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知识 | 深秋,老年人该如何养生?

 濮水新声 2022-11-09 发布于河南

深秋之后,气候变幻莫测,昼夜温差较大,易诱发各种不同的外感或内伤疾病,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如何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秋季常见病症

1.秋悲。深秋时节,秋风瑟瑟,枯叶飘飘,万物萧条,让人们不由生出悲伤、凄凉的悲伤情绪,诱发抑郁、焦虑、失眠等疾病。

2.秋燥燥是秋天的主令气候,中医认为:燥应秋天有凉温,干涩枯萎易伤津,素体阴亏多内燥,久病必伤肺肾阴。常常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秘结等病理表现。

3.秋凉秋的气象本质在于“凉”,正是这种气温渐低的“凉”,常诱发中老年人哮喘、心绞痛、消化不良、胆绞痛、栓塞、中风等病症。

4.秋虚。常言道:夏日过后三分虚,因夏季的炎热气候致津气耗伤,或因饮冷贪凉等不良生活习惯,时至秋季常常出现心慌、气短、乏力等虚弱病症。

秋季养生要点

调情志(重在一个“乐”字)。秋季的精神调养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平静、精神安宁,收敛神气,为冬令阳气潜藏做准备。

养阴液(重在一个“补”字)。喝汤水:白开水、茶叶水、绿豆茶、萝卜茶、莲菜茶、荞麦茶、鸡汤、鱼汤、骨头汤、米汤、面汤、三根汤等。吸阴气:在河边、湖旁、林中、山间休闲漫步。接地气:在土路、河边湿地、石子路赤足行走。吃瓜果蔬菜:苹果、橘子、香蕉、葡萄、桃子、梨,各类新鲜瓜果蔬菜等。

保肺气(重在一个“调”字)

要学会呼吸。

胸式呼吸:尽量展开双臂,扩张胸廓,大口吸气,大口呼气。

腹式呼吸:把气深吸到腹部,彭起小肚,引气下沉到丹田,停顿几秒,再把气从鼻孔呼出。

闭气呼吸:把气深吸入肺后,尽量闭气几秒,然后再呼出。

平稳呼吸配合导引: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

适度劳作:避免因心劳、体劳、房劳等耗伤正气。

慎起居(重在一个“睡”字)

中医认为,深秋季节应“早睡早起,与鸡俱兴”,并注意保暖。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此时节一定要做好夜间的保暖,以免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夜晚应关窗,着长袖入睡。特别是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对于北方人来说,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要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袭。如果有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坚持晚上泡脚,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是一种很好的补养肾气的方法。

节饮食(重在一个“忌”字)

禁烟少酒,忌食辛辣、烧烤、油炸之品等,以免耗伤阴津,使体内虚火上升诱发相应的病症。

适度运动(重在一个“慢”字)

进入霜降的深秋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时段,此时节的运动要特别注重耐寒锻炼,以增强肌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运动时要防受凉感冒、运动损伤和运动过度。深秋适宜增加肺活量的运动以养肺,如扩胸运动、伸展运动、慢跑及腹式呼吸锻炼等。

深秋如何养精、气、神

“三少一多”养精。三少:少纵欲节房事,少做精细工作费精耗神,少接触烟酒。一多:饮食结构要多样化,营养要全面。

“三要三不要”养气。三要:居室要避寒就温,平时要少出汗固津气,衣被要轻松保暖。三不要:不要被动过度劳累,不要主动做剧烈运动,不要大悲大怒大喜大忧。

“三少三多三平”养神。三少:少躁动,少喧哗,少生气。三多:多睡眠,多静养,多食大枣、百合、莲子、桂圆等安神食品。三平:平常心态,平静生活,平和氛围。

(原载于2022年11月6日南阳日报客户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