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无心:真正的修行之道

 空妙有 2022-11-07 发布于四川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面临一个终身课题,就是修身处世。

不同的智慧系统有不同的答案。

佛家讲悲智双运,三学六度;

儒家讲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齐治平;

道家讲尊道贵德,自然无为。

说一千道一万,修行终归在心地上下功夫,知行合一,事在心上炼,心在事上磨。

老子讲“常无心”,也许能给我们无穷的智慧启迪。

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得道的圣者(治者)永远没有自我之心,而是以百姓的心为心,一切顺其民心。

圣人之道,无私无我,亦即无心,无分别之心,无私利之心,无主观固执之心,无妄为扰民之心。

圣人之治,效法天道,无为无事,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以百姓心为心,百姓自化自正。

“常无心”,是道心,是“天下母”之心,没有自我,只有孩子。

在母亲的眼里,孩子没有好与坏,没有亲与疏,没有规范与限制,没有强制与奴役,只有无言之教,只有无为之爱。

让孩子自己自由成长,让他们的自然天性充分伸展,成为一个真实的自己。

“以百姓心为心”,就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以百姓的需求为需求,而不是强加于人,以“利人”之名饱一己之心。

爱一切人,利一切人,没有选择,没有好恶。善与不善、信与不信等这些价值评价并不存在。

在圣人的眼里,百姓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他们的爱也是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修行当以修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有心而无用,无心而大用,才是修心之道,无心即道。

老子以深邃的智慧发现了“无”的价值与大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以无为用,才是大用。

有,总是有限的;无,才是无限的。无心合道,有心背道。

有知有欲,有为有事,心与道背,心道不通,烦恼丛生。

背“道”而行,由无而有,由无心变成有心,由虚而实,虚心变成实心,由真而妄,真心变成妄心,由静而动,净心变成染心,由大而小,大心变成小心。

如何超越困惑,如何获得自由?“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就是回归原本的状态,这就是超越,这就是自由。

超越在于悟道,悟道才能超越自我,超越世俗,超越欲望,超越认知,才能获得大解脱,大自在。

心灵只有超越了一切现象,虚到极点,坚守清静,才能与道一样无所不在,无所不有。虚则明,空则灵,灵则神。

人的生命有三个层次,就是身、心、灵。灵的本质是自由,超越时空,超越认知与理性,超越自我局限,超越一切现象。

灵与道,本质上是浑然一体的,完全相通的,个体彼此之间完美地融合成一个有机的和谐整体。

修道就是开拓我们的心灵空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包容天地万物,度化天下苍生。

当你的心灵逐渐被知识与欲望填满的时候,你的灵性就泯灭殆尽了。

灵性是教育不出来的,学校、社会教给你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等,这些东西如枷锁一样禁锢了人的自由天性,你的灵性通道被障碍了。

由于人们对自由与快乐的向往,对现实的超越是必然的。信仰是人与神明之间搭起的桥梁,信仰就是灵性的觉醒与修炼。

心灵超越的过程就是灵性修养的过程,唤醒我们的灵性,培养我们的灵性,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解脱与自由。

“常无心”,那么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呢?庄子说,要用“气”去听世界。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不要用“眼”去看世界,眼只能向外看,无法向内观,看到的世界也是有限的,看不清真相,也看不到整体。

不用“眼”观,那么用“心”看世界呢?用“心”看世界也是有限的,你的心有偏爱有成见,必有局限,你的心只爱看自以为是的事物,你的心只能看已知的范围,

你的心太主观而不真实。用什么观世界才好呢?庄子说要用“气”,相当于能量或粒子。他说“通天下一气耳”,

天地万物,气聚则生,气散则灭。以“气”观世界,哪里有万物差别,哪里有物我对立,哪里有人际矛盾,哪里有种种烦恼?

从最本质最本源的角度看世界,自然不会深陷变化无常的世界万象,看破看淡一切,自然放下一切,放下即自在,自在即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