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讯 ▏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分册:颐和园

 清林福苑 2022-11-06 发布于安徽

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分册

《颐和园》

颐和园

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园林建筑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合作编写

王其亨 主编    张龙 张凤梧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9-1 

编委会

目录

导言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图1),距故宫紫禁城约15公里,占地面积300.8公顷,由万寿山、昆明湖、西堤及诸岛屿构成了山水环绕、堤岛映带的景观格局。颐和园前身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被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修,十四年(I888)更名为颐和园,1961年颐和园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园现存古建筑3500余间,总建筑面积近70000平方米。

▲图1 颐和园区位图

 颐和园(清漪园)营建史

一、清漪园的营建

1、地形地貌

颐和园万寿山原名瓮山,是北京西山余脉。昆明湖前身瓮山泊,又称西湖,是永定河冲积扇和南口山冲积扇之间的低洼地带,据考古研究发现,这一水体早在3500年前就已经形成并逐渐趋于稳定。随着金代(1115-1234)定都北京,尤其是元代(1271-1368)元大都的兴建,为保证皇城、漕运用水,郭守敬开凿白浮瓮山河,将沿途诸泉汇于瓮山泊,再经长河、太液池、护城河、通惠河补给运河漕运用水,使瓮山泊从天然水库成为人工水库(图2),湖水水位得到控制,极大推动了瓮山泊一带的人文开发。“十里香风荷盖浪,一川云景柳丝烟。玉虹遥亘西湖上,翠阁双悬日月前”所描述的就是元明时期这一带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织的水乡图画。

▲图2 元代北京西郊水系图

明末清初,社会动乱,战事频仍,西山一带也失去往日繁华,趋于破败。康熙平定三藩后,社会、经济臻于稳定,开始在北京西郊历代行宫或私家园林的基础建设皇家园林,自康熙十六年至乾隆九年(1677-1744)先后修建了香山静宜园、畅春园、玉泉山静明园、圆明园四座皇家园林。在这些园林建设的同时,为使地势低洼的畅春园不受西湖泛滥的威胁,瓮山泊原有堤岸得到进一步加固,因其位于畅春园迤西,被称为西堤。

结合考古发现及康熙朝《京杭道里图》中对瓮山一带的描绘,可大致勾勒出清漪园建园之前的格局(图3)。

▲图3 清漪园建园前瓮山一带格局示意图

2、湖山整治

清初,随着北京西郊园林建设用水的不断增加,京城经常出现“城河水不盈尺”的窘境。为解决京师水荒与西郊水患,乾隆皇帝亲赴西郊考察,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启动西湖的拓展、清淤工程,同时铺设石槽将西山泉水汇于拓展后的西湖,并于转年更名为昆明湖。

西湖的拓展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乾隆十四年(1749)冬以扩容为主要目的拓湖、清淤;二是乾隆十五年(1750)以造园为主要目的拓湖。瓮山、西湖良好的朝向,开阔的山水关系及其在西郊诸园中的纽带位置(图4),都深深地打动了这位“山水之乐,不能忘怀”的乾隆皇帝,遵循促使他甘冒自食其言的非议,本着以工代赈,散财于民的原则再兴园工。因此,他在第一阶段就为后续园林建设埋下了伏笔。

▲图4 三山五园图(国家图书馆藏)

首先,他将湖面向北拓展到瓮山脚下,向东拓展到好山园,改变了原来山湖偏离的关系,拓湖、清淤的泥土就近堆培瓮山,改造山形,改善绿化条件。其次,保留原西堤上的龙王庙,成就南湖岛。此举不仅延续了历史文脉,丰富了园林景观,填补了山水空间的空白,也透露乾隆皇帝要在此打造湖、山、堤、岛相结合的大型山水园的意向。在昆明湖完成初步拓展后,乾隆皇帝命宫廷画师董邦达绘制《西湖图》,并亲笔题诗:

昔传西湖比西子,但闻其名知其美……岁惟二月巡燕晋,留京结撰亲承旨。归来长卷已构成,俨置余杭在棐几。十景东西斗奇列,两峰南北争雄峙……淀池(圆明园)水富惜无山,田盘(盘山静寄山庄)山好拙於水。喜其便近每命游,具美明湖辄遐企。

诗文中不仅点出了圆明园、静寄山庄山水不能兼备的遗憾,还透露了乾隆皇帝要在近郊写仿杭州西湖的想法。第二阶段的拓湖工程也随之展开。

与杭州西湖相比,第一阶段工程完成后,还缺少两水之间的长堤。于是乾隆皇帝在原有西堤西北段的基础上,根据景观需要向南延展,成为昆明湖的西堤,同时在其西侧挖湖、置岛。正如其在御制诗文中所述:

面水背山地,明湖仿浙西。琳琅三竺宇,花柳六桥堤。

另外,乾隆皇帝又通过对西湖孤山与北山关系的写仿,在万寿山西侧堆出小西泠岛;为借景玉泉山玉峰塔特意预留知春亭小岛;为了加强湖山的整体联系,又将湖水沿瓮山西麓向山后延伸,形成了后河后湖,与万寿山呈迂回合抱之势。经过不断地深化改造,逐步构成了“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的山水胜景。(图5)

▲图5  (左)杭州西湖全景(周兔英摄,引自:西湖申遗文本)

           (右) 北京颐和园全景(颐和园管理处提供)

3、建筑营造

山水既成,岂能无亭台之点缀。为庆祝其生母崇庆太后的六十万寿,乾隆皇帝在瓮山圆静寺旧址兴建大报恩延寿寺,并将“瓮山”定名为“万寿山”,旨在通过庙宇的创建,营造浓厚的宗教山林气氛,为母亲祈福延寿。其他功能性以及点缀湖山的建筑,也在乾隆皇帝具体而微的设计要求与指导下陆续展开。如乾隆十六年(1751),裁员后的织染局被搬迁到万寿山西侧,与已有的水田景观共同构成“耕织图”景观。

清漪园时期的这些建筑如果按功能、文化和景观意象来划分,则有作为园林出入口的宫门;承担临时办公的宫殿仁寿殿;满足观演功能的听鹂馆戏楼;彰显佛教文化的寺庙;体现道教文化的祠庙;象征儒家文化的文人园;呈现城市意象的城关,表现乡村意象的水村居,显示商业意象的买卖街,代表手工业意象的织染局等。(图6)建筑类型与意象之丰富,正是乾隆皇帝 “周裨瀛海诚旷哉,昆仑方壶缩地来”、“何分西土东天,倩他装点名园” 等造园思想与理念的直接体现。

▲图6  乾隆朝清漪园建筑格局示意图

二、清漪园的衰落与焚毁

乾隆末年,清王朝盛极而衰,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嗣后继位的帝王也无暇于新的园林建设活动,已有的园林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清漪园也不例外。

1、嘉庆朝(1796-1820)的微调

根据已知档案记载,嘉庆朝清漪园除常规维修外,主要有两次规模相对较大的改动,一是惠山园更名为谐趣园,并添改部分建筑;二是将南湖岛上三层的望蟾阁改为单层的涵虚堂。

2、道光朝(1821-1850)的衰落

道光即位后,力崇节俭,虽常至清漪园,也多是到广润灵雨祠拈香求雨,在相关档案中更多出现的则是清漪园建筑裁撤陈设、不幸于火或坍塌的记录。

3、咸丰朝(1851-1861)的浩劫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焚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清漪园同时罹难,根据档案记载和焚毁后的老照片(图7)综合分析,万寿山及昆明湖东岸体量较大的木构建筑多数被毁,仅有部分体量较小的院落、配殿和远在昆明湖西部的木构建筑,以及砖石、琉璃结构的石桥、佛塔、牌楼等幸免于难。

▲图7  焚毁后的大报恩延寿寺,颐和园管理处提供

4、同治、光绪朝(1862-1886)的荒废

同光朝清漪园仍照例选派官员,定期遣官诣龙神庙拈香。同治十二年(1874)八月,亲政后的同治皇帝为孝养两宫皇太后,计划重修圆明园,将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三处所存糟朽木植,剔出糟朽,改成小件使用。同时勘查三园坍塌、歪闪房屋,虽因其木植糟朽,尺寸较小,不堪选用而放弃拆用。但从咸丰朝罹难,至光绪十二年(1886)前重修,历时二十五载,清漪园经风雨摧残,已大数衰败。

三、颐和园的重修

光绪十二年(1886),皇帝年满十六岁,到了“亲政”的年龄,慈禧太后计划退居二线,营建自己归政后御苑。经历了同治朝重修圆明园工程的失败,慈禧太后此次选择了景观格局最具皇家气派(图8),同时承担承担京城水利枢纽的清漪园作为重修目标。为避免重修项目集中实施导致经费紧张,进而引发朝野非议,在海军衙门总理大臣、光绪皇帝生父醇亲王奕譞倾力支持下,重修工程以恢复“昆明水操”,培养八旗海军人才的名义启动,并有计划地分批实施。

▲图8  三山五园平面格局比较

1、水操学堂建设

经历晚清一系列对外战争的失利,清廷逐渐意识到建立新式海军的重要性,光绪十一年(1885)九月成立海军衙门,以醇亲王奕譞总理海军事务。光绪十二年(1886)八月二十七日,奕譞奏请恢复昆明水操,同时声明为恭备皇太后阅看水操,拟将万寿山暨广润灵雨祠旧有殿宇台榭,并沿湖各桥座、牌楼酌加保护修补以供临幸。此请既符合时局需要,又利于园工开展,慈禧当即准其奏请,并指示“参用西法,复昆明湖水操内外学堂”,用以专门培训八旗子弟。自奏请之日起,海军衙门就分别在清漪园水村居和耕织图的基址上修建水操内外学堂。

2、“正路”、“佛宇”工程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水操学堂开学、排云殿供梁情况折》等档案记载,就在水操学堂开学的同一天,排云殿、德辉殿、后山佛殿分别举行了供梁仪式。光绪十四年十月,紫禁城贞度门失火,这一事件给反对重修颐和园的臣工提供了口实,迫于舆论压力,慈禧太后于是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颁布懿旨:“所有颐和园工程,除佛宇及正路殿座外,其余工作一律停止,以昭节俭”。其中所说的“佛宇”与“正路”工程即前山排云殿、德辉殿和后山佛殿(香岩宗印之阁)。鉴于排云殿建筑群的重要性,雷廷昌设计了多个方案,进行反复推敲(图9)。据颐和园《工程清单》记载,这些“佛宇、正路”工程一直持续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

▲图9 大报恩延寿寺改建排云殿设计方案1、2

3、阅操工程

为避免因全面展开设计工作而引起臣工反对重修颐和园,慈禧太后并未让雷廷昌全面启动设计工作,而是优先设计“阅操工程”,即“恢复水操”奏折上提及的那些恭备皇太后阅操而修的工程。光绪十三年(1887)《万寿山等处已修齐未修齐工程清单》大致开列了这些工程,此部分工程于光绪十五年(1889)三月二十三日帝后来园阅操前基本完成。

4、颐养工程

为使重修工程合法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二月初一光绪皇帝发布上谕,以孝养太后为由,效仿乾隆皇帝,可谓名正;同时强调,“量加修葺”,以获天下臣民认可。由上谕可知这批工程是为慈禧归政后颐养所修,故称之为“颐养工程”。颐养工程包括德和园大戏楼、佛香阁、谐趣园以及东宫门外大量配套建筑等。这批工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为满足帝后园居、理政、娱乐的需求的新建改建,如东宫门外新建升平署、各部公所等大量附属建筑,以及在怡春堂旧址改建的德和园。二是为兼顾景观、经济和实用等要求对清漪园时期点景建筑进行复原和改建。据颐和园《工程清单》记载,这些“颐养工程”一直持续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

5、后续工程

光绪十八年(1892),“颐养工程”尚未全部告竣,慈禧太后已开始短期驻跸颐和园。光绪二十一年(1895)甲午海战的失利,并未打消慈禧太后继续完善颐和园功能需求和再现清漪园时期景观的梦想,除继续未竟的“颐养工程”外,慈禧太后命雷廷昌继续完成户部公所、工部公所迤南大膳房等附属建筑,以及治镜阁、畅观堂、藻鉴堂等西南湖区重要点景建筑的设计工作。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戊戌政变,慈禧太后深受刺激,离开颐和园长达十九个月。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西逃。光绪二十八年(1892),慈禧太后回銮,时局艰难,也无心再兴园工。(图10)

▲图10  颐和园重修工程分批示意图

经过晚清重修后的颐和园,总体上延续了清漪园时期的格局,并传承至今。但为满足居住、理政的功能需,同时受经济条件所限,在园林空间氛围、景观关系以及点景建筑处理上颐和园与清漪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颐和园的文物建筑测绘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营造学社成员朱启钤、梁思成等人就提出,系统的测绘调查是解读、认识及传承中国建筑文化的基础工作。梁思成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强调:

我国古代建筑,徵之文献,所见颇多,周礼考工,阿房宫赋,两都两京,以至洛阳伽蓝记等等,固记载详尽,然吾侪所得,则隐约之印象……故研究古建筑,非作遗物实地调查测绘不可……结构之分析及制度之鉴别,在现状图之绘制。

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影响下,1934年,颐和园管理委员会完成了全园总图的测量(图11)。1935-1949,在梁思成先生的指导下,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结合保养、维修工程,对荇桥、四大部洲、善现寺等建筑进行了简略测绘(图12)。

▲图11  1934年颐和园总图

▲图12  1947年荇桥测绘图纸

建国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结合教学与科研,颐和园管理处基于保护工程和档案建设,均对颐和园古建筑的开展了较为系统的测绘工作,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图13)。

▲图13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绘制的德和园大戏楼测绘图

1998年,颐和园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对其保护与传承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古建筑测绘对完善颐和园档案建设,奠定文物保护基础;推动颐和园历史、文化、建筑、科学、艺术研究;彰显文化大国实力,促进公众对颐和园建筑艺术的理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自2005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联合天津大学,分别于2005、2006、2007、2011、2013年,投入五百余人次,借助三维激光扫描仪、GPS、摄影测量、无人机等先进的测量设备,对颐和园进行了系统的数字化测绘工作(图14-17),绘制图纸3000余幅,完成全园90%以上古建筑的测绘工作。将颐和园古建筑档案建设推向新的高度,为颐和园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相关文物保护工程提供了极大便利。

▲图14  宝云阁角亭屋面测量

▲图15  排云殿屋面测量

▲图16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德和园建筑群的扫描

▲图17  利用无人机对德和园建筑群进行信息采集

此次出版的图纸,就是从天津大学1950年代至今所测绘的图纸中精选而来,按建筑功能与景观意象分为门区建筑、宫殿建筑、宗教建筑、城关建筑、居住建筑、观演建筑、街肆建筑、乡村建筑、文人园、桥、点景建筑、小品,总计十二个类型,来进行编排,意在体现中国帝王“移天缩地在君怀”园林营造传统,以及其对多元文化兼蓄并收的胸怀。

节选

▲佛香阁正立面图

▲四大部洲组群总立面图

▲宝云阁组群总立面图

▲转轮藏组群总立面图

▲众香界正立面图

▲多宝塔正立面图

▲文昌阁正立面图

▲紫气东来城关正立面图

▲北宫门正立面图

▲云松巢邵窝殿组群正立面图

▲(上)养云轩总立面图

    (下)养云轩总剖面图

▲(上)听鹂馆组群正立面图

    (下)听鹂馆组群1-1剖面图

▲大戏楼正立面图

▲西所买卖街东侧建筑群立面图

▲扬仁风正立面图  1956年测绘图

▲荇桥正立面图

▲鱼藻轩正立面图

▲景明楼正立面图

▲玉澜堂石座1984年测绘图

▲石舫正射影像

▲谐趣园组群1-1剖面

▲霁清轩组群1-1剖面图

参与测绘人员名单

供稿: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

编辑:刘亚群

审核:张龙

关注“天大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获得更多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