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拜谒南华寺三首[七律]

 长安寒雨 2022-11-07 发布于广东

题引
龙龛藏锡杖,衣钵在南华
行走广宁寻访六祖惠能构

作者:曾祥裕

追寻慧能六祖的学佛弘法、顿悟成佛的轨迹,从广东新兴找到慧能的诞生地夏卢村,从湖北黄梅东山寺找到慧能的得法地,从广州法性寺(光孝寺)找到慧能的剃度出家地,从韶关南华寺找到慧能的弘法地。
慧能从五祖手上接到衣钵后,为了躲避争夺衣钵的名利之徒的追杀,连夜隐遁而去。 潜伏十五年时间,慧能究竟去了哪里呢?
当年五祖弘忍曾叮嘱六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这句偈语深藏玄机。深入分析:“逢怀则止”——怀集往北就是广西壮瑶之地,信仰教派不同,佛家不宜在那里驻足。“遇会则藏”——四会西北五分之三以上面积(今属广宁县)山多树多,竹林也很茂密,易于藏身。遇会则藏”的四会,因四方河流汇聚得名,其中绥江河上游就是怀集县,而广宁在两地之间。六祖是为逃避追杀才到怀集一带,据说,慧能行至怀集高岭下的三江渡口,过渡后往西北方向而行。最后,他的目光锁定在西北方向一座云雾缭绕的大山上。这座山的名字叫上爱岭。怀集县志中如是记:“五祖传衣钵与慧能,密嘱能速去,恐人害之。乃潜至上爱岭石室栖迟。”而所谓“石室”,在上爱岭的峰顶。此处正是慧能修行的藏身之所。
翻阅《广东通志》卷二百三一十“古迹略”十五之中“广宁县”一栏有记载:“龙龛寺在橄榄都榕村,六祖尝避难构庵于此,庵废,明万历初获以古碑,有'龙龛藏锡杖,衣钵在南华’之语,因而建寺焉。”该寺清道光年间重修。龙龛寺文碑现在仍保存在广宁博物馆。
慧能十五年漫长时光藏身于此,孕育了传颂后世的《坛经》的禅宗思想体系。 广宁县当地为纪念六祖,将村名取为“寺湾村”。而“旧寺头”也因龙龛寺旧址而得名。

不到丛林十八年,重来变现事依然。
金沙地有藏身处,玉镜台开照影天。
翠嶂只留飞檐住,菩提何当野鹤眠。
一条锡杖生下界,识得分明本师禅。 

慧力擎空南华禅,能成不坏复何为。
一尘闻观心无碍,万象森然眼自知。
水火相交元有地,炎凉变化更须疑。
夜深月照千江底,只此佳名净琉璃。 

大地山河不自并,粹然气象老而灵。
四方八面无遮障,一目三千有丹青。
照乘何劳轻指顾,机锋直欲倒提醒。
此中岂是藏身处,见者应须怕著形。

另注:广州光孝寺内有戒坛。乃宋朝求那跋陀罗三藏创建。立碑曰: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又,梁天监元年,智药三藏自西竺国航海而来,将彼土菩提树一株,植此坛畔,亦预志曰:后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真传佛心印之法主也。师至是祝发受戒,及与四众开示单传之法旨,一如昔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