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逛南京(十九)郑和之后无郑和

 不杂书屋 2022-11-09 发布于江苏

21

JUNE

夏至,漫长的

白昼将至

(十九)郑和之后无郑和

我初读“红楼”的时候大约十一二岁,书里不认识的字就有一堆,更别说各种寓意、象征了,却牢牢记住了“西府海棠”,神往于它那“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的秀姿;后来发现古典诗词里常常出现它的身影:未开时,“小蕾深藏数点红”;绽放时,“繁于桃李盛于梅”;春阳之下,“猩红鹦绿”;风雨之后,“绿肥红瘦”,可惜一直无缘得见。后来到了南京,想看海棠就很容易,莫愁湖公园种植了一万多株,其中就有西府海棠,花开正好时,真的很惊艳——繁花满树,错落有致,绿叶粉瓣,风情万种,不仅可以直观形态,还闻得到淡淡的清香。张爱玲曾说人生有三大憾事——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我估摸她没有见过“西府”。

我虽然闻到了西府海棠的花香,没有张爱玲那样的遗憾,却也被一个问题困扰,找不到答案。很多资料在介绍西府海棠时都说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植物,栽植历史悠久,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却说:南京“静海寺海棠,云永乐中太监郑和、王景弘等自西洋(明朝时期西洋是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携至,建寺植于此,至今犹繁盛,乃西府海棠耳。”按照这个说法,西府海棠应该是外来品种,不知两个西府海棠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史料记载,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各种物品多达185种,1411年,郑和三下西洋归来,永乐帝朱棣敕建静海寺,展出西洋各国宝物。

后世传说中,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总是与寻找建文帝联系在一起,《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篡位成功的永乐帝当然想找到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或许郑和在下西洋之初也寻找过建文帝,但这应该不是主要目的,郑和的航行最远到达东非、红海,建文帝即使流亡海外,以他的处境也没办法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的可能性更大,朱棣登基后饱受皇位合法性的质疑,他一直想证明自己是最适合做大明皇帝的人,纵观他的一生,迁都北京、修筑长城、建大报恩寺、编《永乐大典》……这些事无一不是影响深广,朱棣派郑和六下西洋宣扬了明朝的国威,扩大了朝贡制度,“万邦来朝”的局面成就了朱棣天下共主的形象。当年的静海寺就是一座“西洋博物馆”,有海外进贡的象牙、玉石,有从锡兰山迎请的佛牙(释迦牟尼火化后留有几枚牙齿,被佛教界视为圣物)、水陆罗汉像,从海外引进的花卉和药物也种植在寺内,其中就有西府海棠。万历年间,李时珍寓居于静海寺,考察乳香、没药、血竭等海外药材,后来在《本草纲目》中增补了番药、夷果2部。有人说,郑和下西洋的遗憾之处是没有开启明朝的海上霸业,这种说法值得商榷。郑和肩负的是和平的使命,他去到西洋各国,进行互利的商业文化交流,也把和平友谊的种子播撒,静海寺见证了郑和“和平之旅”的功勋和“文明之旅”的辉煌。但历史充满了嘲讽,1431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竟是明代航海的绝唱,此后明朝继续朱元璋时代的海禁,清朝的闭关锁国更是空前绝后,17世纪,海上的争霸已经开始,中国却越来越落后。1842年8月,70多艘英国军舰集结在南京下关江面,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开放口岸,赔偿白银,香港从此离开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而静海寺正是谈判议和的地方。大荣耀与大屈辱集于一身,追思历史,静海寺是最应该来的地方。

仪凤门外狮子山南麓的静海寺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门前钟楼上的青铜警世钟,高1.842米,象征着难忘的1842年,钟的顶上是高7.1厘米的火球,象征着1997年7月1日香港的回归,钟的背面铭文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走完155年的屈辱历程,给世人留下无尽的追忆,更留下永远的深思。历史上,静海寺三毁三建,1990年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2005年扩建为“南京静海寺纪念馆”,设有郑和纪念堂、《南京条约》议约场景展厅、妈祖文化展,天妃宫碑原碑及其基座也在静海寺内。

郑和七次下西洋,航程都很顺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代发达的造船工业,但在郑和下西洋的历程中,一直贯穿着天妃“庇佑”之说。在福建长乐天妃宫,保存着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前撰写的“天妃灵应之纪”碑,全文1177字,多处有“神佑”、“神助”的话。天妃不同于神话传说中的那些神仙,而是确有其人。天妃本名林默,福建湄洲人,相传为官宦人家的女儿,活着的时候就多次在海上救难,28岁时遇难后,化身为海上保护神,继续救助航海之人。987年,她的家乡建了妈祖庙,“妈祖”是当地习惯性的称呼,意思就是“老奶奶”,她护佑人类一千多年,原本的民间崇拜也被官方认可,从“湄洲女神”一路晋升到“天妃”。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曾以“海上平安为天妃神灵感应所致”向朱棣禀报,奏请建庙谢恩,朱棣欣然准奏,史料记载:“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戊午,建龙江天妃庙成。”这便是龙江天妃宫。南京原本有两座天妃庙,分别在上新河北岸和大胜关,都是洪武年间所建。龙江天妃宫原址本是吉祥寺,在狮子山下,是入海必经之地,朱棣特命改吉祥寺为天妃庙,此后郑和六下西洋,都先行在天妃宫祭祀。

天妃宫初建时不大,经过多次重修,不仅规模大,而且规格高,《金陵玄观志》记载,天妃宫依山腰而建,宫内建筑高大,廊庑中绘有海中灵异,高高的玉皇阁和远近帆樯相映,宫后还种植婆罗树等奇花异木。这座宏丽的建筑在清咸丰年间被太平军破坏,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天妃宫全部被毁,仅存天妃宫碑,1996年移入静海寺。原天妃宫旧址上现在是天妃宫小学和居民生活区,2004年重建的天妃宫,与静海寺隔卢龙湖相对,各自独立又连为一体,形成静海寺——天妃宫风貌区。静海寺、天妃宫,它们都是郑和下西洋的产物,也因为郑和永远在一起,是那一段辉煌历史的永久见证。

如今说郑和是杰出的航海家不会有人反驳,但明清时期对郑和的评价很一般,当时很多官员反对下西洋这件事,原因有三:

一是郑和的宦官身份,明代崇尚儒学,宦官地位低下,文臣难以接受郑和的统领地位。郑和在明征讨云南时被俘,仅11岁,当时有阉割幼童俘虏的风气,郑和遂遭此不幸,后来成为朱棣的侍从,“靖难之役”中在郑村坝(今北京东20)立下战功,被赐予郑姓,从此马和变成郑和,因此说君臣关系很亲近。但郑和成为船队统领有多种原因,当时太监对皇权不存在威胁,派出去自立山头的可能性很小;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是宣示国威,郑和的身份也比较合适,历史上中原政权蔑视其他政权,比如说司马迁就没有把匈奴主视作王,而归入了《史记》的“列传”,既然明代视西洋为“夷”,就不会派身份高的王公大臣前往;郑和信仰伊斯兰教也信奉藏传佛教和道教天妃(即妈祖),有利于下西洋的活动;至于说寻找建文帝,朱棣一定是交代给自己的心腹去做,综合起来,郑和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二是亏本的远航贸易,明朝实行厚往薄来,给藩属国大量的赏赐,而从这些国家带回来的东西没有多少实际用途,比如说香料,药用以外,就是焚烧熏香和烹饪调味,其中以苏木和胡椒的量最大,后来实在用不完了,竟作为工资发给官员,40多年后才发完,从这件事可以想见大臣们的心情。

三是巨大的航海耗费,郑和远航是友好的外交活动,与后来西方掠夺土地和财富的航海不同,记载显示,前三次下西洋的白银花费就有600多万两,这里且不说随行的27000人和携带的丝绸、瓷器等物品,单是那些宝船就造价高昂。

相关记载表明,宝船制造于南京的宝船厂。宝船厂位于长江之滨,500多年后,在它的遗址上发掘出众多文物,宝船遗址公园就是以此为基础建成的。公园在漓江路与扬子江大道之间,牌坊式的大门在漓江路上,把宝船公园与喧闹的街市隔离开来。公园内从南到北平行并列着三个细长的湖,是当年造船的作塘(船坞的古称,是造船用的坞式建筑物,船只在坞中修造,灌水后即可通行),原先有七条,如今只剩其三。三个古作塘周边是满满的郑和元素,灰瓦红柱的碑廊为你讲述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与行程,宽阔的跌水墙激发你关于庞大船队的丰富想象,逼真的造船雕塑引发你对造船艰辛的感慨、对古代人民的敬重。郑和像伫立在西广场高高的台基上,手握海图,眺望着远方,他的身后是面积360平方米的郑和航海路线图迭水浮雕,而前方他的宝船静静地停泊在坞中,船首高昂,气派非凡,只等他一声令下便扬帆起航。这只2006年仿制的宝船是郑和船队的缩影,遥想当年,云海壮阔,风帆猎猎,郑和挺立船头,雄姿英发,声势浩大的船队在他的率领下走向深蓝。

28年里,郑和的船队来往于西洋各国,强而不欺,威而不霸,他带去大明的赏赐也带回各国的朝贡,他们的海船因此被称为“宝船”。一下西洋时,郑和到达了南洋小国浡泥国(今文莱),代表朱棣赐封浡泥国王。为感谢浩荡的皇恩,1408年,浡泥国王亲率150人远涉鲸波来到大明,这是第一位到访的海外番王。遗憾的是数月后国王重病不治,遗言“体魄托葬中华”,安葬于安德门外石子岗南麓。漫长岁月里,风雨渐渐湮没了浡泥国王墓,一度无迹可寻,直到1958年才重现于世。如今墓园环抱于山水中,林木葱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慕中华文明的国王长眠于此,为千百年来的中外文化交融打下一个深深的印记。

浡泥国王只是万邦来朝的一个缩影,一次次远航,郑和不仅把璀璨的中华文明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而且开创了人类航海事业的新局面。郑和下西洋82年后(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87年后(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92年之后(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从好望角进入阿拉伯海,沿着郑和当年开辟的航线抵达印度西海岸;116年后(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穿越南美洲南端、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海峡,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麦哲伦海峡”。我们现在提到郑和下西洋,自豪之外就是惋惜,一个常见的说法就是如果下西洋的事业一直坚持下去,近代中国会是另一个样子,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憧憬罢了,因为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注定不能持久。

永乐时代的大臣极力反对下西洋,但铁腕的永乐大帝义无反顾,才有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1421年,大明迁都北京,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刚建好的北京皇宫突然遭遇火灾,大臣们说是下西洋之弊招来天之惩罚,于是永乐帝不再坚持,郑和中道而返,这也是七次航行中唯一的一次。1424年永乐帝病逝于远征漠北的军中,继位的仁宗立刻下达了“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的命令,直到1430年,宣宗才令郑和七下西洋,究其原因,仅仅是有感于“外番贡使多不至”,不复前朝的热闹景象。如此说来,郑和航海的壮举竟有着极为浓烈的君王个人色彩,一场火灾可以断送航程,皇权更迭可以决定兴废,在大航海时代来临前,郑和下西洋只是少数人朦胧意念下的行动,并不是国家层面上的意识觉醒。

仁宗时,郑和有了新的身份——南京守备,第一次下西洋以来,他总是归来又出发,习惯了以海洋为家的日子,这一次他需要一个真正的家。他过继了兄长的儿子为嗣,营建了自己的住所——马府,“马府”是对至亲之人的怀念、对幼年生活的眷恋,马府的具体位置没有史料记载,如今太平南路东侧有马府街,据说是因为郑和府邸而得名。1983年,位于马府街的太平公园发掘出一只绘有“犀牛望月”纹饰的青花瓷盘陶瓷片,碗底有“马”字,据此推测太平公园是郑和府邸的一部分,在郑和下西洋580周年之际,太平公园改名为郑和公园。广场上矗立着郑和雕像,里面有庭院式的郑和纪念馆,另有一尊白色大理石郑和雕像,还陈列着少量与航海有关的物件。公园不大,小巧而精致,小桥流水相映,亭台廊榭互搭。每年春时,亭状的木香树花开如瀑,花香迷人;古老的紫藤上花穗如风铃,深深浅浅的紫与象牙质地的白层次分明,清香引来蜜蜂起舞,风过就是一场花雨。这株紫藤据说是郑和所植,粗大的老藤好似一根长长的纽带,历史在那一头,当下在这一头,手抚着它,感受的是历史与当下的连接。

郑和在南京一待就是5年,海洋之梦离他越来越远,1430年,三山街上的净觉寺发生了火灾,他上奏宣宗皇帝请求重修。净觉寺初建于洪武年间,最初叫礼拜寺,是南京最早的清真寺。郑和是回族,他的父亲因为朝觐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而被尊称为“哈只”,重修净觉寺是郑和伊斯兰信仰的体现,也是他为子孙留存的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康熙江宁府志》记载:“净觉寺在府冶三山门内,洪武年敕赐,宣德年重修,郑和题请子孙世守之。”净觉寺毁于咸丰年间,现存建筑大部分重建于清末,明代建筑只剩礼拜大殿的围墙和砖雕牌坊,青砖围墙高9.5米,虽经数百年的风雨,依旧宏伟壮观。

《敕太监郑和重建礼拜寺记》的内容表明,当时宣宗不仅同意了郑和的请求,还特别允许郑和从南京内官监或工部支取费用,总之是尽量提供方便,不耽误修建工程,“以候风信开船,故敕。”因为他需要郑和为他再走西洋航线。1430年底,郑和又一次启锚远航,不同的是,这一次奉的是宣宗之命,而他垂垂老矣。他曾六次驻足印度西海岸的古里,遥望圣地麦加,这一次,他把自己永远留在了古里。郑和安葬于何处,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一代航海家,从南京出发,最终还是回到了南京。史料记载,郑和病逝后,宣宗赐建郑和衣冠冢于牛首山。由于史料的缺失,郑和墓的具体位置并不清楚,直到1956年,一群游客意外发现宏觉寺中的一个地宫,经过论证,最后确定为郑和墓。郑和墓在1985年、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前夕重修,墓道全长140.5米,寓意首航的1405年;石质牌坊上雕有7个圆圈,寓意7下西洋的圆满;墓前的台阶共28级,象征他28年的航海历程;台阶分为4个平台,象征他遍访将近40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平台有共7层台阶,象征他7下西洋。

走过静海寺、天妃宫、宝船厂、马府街,对着郑和墓,我的眼前是遮天的云帆、无畏的郑和,他们代表着泱泱大国的风范、人类文明的光辉。可惜的是,郑和身后,下西洋被贬为“弊政”,珍贵的航海资料也不知所踪,中华民族的风帆就此折断,西方的坚船利炮沿着郑和的航路汹汹而来,东方古国陷入百年屈辱中,对此,梁启超一声长叹:“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达·伽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2022 SUMMER

不杂书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