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为什么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峨眉佛光 2019-12-27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王弼注:“无在于一,而求之于众也。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博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需出户;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万物的统一性在哪里?万物的统一性在于无,王弼注四十二章就是如此。“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是老子的根本思想,解开了万物生成之谜。

老子为什么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为什么有生于无呢?老子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步详说了其中妙理,其中以本无论为核心,以齐物论和气本论为论据,代表了最严密的哲学思想求道要从一上求,而不是从众(万物)上求。道眼不可见,耳不可闻,手不能抓,出门有用吗?如果你已经见道,就不需要出户;如果没有见到,出户愈远愈找不到道。

此段经文是第一段经文深入,强调不出户窥牖的理由和后果,使修行人更加知道道不在外境上,耳目不是见到的工具,因此应该发心修证勇猛的内省修证工夫。

老子为什么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第三段经文::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王弼注:“得物之至,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识物之宗,故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明物之性,因之而已。”领会认知对象的根源,即使不出户,但可以用深意识来玄览觉照,因此可知一切。辨识万物的是非之理,同样用玄览觉照可以获得。

关键是因物之性,放弃意识心的我,让深意识的玄览觉照发挥作用,完全融入物的本性之中。忘我的精神才可以达到这一层。因物之性必须做到“我的消失”,最后达到“他的显现”不行、不见、不为都是无为的不同状态无为本来没有不同的状态,只是世人需要从不同状态入道,所以无为显示了不同状态。

老子为什么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躁胜寒,静胜热”,躁动的御寒方式是有为的,最后精疲力尽而亡。北极熊因自然长出绒毛来御寒,这才是无为的方式。静胜热是无为的方式,与躁胜寒本质不同。不为就是无为,因自然,像北极熊一样,而不是像躁动的愚者一样。北极熊是见道者,躁动的世人是违反物性的。

河上公注:“圣人不上天,不入渊,能知天地,以心知之。”要知道天地,不是上天入地才能知道,而是依靠心的玄照。“上好道,下好德;上好武,下好力;圣人原小知大,察内知外。”君王好道,万民就好德以应之;君王好用武力,万民以好武力应之;圣人从小可以知大,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内外玄览无遗。

老子为什么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修道士内证工夫是最重要的,心往外奔驰,不可能见道,不可能玄照万物本原,因此对这个世界也是一脸迷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