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放下这2个执念,强迫症、焦虑症就会悄悄离开你

 牛寳寳 2022-11-07 发布于河北

神奇的事发生正在你的身上呢,不知是否意识到了?

比如一位焦虑的患者,担心的可能不是新冠病毒,就是怀疑得什么大病,强迫患者脑海中的恐怖的画面不是怕出门遇到危险,就是曾经被伤害的念头。你害怕恐龙吗?不会!因为在你的大脑就没有对它恐惧的机制。心理学认为,害怕(恐惧)是习得的:一部分是发展史上保留的(对我们有益处的,好比看到老虎汗毛就立起来),另一部分是自我成长中学习来的。

2、3岁自主意识(有心眼、有自己想法了)慢慢形成,跟父母会产生权利之争,同时在不断测试边界感,如果被反复教育要听话,父母不断批评、惩罚,势必导致自己的冲动被压抑下去,这对于孩子来讲是危险的,因为原本正常的感觉和渴望也在被压制的行列。长此以往,恐惧、压抑的思维方式就会被不断激活、强化,被固定下来“真的”成了你的。

强迫症、焦虑症的朋友们,我们已经非常清楚,恐惧、焦虑、害怕的思维方式,哪怕暂时它看起来在自己身上非常牢固,但这一切都是学习来的、是习得的。紧急状况一出现,比如冒出来一个恐怖的画面、闪过一个可怕的想法,内心为了寻求一种“平衡状态”,不得不开启“保护壳”——做点什么,避免它的发生。虽然这一切都是“圈套”。

一、谨慎圈套

中了自动化“圈套”的人,潜意识会默认以往模式。比如边吃饭边看电视,一顿狂塞,手会自动往嘴里送,没有大脑意识层面的支配,手不擅长做这件事,直到撑得不行才停下来。强迫、焦虑的患者更不由自主就会被卷入到“圈套”中,只有“撑”了、痛了,才有所觉察。得想办法让自己识别“圈套”、然后离它远远的,你就开始脱身了!

李宏夫老师《情绪自救》一书中观息法觉察呼吸的练习,就是不断破除圈套、打碎保护壳、冲破内在防御机制,自我监测、自我脱敏、自我疗愈的过程。每次从不舒服、从胡思乱想中回到呼吸上,就是一次又一次从过去的思维方式中挣脱、从旧有习性蜕变的过程,持续专注呼吸,“圈套”会自动脱落。

二、排斥“异物”

仔细斟酌,恐惧的、害怕的、担心的对象,它们都散落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强迫症的想法,大部分都会跟我们自身息息相关的,甚至看起来这个想法本身听起来还挺合理,能在哲学层面好好思辨。这样高深,怎么还会强迫、焦虑?还会痛苦呢?

排斥。这就对应了在2、3岁时被不断打压后,正常的渴望和感受也会被贴上“不应该”“不值得”的标签,这种思维模式无法接受“灾难性想法只是想法”“恐怖画面只是画面”,强迫、焦虑“圈套”中患者往往在潜在标贴作用下,不加区分的认同想法的内容,认定想法不属于自己、它就是个异类,不该自己所有,更不能、也不该出现在自己身上。

谁都不会为自己长了一个鼻子、十个手指头而痛苦,它们不会引起不适感,也不会对这事敏感,因为我们的底层逻辑是“接受”。

推荐强迫症、焦虑症看看李宏夫老师《战胜强迫症》这本书,书中亦止法和观息法练习,协助你一步步做到接受、做到不执着,化解底层恐惧的防御,建立平和安定的内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