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代碑额书法艺术研究分析——吕维超

 名人百科网 2022-11-06 发布于北京

汉代碑额书法艺术研究分析

——吕维超

摘要:汉碑在中国书法的历史上是一座难以超越的丰碑,其风格变化多样,无论是书丹还是镌刻都异常精美。汉碑额由于其多样的风格以及夸张立体的结构被誉为碑中的精品,是历代碑额的代表同时也是碑额书法艺术领域当中的净化。从古至今,对于碑额的研究非常少,大多处于零零散散的状态,还具有较高的局限性。汉代碑额虽然风格多变,但是基本上与当时的时代相契合。本文就汉代碑额书法艺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未来的汉代碑额书法研究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汉碑额;书法;艺术;

引言:碑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中集成了书法、史学以及文学等诸多要素的净化,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体系。在汉代,碑的典型形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同时这段时间也是我国古代石刻技艺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时期。这些石刻是对这段历史进行研究最好的资料,具有至关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就当前现存的结果而言,对于碑的研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是对于碑额的研究依旧有所欠缺。

1、 汉代碑额概述

汉代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时间跨度较长的朝代,前后历经四百二十六年。汉代是极其鼎盛的王朝,在这段时间形成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汉代的文化对于当今的影响依旧存在。在汉代所盛行的厚葬风气推动下,立碑的风气逐渐风靡,由于碑额是碑的一部分,立碑的丰盛更是带动了碑额艺术的空前发展。在字体方面,汉代的文字书体继承秦朝,在同一时期也出现了隶书,进而造就了在这段时间形成的丰富的汉碑艺术风格[1]。

2、 汉代篆书碑额书法艺术研究

(1) 汉代篆书碑额使用篆书的原因

汉朝的官方字体是隶书,同时隶书其实在秦朝就已经有所发展。因此从表面上来看,汉朝出现篆书的碑额较为奇怪,但是由于当时正处于王朝交替无论是字体的演变还是艺术的发展依旧没有完备。在汉朝初期,汉高祖推进集成秦制,文字领域也沿袭了前朝的风格,造成了篆书流通的局面。篆书与隶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中共同发展。同时汉朝在教育幼儿学习书法的过程当中,更是注重对于汉字原理结构的讲解,这一点篆书具有独到的特点。对于我国文艺具有重要意义的鸿都门学就是将篆书作为重要的课堂来向人们传授。

(2) 汉代篆书碑额的书体特征

汉代篆书碑额的风格整体而言还是对秦朝小篆风格的一种延续与发展,在继承了小篆线条匀称、结构平衡的基础之上,创造性的将结构与线条向着更加舒张的方向不断发展,让小篆的工艺性特点得到了突破,形成了更加灵动的字体,其多样化的风格更是让书法的艺术性得到了提升。叶昌炽认为汉代的篆书碑额的笔法奇伟不容易掌握,在章法上也呈现绚烂的姿态,刊刻手法兼具阳刻与阴刻,在书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精致的书丹再加上绝妙的镌刻,每一个碑额都有着自身的风采,凭借着寥寥数字就能够将汉字的优美体现的淋漓尽致[2]。

(3) 汉代篆书碑额差异性研究

在对汉代书法碑额差异性研究方面,黄惇将汉代的书法碑额分成了端庄方正、舒展自如以及少装饰用笔三种特征。而徐利明则是根据用笔来将碑额分成了小篆风格、篆隶杂糅、起笔圆润收笔下垂、威严雄壮等特征。之所以出现如此多样化特征的原因,是由于平安家的标准以及认识不同,但是由于有的方式当中对于用笔分类等标准不一,最终倒是风格区分并不恰当。汉代的碑额整体多样,身神采各异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3、 汉代隶书碑额书法艺术研究

(1) 汉代碑额使用隶书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变化动荡的时期,各国之间的交流频繁,隶书凭借着其相较于篆书而言更加容易被辨识以及书写方便的特点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当中的首选,再加上当时书写的主要载体是中间鼓两边低的竹简,更是促进了蚕头燕尾的形成,为隶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依靠汉代推行的政策改革,隶书在各种书法当中凸显出来成为了汉朝的官方书写体。同时由于其线条的优美性,极其适合碑石的书丹刊刻。在国家进行立碑的过程当中,为了起到更好的艺术效果,碑额和碑身全部采用了隶书。

(2) 汉代隶书碑额的艺术特征

汉代的隶书碑额在汉代初期成为了官方的书体,经过发展在汉代的中后期日益成熟,即使是在成熟之后还具备其多样化的风格。虽然隶书的结构都大体相同,但是由于所采用的笔法不同,进而能够展现出不同的形态,或是古朴雄浑、或是工整方正。出现这种多样化的风格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在汉朝初期,隶书碑额沿袭了秦代隶书的古雅风格,其中还具有浓厚的篆意。在汉朝中后期,书体大多呈现出稳中的风格,在这段时期的立碑大多是用来歌功颂德,因此为了与碑的内容进行契合,进而选择更加稳重的风格[3]。

(3) 关于汉代隶书碑额书法差异性研究

历代的文字都会经过萌芽、发展以及不断壮大的过程,不能够在短时间当中就从出生到鼎盛,隶书的演化也是如此。汉代隶额的线条较为厚重,正是由于碑文以及碑额都是隶书,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达到提醒的目的,在扩大字形的基础之上,将点画加重,从而让人们的视觉重点放在这里。隶书的结构经历了篆书解散、隶篆相融在到最后隶书的典型笔画出现跨越了四百年。

4、 总结:

汉朝风行立碑的习俗,其碑刻的数量巨大,但是大多数由于自然风化以及人为的损伤导致流传至今的风俗寥寥可数。汉代的碑额主要体现出了多元化的风格以及独特的审美趣味,成为了后代难以跨越的丰碑。汉代的碑志通过简单的语言将碑主人的身份或者立碑的缘故完整的展现出来,对于后世碑额形式的确立具有重要的作用。汉代的碑额具有非常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对于后世的书法家提供了丰富的模板,也能够起到开阔视野启迪思路的作用,是一座丰富的历史宝库。

参考文献:

[1]程龙. 汉代碑额书法艺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9.

[2]唐燕琳. 汉代篆书碑额书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3]王铁刚. 东汉篆书碑额书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0.

吕维超,号卧虎堂主人,字如飞。当代著名动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胡润艺术榜百位在世国宝级艺术家之一,中国书画职称及润格评审委员会副主席,加拿大皇家艺术学院特聘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笔动物画专项研究课程班导师,中国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国际画院副院长,中国国画院花鸟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文促会水墨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京华美术馆中国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展评委。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30位画家之一。最具收藏价值与诚信的50位花鸟画家之一。中国最具收藏价值与品牌的20位画家之一。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及名家联展。作品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展出。多幅作品作为国礼赠送许多国家领导人。博物馆,艺术馆,中国美协,企业集团及海外人士收藏。作品在国内外顶级拍卖行如保利,瀚海,中孚,嘉翰,新加坡罗杰,英国罗素,美国杜邦等拍卖行均有成交记录。创造单幅成交记录487500元每平尺。2011年成为中国艺术杂志最受推崇的封面人物。连续三年入围胡润艺术榜百位在世国宝级艺术家。2021年参加北京地铁《艺术中国》主题巡展。2022年于北京举行“虎啸山河基业永固~胡润榜国宝级艺术家吕维超个人精品展”。作品被美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的国家邮票主票发行。作品发表于《美术》、《美术大观》、《国画家》、《美术界》、《东方美术》、《鉴赏收藏》、《美术报》《中国画家》、《艺术收藏》,出版个人作品集《盛世典藏~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荟萃吕维超作品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