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佑中华,周总理数次遇险无恙

 翔山 2022-11-10 发布于山西

周恩来的一生非常传奇,遭遇的险境更是不少,但是他都凭借过人的机智,成功脱离险境。当然周恩来的成功脱险,也离不开无数战士的拼死相护。正是有他们的拼死掩护,中国才能拥有一位如此优秀的周总理。

天佑中华,周总理数次遇险无恙

一.沙基惨案

1925年6月23日,广州工人、农民、士兵近10万人,声 援“五卅”运动,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参加游行的还有 黄埔军官学校的学生军、大元帅大本营铁甲车队的官兵共 2000人,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也参加了这次游行。

游行队伍走到广州沙面租界对面的沙基时,早已驻在沙面的英国军警,突然向游行队伍猛烈射击,造成50余人当场死亡,170多人受 伤的血案。两名士兵与周恩来并肩行进,他们被射来的枪弹击中,当场牺牲,而周恩来幸免于难。

周恩来之所以能幸免于难, 一是当时他在思想上对帝国主义很警惕 , 前几次发生在上海、 青岛以及福州的惨案, 都是外国军队突然开枪的。二是他行动迅速敏捷,一听到枪声,他立即以军人动作匍匐在地 ,躲过子弹射击。

这是周恩来参加革命以来,第一次遇到生命危险,因为他的警觉性高,加上军事素质好,躲过一劫。后来,他经常回忆这段往事,对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很愤慨!

二.廖案枪击

1925年8月19日积极倡导孙中山的联俄、联共的主张的国民政府左派高层廖仲恺被暗杀,8月24日,蒋介石、周恩来、何应钦为“廖案”集会,并决定当天晚上进行戒严,组织兵力搜捕案犯,确定戒严的时间从晚上11时开始,还确定了内部联络口令。

晚上9时左右,周恩来与苏联使者话别后,坐上汽车,匆忙赶回司令部,督察部队的戒严行动。汽车快到司令部的大门时,门卫却大声叫喊“停车”,开车的司机此时十分纳闷,明明是周恩来的汽车,怎么还让停下,汽车依然向靠近大门的地方驶去,这时门卫又大喊戒严的内部联络口令,周恩来的司机随机按原定口令作了回答,门卫听后便又开枪了。司机身上连中数弹,但还是赶紧把车调头开进一个小巷里,随即司机死在了驾驶座上,周恩来的随身护卫兵也随着枪声倒下,周恩来在枪响的一瞬间,急忙把身子伏下去,才算幸免于难。

这一次门卫的枪击使周恩来差一点丢掉性命。事情发生后才知道,原定当晚11时戒严,后来蒋介石怕晚上的行动计划泄露,刺杀廖仲恺的凶犯逃跑,便急忙召集他的亲信,更改了原来的计划,把原定的时间提前两个小时,同时又更改了原来的内部联络口令。周恩来作为“廖案检查委员会”重要成员,蒋介石却没有通知他,也不知蒋介石是否是有意的,所以当门卫大喊宵禁的口令时,周恩来的司机及护卫仍使用原来的旧口令,造成门卫开枪射击。

当时周恩来因忙于缉拿廖案凶犯的缘故,他简单处置了两位牺牲者的事务之后,就赶赴搜查点检查部队搜查的情况,当晚抓获了刺杀廖仲恺的凶犯。 

三.412反革命政变

1927年3月21日,为了配合北伐军进军上海,由周恩来亲自领导了第三次上海工人暴动,占领上海,长江以南地区完全为北伐军控制。工人发动武装起义后,严重损害了外国列强的利益,他们准备向中国派遣军队,来镇压这次起义。蒋介石和列强也有说不清的关系,同时列强也给他施压了,如果他不做出行动,列强会认为他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老蒋在4月12日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下令抓捕革命者。

就在老蒋背叛革命的前一晚,当时周恩来担任上海工人纠察队总指挥,国民党第2师师长斯烈派人来请他,说有要事相商。

结果到了斯烈的师部,警卫员被拦在外面,而且还被解除了武装,说这是为了安全,只让周恩来一个人进去。周恩来见到了斯烈,说明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但斯烈却显得漫不经心,听不进去似的,此时外面响起了枪声,他才反应过来,这是在故意拖延。他立刻起身要走,斯烈这时却拦住了他,说还要继续商量。周恩来生气地说道,你表面一套背地一套,毫无诚意,没必要商量了。斯烈也不再装了,立刻让人把周恩来围住了,说是保护他的安全,其实就是软禁,工人没了总指挥,就闹不出什么大动静了,很快就会被镇压下去。

我党很快就和第26军党代表赵舒联系,请他出面,把周恩来救出来。赵舒是斯烈的上峰,斯烈其实对蒋介石也有些不满,就释放了周恩来。

他出来后就听说国民党在到处抓捕革命者,这意味着大革命失败了,周恩来就躲了起来。蒋介石下令在全城搜捕他,他和工人们一起躲在浦东贫民窟,结果被第26军第1师抓住了,再次被软禁在第7团团部。

周恩来曾经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而7团团长鲍靖中是黄埔第四期学生,他一看抓了自己的老师,就有些犹豫了。后来他找了一套国军的军装,让周恩来伪装成士兵,亲自带他离开团部,还把他送上了火车,这才脱离危险。

四.崂山遇刺

1937年5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前夕,周恩来从延安出发,准备前往西安同国民党商讨红军改编事宜。随行的警卫和谈判人员一共32人,共三辆车,其中周恩来坐在第二辆车的驾驶室,时任军委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张云逸、延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兼周恩来的副官陈友才、中央军委参谋处负责人孔石泉等人坐在车厢。车经过崂山一带时,四周山林中突然枪声大作,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向汽车射来,顿时硝烟弥漫,黄沙四起,情况极度危急。

司机意识到情况危急,赶紧猛踩油门想要冲过去,但左前轮的轮胎被子弹击中,汽车失去方向,撞在了公路边的山壁上。司机身中数弹,倒在了驾驶位上。见此情景,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周恩来迅速打开车门跳了下来。尽管警卫战士们个个身经百战、英勇顽强,但因装备的只有短枪和手榴弹,射程有限,加之敌人又占据着有利地形、装备精良,眨眼间便牺牲受伤了大半。见我方伤亡惨重,敌人立即发起了冲锋,目标直指周恩来,并企图活捉周恩来等人。陈友才一边指挥战士还击,牵制敌人,一边组织人员奋力掩护周恩来撤退。

战斗中,敌人看见身着黄呢子制服的陈友才,以为他就是周恩来,加上他的面容与周恩来又有几分相似,就将他认定为周恩来,于是,各种轻重武器射出的子弹像暴雨般朝他射来。

火力集中到陈友才那边,为周恩来争取了逃跑的时间。在两名警卫员的红军援军到来后,周恩来千叮咛万嘱咐:务必把陈友才救出来!不管伤情如何,定要全力抢救!

然而,被当成周恩来的陈友才,在他走后没多久就被击倒了。为确保万无一失,土匪们还专门跑过来,在他身上刺了好几刀,确认他已经没有任何生命体征。当援军赶到时,陈友才已经咽气了。

崂山遇刺,一行32个人,最后只剩下周恩来、张云逸、孔石泉和刘九洲四人,其余人员全部壮烈牺牲。

崂山事件后,中央成立中央警卫营,职责是保护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众高级领导。后来在陕甘宁边区更是成立了保安司令部,统一指挥陕甘宁地方部队和自卫军。

这还远远不够,不久后中央还加强了情报和保卫工作,成立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管理全党情报。

至此,类似的袭击案再也没有发生过了。

处其位,承其重。很少人知道,周恩来一生中的出生入死,大多都是在他担任重要职位后发生的,他为了中国的革命进展,承担极大的危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