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至丨预防“五寒”保健康!A-A 互联网 55137人浏览

 濮山才子 2022-11-07 发布于广东

A-A+互联网 55137人浏览

11月7日,立冬

2022年11月7日18时45分18秒,立冬节气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万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长,在秋天收获,在冬天进入休藏状态。

如《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曰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

但由于此时地表尚有“积热”,所以初冬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冷在冬至之后

由于中国南北跨度大,南北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一些地区来说,显然偏迟。

立冬后,其气候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在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

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正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在南方,初冬时节一般不会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在冬至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

立冬后,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雨雪降温天气,华北部分地区的初雪常在此时降临。

而东北和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了。

一候水始冰

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冰的结合。

冬寒水结是为伏阴。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立冬后温度黄河、淮海一带的气温变低,水面上开始结冰

二候地始冻

立冬之后五日,地始冻,冰壮曰冻,地冬为凝结。

“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立冬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开始变得寒冷,地面上出现冻土现象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在我国古代是“四时八节”之一,很多习俗被延续了下来。

迎冬礼,贺冬来

在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古时天子也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

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

到了这一天,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吃甘蔗,炒香饭

在潮汕地区,有立冬吃甘蔗、炒香饭的习俗,流传着“立冬食蔗不会齿痛”的说法。

当地民间认为,立冬日吃甘蔗,既能保护牙齿,又有滋补的功能。

另外,用花生、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做成的香饭,广受汕头市民的欢迎。

潮汕地区俗谚说“十月十吃炣饭”,十月初是新米上市的时候,加上当时的白萝卜、小蒜、新鲜的猪肉等,一道简单美味的炣饭就做成了。

“炣”是指烹饪的方式,指用火烧,它体现了潮菜丰富的烹饪方式。

除了特色食俗外,还有比较创新的立冬活动。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每到立冬时节,游泳爱好者都会用冬泳的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食饺子,涮羊肉

中国古时有“冬至节”的风俗,有些地方也称为“过小年”。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

古人在立冬时吃饺子,最早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交”是交替的意思,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换句话说,这一天也就是秋季和冬季交替的时刻,即交子之时。

而“交子”与饺子谐音,为寻求一个好兆头,在这一天吃饺子自然便顺理成章了。

在天津一带,有立冬节气吃倭瓜饺子的习俗。

倭瓜即南瓜,立冬时吃的倭瓜是在夏天购买,并且储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面,历经长时间糖化

在立冬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与夏天吃的倭瓜馅不一样,蘸醋加蒜吃,别有一番味道。

清代宫廷,立冬的规矩是吃涮羊肉,因羊肉属温补,有利五脏,五脏热了,自然就可以抵御冬季的寒冷。

后来民间也热衷此道,如老北京的涮锅。

围暖炉,煮桑叶

古时立冬日,便有举办“暖炉会”的传统。冬来,便是寒已至。

虫鸟蛰伏,万物噤声,农闲已过,于是人们呼朋唤友聚在一起,点燃暖炉,围边煮酒,闲话桑麻,即是冬日难得的休憩时节

《荆楚岁时记》中有载:“庐山白鹿洞,游士辐凑,每冬寒醵金市乌薪为御寒之备,号黑金社。十月旦日,命酒为暖炉会。”

人们围炉而坐,将肉块就火烤熟,一边喝酒,一边吃肉,侃侃而谈,是一场再温暖不过的聚会。

此时已人寒冬,得秋季肃杀之气,桑叶更能泄降肝胆郁热

《广济方》称立冬日采桑叶一百二十片,如遇闰年,则多采十片,每次用十片。

遇到需洗眼睛的日子,用桑叶煎汤洗眼,能治疗各种眼病。

防鼻寒
晨起冷水搓鼻

立冬之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不妨以寒制

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

防颈寒
穿立领装挡风寒

秋冬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而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穿立领装不但能挡住寒风,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处。

防肺寒
喝热粥散寒

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症状较轻的,可喝热稀粥后上床盖被,出小汗而愈。

防腰寒
双手搓腰暖肾阳

腰部为“带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

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具体的做法是:

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防脚寒
时常泡脚加速循环

泡脚对于气血不通手脚冰凉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立冬以后多泡脚,远离疾病常欢笑。

不过足浴也不能瞎泡,也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项:

度:水温最好40℃左右;

度:水淹没踝关节处;

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

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冬天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

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多“点”水

立冬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一般每日补水应多于2000~3000毫升。

出“点”汗

立冬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

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出汗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立冬阳气伏藏之道。

早“点”睡

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

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而,立冬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

调“点”神

立冬寒冷,易使人情绪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进“点”补

立冬养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

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

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

冬令进补时,为使胃肠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选用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枣汤,以调整脾胃功能。

告别秋天,才能更好的遇见冬天。

在这严肃又寂寥的表象之下,其实是一份释怀和温暖。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所以,寒冬还是暖冬,完全在于一个人的心态。

内心温暖的人,会把平淡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

生活,时常会有苦恼,有时候会很残酷,但你要调整好自己,学会保全自己。

每个冬季都是一场考验,唯有心怀暖意,才能迎来下一个春天。

人们常说世间多薄凉,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做一个温暖的人。

眼里有光,心里有爱,是我们对冬天最直接的安慰,也是对人生最好的安排。

愿这个冬天,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待你诚且真,有人知你冷与暖。

即使屋外冰天雪地,但属于你的日子依旧热气腾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