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道经》(第七章)解读

 雪域小子 2017-05-02
     
《德道经》(第七章)解读


一、原文


第七章 道心与无意识

(题目为学而观复所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二、译文(意译)


天地能够永存而不消亡。天地永远长存的原因是,它的生存并不是为了它自身,所以才得永存。因此得道之人效法天地把自身摆在后位,反而为人所尊。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的生命。难道他们不是因为没有自利之心吗?反而能更好地实现自利。


三、释词


:本义为年长发长,引申指永久,永远。

:本义为用艾卷炙灼治病,引申表示时间长。

:本义为鼻子,引申作第一人称代词,指本人。

:本义为草木滋长,引申指生存等。

圣人:出类拔萃的人;具有最高品德和智慧的人;旧时对帝王的尊称。此处指“得道之人”。

:本义为怀孕,引申泛指人或动物的整个躯体;本身,自己;自己的生命等。

:本义为一种禾名,引申指属于个人的,或性质是利己的等。

:用作语气助词,同“耶”,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

:本义为定盟媾和,引申指帮助人达到目的,使成功等。

四、阐解与应用


1
不自生与长生


《老子》此章仍然是在讲道的特点和功用,指出道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永恒”,永存不衰、永存不亡。在《老子》这里,“天地”就是其“道”的别称,是“道”最具体最宏观的化身。化身天地的道为什么会永远活着?永远存在?永远不死呢?难道它没有“生命”?世间任何有生命之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大限,都无法超出其命定的最后“亡期”。道为什么能够例外?中国古人最高的智慧就是首先发现天地自然是最伟大的存在,是人最应该学习摹仿的榜样。正是有这样的“价值模式”、“榜样取向”,《老子》才把最高注意力倾注在天地大道上,结果发现天地大道与所有的生命物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极为特殊的“生存观”、“自我观”。即它之所以能够永存是因为它没有私心,是无私的,或无我的,它的长存恰恰是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自我生存意识”,根本就不会想到还有所谓“生存”所谓“自我”这回事。也就是说它对待“生存”“自我”这些为一般人所极为重视事是非常“超然物外”的,或者说是“心里压根就没有”、彻底不把它们当回事儿。结果呢?超越生存反而永存,无我反而有“大我”。


讲到这里,许多人可能被绕糊涂了,会在心里发问:天地非人,它有心吗?有自我吗?有和人这样的“生命”吗?谁都知道它的确没有;的确与人不同。那你会说《老子》这不压根就是胡来吗?是没事找事。我说你别这样认真,这样死脑筋,你这是在用科学认识论的思维来误读《老子》,《老子》这里是在用比喻的办法给我们阐发宇宙最高的道理呢!再说了,宇宙间的“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今天其实还远远没有弄清楚,比如到底有没有灵魂?如果有,那么人死后它又到哪里去了?任何人都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因为我们只能证明人活着不光拥有一个身体生命,还同时拥有一个灵魂生命,而且一般也都会倾向承认灵魂生命更重要,它高于身体生命。但是,是不是人的死亡一定也是“身死”“灵”也死呢?你当然可以这么看:身存灵存,身亡灵亡。当然也可以持完全相反之见:身死灵飞,它终于摆脱了自己的“身体枷锁”“身体坟墓”而又可以像自由的鸟儿一样再生出双翼,振翮高飞,飞向自己曾经由之飞出的“灵魂王国”——最真实永恒的世界,它是所有人间世界的真本和原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是这么认为的。而在一定意义上,包括基督教、佛教等在内的大多数宗教所设定的诸如“天国”、“来世”、“极乐世界”等最高“世界蓝图”,在性质上也无不同此。在一般思维中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它们统统斥为:宗教迷信,是荒诞的无稽之谈。这是最省事的办法。只是你并没有真正驳倒它,因为你也无法证明,理由很简单,作为一个尚活着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证明死后的事的,那是一个“鬼学问题”,是纯属于“灵魂世界”的事情,不在此界,就难言个中之事。


你会说,如果人死后还有单独的灵魂存在的话,那我们就应该感知得到啊?这就是想当然的幼稚心理了,你想,这怎么可能呢?就像计算机的程序一样,各有各的系统,各分各的界面,夏虫不可以语冰,白天不懂夜的黑,“阳界”和“阴界”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嘛!怎么可能感知得到?

你又会说,我们感知不到,那么奉持此说的人不也一样吗?他们凭什么就认为自己是对的?在这里我也会负责任地告诉你,按照科学的态度,我们也只能把他们的说法视为一种不无道理的“猜想”,至少我们无法证明它们是完全虚妄的。


也就是说,《老子》这种话语方式无疑是很智慧的,科学地看,它是一种比喻、借用,而用超科学的思维看,没准儿它正代表着为我们所不知的“宇宙最真实的秘密”,是更高级别的“智慧密码”或“言说体系”。那它的关键点或所借用的“视点”在哪里呢?是在:天地生万物是“本然无心”的,它是按照自己的“本性”、那种本然而然的“自然法则”来规律地运行的,不妄为、不偏私,或者亦可说是按着事物本身的本性来对待事物的。即它没有自己的“目的”或“意识倾向”,若有,显现出的就只是事物自己的似乎算是某种“意志”和“生命意识”的东西,即客观的“物性”、宇宙法则。但它又的确使万物得以滋生、化育,有大功德、大作为。同时它又是循环往复,永存而不废的,即“长生”永存。


可见,如此高妙的“天地境界”,恰恰是人所万分欲求又万万难及的最高境,我们高攀不上只好退而求其次,即我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可以向天地大道学习。也就是说人毕竟不能“变成”天地自然,但是天地自然的精神却是可以也应该学习、效法的,从而可以尽可能地从中多有沾溉,多得其惠赐,以在有限的可能中来获取最大的利和益。

天地的“不自生而长生”,是人类应自觉效法、追求的真境、善境、美境、高境、神圣境。这是《老子》此章要告诉我们的第一则智慧。

2
道心与无意识


天地不自生却长生,换言之可谓:无生存之心,却有长存之果。无自我之心,却有大我之境。因此也可以说在现象上是“无”,而在实质上得到的却是“有”。或在表面上越是表现为“大无”,在实际上却越是会得到“大有”。不用说这仍是在阐发《老子》那个最基本的原理:无为而无不为。或曰是以“大无为之心”来获取“大无不为”之实。这样的精神我们不妨称之为:“道心”,道心者,“无为之大为之心也”,“无有之大有之精神也”。即其表面上的“无心”、“无生存”、“无自我”,其实是一种心和非心、我和非我、生和非生相统一的“天人合一”之“宇宙大境”,它远远高于人世境界,是天地间最高的结构和智慧。


这种“无心而心”、“无生而生”、“无我而我”之境,在《庄子》叫“庄生梦蝶式”的“道通为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佛教叫“梵我合一”;在文学叫“心物合一”“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在尼采叫“酒神式的本体化死而重生”;在海德格尔叫“天地神人的圆契共舞”;在日常审美中叫本体性升华的“高峰体验”等等。因此,它并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而是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和可应用性。

当然我们把《老子》这种“不自生而长生”、“无为而有为”之天地本性拟人性地称为“道心”,很显然只具有比喻意义,它用于人会怎样呢?这正是我想深究之处。

以往的注家、释家于此总是简单看过,因为《老子》似乎已经说清楚了:“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说清楚了吗?其实不然,是似清楚又非清楚,或在根底上仍有欠缺,因为《老子》本就是“诗”,总是言少意多,或言此而意彼,需要做深度地现象学式地阐发。


从表面上看,好像《老子》只是把“天地”换成了“圣人”,把“生”换成了“身”,把“自”换成了“私”,把“长生”换成了“身先”、“身存”、“成其私”,而实际上却有大不同,因为天地或道怎么说都是“无心”的、“无私”的,而人呢?怎么说却总是“有心”的、“有私”的,这人之“心”和“私”的最基本来源都总是人的“肉身欲望”,即《老子》第十三章所讲的:“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因此道心和人欲的最大区别在于:道对应的是“生存”(实为“存在”),人对应的是“肉欲”、“自我”。生存(存在)比身体、自我的概念要大、要普遍,前者指向的是整体和无限,后者指向的是个别和有限。矛盾正在这里。一种普遍的、整体的和无限的天地智慧,怎么会有效地用于具体的、个别的和有限的人呢?


这里的核心在于:表面上的“没有”不能真正影响到最终的“有”,或表面上的“大无”最终则是要保证或反转为“大有”的,这于天地自然自不是难事,而于凡胎肉身之人就大不易。当然也是完全可能的,只是要看在何种意义上来实现、来理解。比如,一个人心系苍生,胸怀天下,一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而唯独没有考虑小家小我的私利,于社会有功业,于民族有贡献,于人类有大益,人们当然会爱戴他,历史也会聚焦他,为他传扬美名。他没有自我,反而会有社会、民族、人类之“大我”,或万世不死之“大我”。这样看自然没错。许多历史人物,著名的英杰之士也多半是这样。不过我觉得仅如此理解天地“道心”还未尽其善,还需要用“无意识理论”来深化它、完善它。


借用弗洛伊德、荣格等人的“无意识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天地道心还有更新的意义,我前面讲过,“道心”的特征是表面“无心”而内里却是“大有心”的,而人的意识结构也是这样的,在表面上、在理性的层面上是“意识”,在其深层和非理性的层面上则是“无意识”。我曾在《灵性开发》一文中讲过,人的灵性无意识或无意识灵性是人对接宇宙大全的心灵通道,也就是说无心之“道心”其实就可以落实在人的“灵性无意识”之中,或者亦完全可以如是说:人的灵性无意识即天地道心,因为舍此,我们与天地道心就完全“天人两隔”,再无可连通之道。而无论弗洛伊德还是荣格的“无意识理论”都认为人的“无意识”比“意识”更重要,因为它是“意识”的根基,它决定“意识”,有比“意识”更大更无限更神奇的“伟力”。比如作家艺术家创作中的“灵感现象”,宗教徒修行中的瞬间觉悟,科学家与思想家的伟大发现和创造等等,在根底上都是“无意识”的杰作。其一般吊诡的逻辑正是:当事者意识里已不再想那件事了,甚至早遗忘很久了,却不知在某一天这件事反而出奇地不费吹灰之力达成了,当事者于是会感到非常意外。这一悖论性奇迹,其实正是意识中的“无心”已悄悄地被无意识中的“有心”所暗换的结果。意识出位、缺席,无意识却暗里接手工作。抑或说,意识的退、无,恰恰是为了无意识的进、有。而这一转换的最大意义在于,人可通过无意识这个特殊的通道、媒介来领受天地大道的智慧,于是天地的伟力就变成了某一个人的伟力,道的智慧变成了凡人的超常智能。


因此,圣人的智慧无他,在此意义上,就正是把其“身”和“私”策略性地从意识中赶到了无意识之中,用自己无意识的灵性来接收来自天地大道的“神力”,于是才能欣然忘我,并取得常人难及的大智慧、大作为,最后反而为万千百姓所拱仰爱戴。

从“道心”到“无意识”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天地本非心,故其起点必也是“无心”,终点必也还是“无心”,只是用人的眼光观之,它好像是用了一个绝大的“狡计”,以“大无”获取了“大有”。而人呢?人本即心,有了心灵,人才非物。因此,人的起点肯定是“有心”或是“有意识”的,比如你心理抱着一个意愿,有要做成某事的目的,或确立了一个伟大的奋斗目标,这就叫“理性”、“有意识”或“执念”,这也没什么错。一般人都是如此,而且来自社会、组织或师长们的教导也是要求你要积极地立志、立目标,而且还应牢记不忘,理性地去将其付诸实施。这就不是天地大道的智慧了,而纯粹是人的智慧。因此人真正的大智慧之开端应发生在这“有心”“有目标”之后,即你可以先刻意地去追求某种目标,而追求一段以后就必须进行意识和无意识的转换,有意地让这目标沉淀到无意识之中去。此时你的目标转移了,表面上你好像变得轻松了,但是在内心深处你其实还会觉得沉甸甸地,因为你的无意识已经开始它伟大的工作了,它的活跃会以某种“心理负荷的暗觉”传达给你。若此,伟大的成功必会在以后你最不经意的时候以令你“意外惊喜”的形式与你会面。


一般人都只知道让自己的“意识”来工作,或只知道非常功利、非常刻意地去工作,而不懂得表面上不怎么功利、不怎么刻意地让自己的“无意识”来工作,那说明你不懂《老子》,不会巧用天地智慧。

让无意识工作,其实还可以比附审美和艺术创造,即每当你处在一种比较自由或艺术化的状态,你的无意识系统就悄悄被打开了。你越是忘我、越是无我,越是不刻意、越是无功利,而又感到一切都是那样地得心应手,天遂人意,你差不多也就接近天地道心之境了。如此来看,《老子》这里的智慧其实又是一种审美或艺术的智慧。《老子》和它之后的《庄子》一样,其本身既是哲学又是美学,同时还是让人向天地学习的“美的教育学”。

3
反成之道


《老子》此章还涉及相反相成的“辩证智慧”,即“反着来”反而会成功,或准确地说叫“有无相反相成”原理、智慧,我把它简称为“反成之道”。这也是宇宙乃至人世的一个极为普遍的规律,俗语云: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正是“反成之道”。“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什么是这样?因为“有”“无”,“正”“反”,本来就是一体共存的,这才是宇宙整体或世界整体,是“全世界”。《老子》看世界正是强调“全”而反对“偏”的,但是一般常人却最喜欢“偏”而忘掉了“全”,比如眼里只有“有”、只有“正”,而不愿重视与之相对立的那些“反面”:无、反等,如此便没有天地大全的“整体智慧”,所有的必然是非常局限的片面性的“小智慧”,遭遇挫折乃至失败就必然已被前提性地设定了。因此,《老子》才特意有针对性地推扬“反成之道”,目的就是想让人们变得更聪明些,最终能更多地从天地大道那里得益受惠,用这个世界最高的智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模式、处世之道。可见,《老子》此心,多么可贵!实不可不察!亦不可不敏识之、笃行之!


五、心得妙语


天地能长存,此中有真谛。竭诚育万物,可曾为私利?大道本然行,天下仰太极。欲此反失此,忘彼却得彼。万事多有变,反成总无欺。圣人学此道,忘身亦忘己。身后有百年,美名无穷期。凡人亦可为,有意变无意。立志总不错,错在不整体。知有巧用无,总能创佳绩。人间平庸事,从此多神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