堪萨斯城,让全世界为之驻足观看,而这场展览的策划者,正是何惠鉴。

图片

董其昌的世纪:1555—1636》展览图录封面

除此之外,何惠鉴对于美国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和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亚洲藏品的贡献,以及他对于中国及东方艺术的研究,对后来的东西方艺术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关于董其昌的研究论著 ——《董 其 昌 的 世 纪》(The Century of Tung Ch'i- ch'ang,1555-1636),曾获得首届“岛田奖”,该奖是国际学术界在东亚艺术史研究领域设立的大奖

美国格林纳尔学院历史系谢正光教授曾评价说:“(何惠鉴)先生在中国绘画史与佛教美术史领域,堪称权威。”

今日,“何惠鉴学术著作集”之一《万象自心出:中国古书画研究》由上海书画出版社正式推出。

图片

是何惠鉴的学术论著首次被系统整理、翻译成中文,并以专著的形式面世。书中集结了何惠鉴致力最深、研究最精,也最富盛名的中国古代书画领域的研究专论18篇

  • 《辽宁省博物馆藏宋本〈洛神赋图〉是否摹自顾恺之》
  • 《唐宋绘画史中“破墨”之原义及其在音乐与书法上之来源》
  • 《“位”:早期中国画构图的第一要义 ——谢赫“六法”第五法之还原》
  • 《李成略传——李成与北宋山水画之主流(上篇)》
  • 《1100年至1350年间中国绘画面貌之还原》
  • 《澹岩居士张澂考略——并论《摹周文矩〈宫中图〉》卷跋后之“军司马印”及其他伪印》
  • 《跋金人画〈燃灯佛授记释迦文图〉卷》
  • 《再跋金人画〈燃灯佛授记释迦文图〉卷》
  • 《海外遗珠集册》
  • 《〈中国画家与赞助人〉——“宫廷赞助”导言》
  • 《元代社会与书画》
  • 《元代文人画序说》
  • 《任仁发〈人马图〉卷》
  • 《董其昌的新正统与南宗绘画理论》
  • 《董其昌对历史和艺术的超越》
  • 《南陈北崔》
  • 《梁清标收藏之渊源及价值》
  • 《诗画关系中“如画”(Picture-like)与“画意”(Picture-idea)》
这些论文大部分原系用英语发表,也有部分未刊稿,均为首次集结出版,非常珍贵。


陈寅恪得意门生

师从东西方名师

作为著名的中国古代美术史权威,何惠鉴经历了极为正统的学术史训练。

年轻时,他先后求学于岭南大学、燕京大学,是近现代“史学四大家”之一陈寅恪的得意弟子。在燕大,何惠鉴跟随陈先生学习了中国历史和文学,陈寅恪的治学思路和广博的知识面,对何惠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片

青年何惠鉴

何惠鉴曾用敬畏的口吻对女儿何晓嘉提及恩师,认为陈寅恪的“思维与想象远非常人所及,他能够发现别人根本无法想象的事物,因此能在新的领域有所作为”。

如果熟悉陈寅恪先生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著述,再对比何惠鉴的几篇重要论文,便不难看出其中学术观点、研究方法、论证思路的一脉相承,乃至于行文风格都颇为相似。

20世纪50年代,在陈寅恪的安排下,何惠鉴赴美留学于哈佛大学,师从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本杰明·罗兰教授(1904—1972),学习了错综复杂的西方艺术史。

本杰明·罗兰的学术兴趣集中于亚洲艺术,研究范围从伊朗、印度等中亚地区一直到中国与日本。他曾在日本学习亚洲艺术史,20世纪30年代曾到敦煌等地考察。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大学中关于南亚艺术史的教材多由他编写。

本杰明·罗兰的研究思路给了何惠鉴以广大的视角,使之在研究中国绘画艺术时,能跳脱出地域的限制,东西对照,追古及今。

哈佛燕京学社的陈观胜是何惠鉴在哈佛期间的另一位老师,他致力于佛教研究,曾著有《佛教在中国》。因此,何惠鉴在宗教艺术的研究上比其他学者有更多的热情和更精深的见解。这种热情一直保持到了晚年。
图片
何惠鉴工作照

2004年,何惠鉴应上海博物馆之邀担任客座研究员,当时担任其助手的孙丹妍女士曾回忆道:

“刚来上博,他便交给我一叠《道藏》的目录,让我去图书馆分批借出,他每天慢悠悠地一页一页地翻看。有一次不知道怎么说起宋代婴戏图的宗教来源,何先生说到一个名词,读音奇异,十分生僻,我无论如何也不明白,又不好意思打断他兴致勃勃的讲述,只好晚上回到家里网上书上上下求索,很费了一番工夫才弄明白,他说的原来是'摩睺罗’,一种源于佛教、唐宋时流行的孩童形象。'摩睺罗’是梵语的音译,何先生通梵语。”

1953年,何惠鉴在哈佛大学获得远东语言学系和艺术史学系中国历史和亚洲艺术联合硕士学位。之后,他又申请到中国历史和亚洲艺术特别联合博士项目的候选人。

可以说,正是三位中西名师的滋养与启迪,何惠鉴在中西学术的不同传统中孜孜以求,奠定了其一生融汇中西的治学道路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方学者对中国绘画知之甚少,创作的年代更是无从考察而何惠鉴利用他对中国文史知识的了解和考证式的分析研究方法,为他们开启了关于中国及东方艺术研究的大门。

策划重要展览
饮誉海外

1958年,何惠鉴从哈佛大学毕业,来到了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展开了长达25年的研究、策展历程,并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任职期间,他与时任馆长李雪曼合作密切。正是在何的建议下,李雪曼对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亚洲藏品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增补,比如买下董其昌的不朽名作《青卞图》。

图片

董其昌,《青卞图》,纸本水墨,225×67.6cm,明代,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何惠鉴的友人罗覃(Thomas Lawton)称:“李雪曼欣然承认,何惠鉴对中国古典文献的掌握,在面对佛经和破译那些晦涩难懂的书画上的铭文、款识方面的能力,乃至他对中国诗歌、戏剧和通俗文学的全面掌握是极为卓越的。”

除了藏品建设外,何惠鉴与李雪曼还共同策划了多场影响深远的中国艺术大展。艺术史学者高居翰曾回忆说:“李、何二人共事多年,相为互补,一个着眼于绘画作品,另一个则擅长题跋和印章,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高效的团队。”

1968年,何惠鉴与李雪曼联合策划组织“蒙古时期的中国艺术:元代(1279—1368)”展览。何惠鉴为该展图录撰写综述。他深入剖析了元朝的中国社会,从医卜星相、宗教、隐士和移民、官吏和儒生的角度,阐述了元代社会与艺术的关系。他还亲自为展览中的雕塑作品撰写解说条目,为绘画作品做翻译和评论。
图片

《蒙古时期的中国艺术:元代(1279—1368)》封面

1980年,何惠鉴和李雪曼再度合作,策划举办“八代遗珍——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中国绘画”展览。该展览规模之大,展品数量之多,轰动了整个西方世界。书画鉴定家傅申誉之为“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中国画展”,高居翰称其为“伟大的联展”,并认为是“当今中国绘画收藏最伟大的功绩”。

在该展的图录中,何惠鉴发表了长篇前言——《1100年至1350年间中国绘画面貌之还原》,深度探讨了关于宋朝画院和四川人物画传统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宋初绘画的地域因子。

图片

《八代遗珍: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

1983年,何惠鉴转往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继续从事研究工作。1992年,一场轰动世界的“董其昌的世纪:1555—1636”艺术大展在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拉开帷幕。何惠鉴正是此展的重要策划者和执行者。

展览期间举办了盛况空前的学术研讨会。谢稚柳、徐邦达、杨仁恺、方闻、李铸晋、高居翰、李雪曼、韩庄等海内外著名的学者、鉴定家共聚一堂,就绘画、书法、真伪、艺术史、社会史各个角度对董其昌及晚明艺术史进行深度研讨。
图片
1985年,在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合影
左起:杨伯达、何惠鉴、徐邦达、杨仁恺、谢稚柳、朱楚珠、薛永年

何惠鉴为这个展览精心编纂的图录,至今仍是研究董其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书中,编者在现代学术的基础上对董其昌的独特成就及他对17世纪及之后中国书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做出了全面的重新评估。《洛杉矶时报》曾评价这部图录是“今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书籍”。

于何惠鉴而言,策划展览是其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就研究本身来说,他熟悉于历史上的各种绘画与图像,具有非常广博的视角。

图片

1992年“董其昌的世纪”展览期间专家们的合影,左四为何惠鉴

他在研究辽宁省博物馆藏《燃灯佛授记释迦文图》时,阐述了关于“燃灯佛授记”的造像,来自于古印度西北部犍陀罗的雕刻。同时,他提到了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0窟中燃灯佛授记善惠童子(释迦牟尼佛前身)布发掩泥的本生画,甚至是吐鲁番发现的梵文剧本,用以说明“燃灯佛授记”的来源与其在西域一带的传播。何惠鉴指出,这一主题“吸引了自北魏至金、元无数信徒的向往”,因此并非出于南宋人之手,而是由北方金人创作而成。

面对作品,除了图像与笔墨之外,何惠鉴亦擅长对作品的印章、题跋及相关文献作详细考证。他曾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幅画中(《溪山兰若图》),发现角落里一枚模糊的印章(“尚书省印”)。通过挖掘历史记录,他发现这个印章只在1083年到1126年间被用来标记宋皇室收藏的艺术品,由此确认此图系10世纪巨然的作品。

图片

五代南唐 巨然《溪山兰若图》 绢本水墨  185.5厘米 57.5厘米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显然,以大观小的宏观视角与以小窥大的微观研究在何惠鉴身上得到了融通,这皆源于其集中西学术传统于一身的背景渊源。在三位导师的影响下,一方面,他倾向于从真实历史时空出发,考虑艺术中所体现出的地域与制度因素。同时,他又擅长于从艺术品中的某个微观角度出发去阐释。难怪在他去世之后,《纽约时报》的讣告称其为:

一位“艺术史侦探”。

学术成果中译本

首次集结出版

由于何惠鉴常年工作于海外,著述多以英语发表,散见于各类学术期刊或书籍,也未有整理与中文翻译,致使国内读者对他的研究难得一见。

例如:他与李雪曼合撰的关于梁清标的论文《梁清标收藏之渊源及价值》,系统梳理了梁清标的藏品与印鉴,堪称鉴藏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却因迟迟未有中译本而未能为国内学界所见。

鉴于此,上海书画出版社经过多年策划,在何惠鉴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帮助下,广泛搜集、整理何惠鉴的学术成果,并邀请上海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大学等机构与高校的专业学者予以翻译,出版“何惠鉴学术著作集”,以保存、传播、纪念何惠鉴的重要学术成果。

图片

在看过本书的目录后,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其中一篇关于宋初画家李成的论文《李成略传——李成与北宋山水画之主流(上篇)》只有上篇而无下篇。事实上,何惠鉴原本拟作两篇文章,他在上篇中详细考证了李成的家世与生卒年,而拟在下篇中阐述李成风格与画派影响。可惜的是,直至他去世,下篇仍未著笔写就。

对此,为本书作序的张子宁先生慨叹:“何先生撰文神龙见首不见尾,每每发表上篇后,下篇也就只存在于他自己的脑海中持续酝酿。我曾有为他编一本《半篇集》的念头,但一直未能付诸实行。”对于学界而言,这不能不说是莫大的遗憾了。

何惠鉴的中国艺术史研究涉猎广博,涵盖古书画、宗教艺术、雕刻、青铜器等诸多领域,上海书画出版社策划出版“何惠鉴学术著作集”,系统整理其毕生学术成果,通过梳理和传播以其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学术脉络,为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深入发展贡献重要文本和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