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 苏州的面条 再去鼎膳匠宴 ![]() ![]() ![]() ![]() ![]() ![]() ![]() ![]() ![]() ![]() ![]() ![]() ![]() 面分干湿两种,葱油拌面和红汤面,浇头和小菜摆满大圆桌。浇头有焖肉、熏鱼、蟹粉、秃黄油、脆鳝、卤鸭、白什盘、八宝酱丁、苏式炒素等,真是够丰富。既然是面宴,除了浇头还有茶点和小菜,最隆重的是秃黄油、炒蟹糊、虾蟹两鲜拌面。我吃了一碗葱油拌面,当然少不了那些浇头,面少浇头多,一会儿吃口焖肉,一会儿来勺秃黄油,几种浇头一样一口,一碗面足足实实的,吃饱了。红汤面上来时,挑了两筷子就吃不动了。苏州面条,好像奥灶面名头最响,那一年在苏州录制《厨王争霸》时吃了不少,按照我的性格和习惯,更喜欢的是焖肉面,看着那块厚厚肥肥的大肉块在热汤里慢慢软化,慢慢渗出油花和香气,这时一口面条一口大肉,真是香死个人。秃黄油拌面、虾蟹面虽然价格高,味道鲜,却没有那块焖肉吃着过瘾。烹调调味上,北方人要香,南方人要鲜,虽然说南方人吃的比北方人讲究、高级,但是我是北方人,味道基因中就是喜欢肥厚之物,要是让我在焖肉和秃黄油之间选择的话,我是选择猪肉的。洋也好土也罢,从小吃习惯的东西,也是长大以后的第一选择。你吃什么就是什么人,从饮食习惯判断族群类型,是认识自己找到朋友的便捷路径。就像今天吃的这些苏式面,价格肯定比炸酱面贵许多,可是如果要是我选择的话,首选一定是家里的那碗炸酱面。 ![]() ![]() ![]() ![]() 吃完早餐送常明去车站,随后去了鼎膳匠宴科技城店。和翁总、杜建青一起吃饭。前两天在这里吃了一顿,喜欢。我让厨房把那天晚上的菜单重新做一遍,所以今天陪着翁总、杜总再吃一遍。 ![]() ![]() ![]() ![]() ![]() 下午回酒店睡了一会儿,五点时去参加蟹宴第二场。小米自告奋勇开车,结果导航把他引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一路巨堵,还不让我们开的外地车牌进入。没办法了只好硬着头皮开了。赶到正确地方刚刚赶上晚宴开始,上海来了很多媒体老师,基本上都认识,很快就聊成一片、喝到一起了。 |
|
来自: 常熟老李jlr5mr > 《美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