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食普863期:太岁与PQQ

 卧竹轩主 2022-11-10 发布于江苏

太岁,是一种非常神秘的生物,又称“肉灵芝”。从古代志怪文集《山海经》到明代博物志《本草纲目》都有描述。它生长于地下,能长到十几斤甚至上百斤,像一坨死肉。然而它既非植物也非动物,而是由黏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聚合体。

太岁并不适宜食用,但它体内含有一种名叫吡咯喹啉醌的特殊成份。日本学者于2003年发现,这种成分是一种新型的水溶性维生素类物质。

2022年3月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2年第1号公告中,正式将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列为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

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

化学名4,5-二氢-4,5-二氧-1H-吡咯并[2,3-f] 喹啉-2,7,9-三羧酸二钠

吡咯并喹啉醌的英文名Pyrroloquinoline quinone,简称PQQ,也用于代表其二钠盐。

本品为红棕色粉末。

准确的说,PQQ是一种氧化还原酶辅基,具有多种生物功能,有人称之为第14种维生素。它非常稀少地存在于一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中,参与催化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

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PQQ)到底有什么作用与功效呢?

三大功劳

一、促生长

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PQQ)不仅是生物条件性营养素和氧化还原调节剂,还是一种新发现的辅基。它可以促进酶的生长,刺激生物生长。微量的PQQ就能提高生物体组织代谢和生长机能,是一种促生长因子。

它对动植物生长和发育具有的促进作用,是通过补充和增强线粒体实现的。细胞内的线粒体被称为“细胞发电站”,负责将食物转化出供身体使用的能量。

小鼠的对照实验表明,PQQ能够延长生物合成线粒体的物质存活时长。在人体细胞试验中,很低浓度的PQQ即可刺激人的成纤维细胞 DNA 的合成、复制及细胞分裂。支持线粒体的生长发育,刺激人体细胞生长。

二、抗氧化

PQQ是一种新发现的氧化还原辅助因子,与辅酶Q10一样都属于脱氢酶的辅基,可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但它的作用不同于已知的烟酰胺核苷酸和黄素核苷酸,其强大的抗氧化性,远远超过维生素C和维生素E。

三、神经保护

PQQ可减少神经元细胞的死亡,有效地促进大鼠脊髓半切损伤后的功能恢复。PQQ 能抑制淀粉样蛋白的形成,以及抑制截短型α-突触核蛋白的细胞毒性,保护被β-淀粉样蛋白聚合毒性伤害的神经细胞。

在认知测试中,PQQ可明显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脑部扫描发现血流量增加。

实际应用

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PQQ)的促生长和抗氧化等功能,在保健食品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可用于心脏病,神经性疾病和保护肝脏等方面的治疗辅助。

PQQ的营养和功效价值已得到了肯定,在国外成为流行的线粒体补充剂。在脑健康、能量补充、心血管健康、美容等多个领域都有较广泛的应用。

PQQ在美国被作为“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GRAS)”管理,欧盟和加拿大作为膳食补充剂或天然保健食品。

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料,PQQ用于能量饮料、运动饮料、电解质饮料等食品。应用范围主要在促进智力发育、防衰老、抗氧化以及提高免疫力等方面,也有用于备孕的产品。

国内批准PQQ应用的时间很短,尚未形成气候。目前国内进口的PQQ产品,以片剂居多,零售价一般在300元至2000元/瓶。相信国内企业一旦上马,不久便会领先全球!价格降到两位数不成问题。

我国卫健委的公告规定,PQQ的成人食用量≤20毫克/天,可加入各类饮料中,添加量为40 mg/kg(固体饮料按照冲调后液体质量折算)。并暂时规定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为不适宜人群。

PQQ不仅单用,更多的是与传统的线粒体增补剂如辅酶 Q10、硫辛酸、牛磺酸、左旋肉碱等组合复方。

供应来源

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天然存在于土壤中,能被植物吸收,因此可在各种植物和动物体内找到它。土壤中的PQQ来自于某些细菌和单细胞真核生物(如酵母),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太岁正好富集了这类细菌,具有较高的PQQ含量。

蔬菜中的芹菜、青椒、菠菜等,水果中的猕猴桃、木瓜,饮品中的绿茶、乌龙茶,以及豆腐中都含有微量PQQ。发酵食品中的一些细菌会产生PQQ,其中纳豆中的含量高出普通蔬菜、水果一倍左右。PQQ也存在于鸡蛋、牛奶和哺乳动物组织中。

人体的各种组织中也都程度不等地存在PQQ,作为发育所必需的生长因子,主要浓缩在母乳中。然而PQQ与其他维生素一样,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摄入补充。

食物中的PQQ含量有限,以往的做法是从甲基营养型细菌培养液中获取。如今有了成本更低的化学合成法,成为原料供应的主要来源。

PQQ的合成

6-氨基-5-甲氧基-1H-吲哚-2-羧酸乙酯2-氧代戊烯二酸二甲酯为原料,经偶联成环反应、喹啉环的形成、氧化反应、酯水解反应以及精制等工艺制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