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帛书本《老子》解析系列(第38章)

 曰静2017 2022-11-10 发布于福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注:

不德,指不广德和不建德;不失德,指广德和建德。

攘臂,指捋(luō)起袖子,露出胳膊表示振奋。

华,huá,同“花”,好看的外表。

解:上德不广德、不建德所以有德,下德广德、建德所以无德。上德无为无执,对构建平衡和谐社会没有影响;下德为之执之,对构建平衡和谐社会有影响。上仁为之执之,对构建平衡和谐社会没有影响;上义为之执之,对构建平衡和谐社会有影响。上礼为之执之,对构建平衡和谐社会不起实质性作用,则可以捋起袖子把它扔掉。所以治理天下时,失道而后推广德,失德而后推广仁,失仁而后推广义,失义而后推广礼。而处在末端的礼是最没有忠信的,用它来治理天下是最容易造成混乱的。以前书中记载的所谓用礼治天下是道的一个好看外表,那些东西是最容易迷惑人和欺骗人的。所以大丈夫学习恒无名的道居其厚,而不执着无法解决实质问题的礼居其薄;用道治天下居其实,而不用礼治天下居其华,所以去彼而取此。

分析:

德经的第40章有:“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上德就像谷水,知荣守辱、纯朴自然。德靠得是身体力行,推广德就像效果不足,建立德就像偷了东西一样。)可见“不德”是指不推广德、不建立德”,“不失德”是指推广德、建立德。

德经的第77章有:“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横征暴敛(税之多),是因为侯王自己有以为没有保持与整体在阴阳两方面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可见“无以为”是指对构建平衡和谐社会没有影响,“有以为”是指对构建平衡和谐社会有影响。

以道治天下时产生出上德、上仁、上义、上礼,上礼是以道治天下的一个外在形式,而不是以道治天下的实质内容。弗盈才是以道治天下的实质内容,用弗盈治天下抓住了事情的实质而天下治,用上礼治天下浅流于事情的形式而天下乱。


​作者:曰静2017,姓丘,名平,江西铜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