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本解读丨每到这个季节,都会想起这篇散文……

 昵称503199 2022-11-10 发布于山东

原创 景慧颖 语言文字报 2019-10-18 16:00 发表于北京
图片
小编说
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北方秋味浓厚,秋之悲凉、清爽与静谧跃然纸上,因此大部分人觉得这篇文章是在“悲秋”。不过,辽宁盘锦的景慧颖老师仔细分析了作者的日记资料,发现郁达夫其实是在“赏秋”。
既然是“赏秋”,为何这篇文章又以“清、静、悲凉”起笔?因为文中的“悲凉”,不仅是秋之悲凉,更是一种审美体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故都秋日图看一看。


图片
千里追寻,故都赏秋
其实,《故都的秋》文中的一些抒情句,就能直接呈现作者的“赏秋”心情。例如: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理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知道,郁达夫是以欣赏秋天的姿态为文的。此时再援引一些外部资料,亦可以来检验“赏秋”说的正误。

前两年,因去北戴河回来,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一遍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
——《北平的四季》

(1934年)八月十六日(旧七夕),星期四,阴。今天是双星节,但天上却布满了灰云,竟悠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晚上看了一遍在青岛记的日记,明日有人来取稿若写不出别的,当以这一月余的日记八千字去塞责。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余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明日来坐索。
………
八月十七日(七月初八),星期五,晴爽。晨起,为王余杞写了二千字,题名《故都的秋》。
——《达夫日记》

这两条日记资料,让我们认识到:《故都的秋》属于“兴会偶发”之作,即在一个特定时空中刹那间、偶然间有所触发而产生的意趣。与1934年的白色恐怖、社会凋敝、希望微茫的社会大背景没有直接关联。


图片
北方秋味,清、静、悲凉
既然《故都的秋》是“赏秋”的,那么文本中的“悲凉”应该如何理解,两者是否属于情绪上的矛盾呢?文本倒数第3段的议论,是不是一种悲秋的体现?学生一定会有这样的问题质疑。笔者认为,“清、静、悲凉”不仅仅是自然之秋的特征,而且也是一种审美理念

1

用“清”来形容“秋”,构成“清秋”时令意象,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是数见不鲜的。例如,李白《送麹十少府》:“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柳永《雨霖铃》:“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高登《西江月·渺渺西江流水》:“清秋月影浸人寒”。郁达夫沿用“清”字来刻画故都的秋,是符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与文化认知的。
文中的“清”,首先指向“自然之秋的颜色”,即作者多选择“冷色”来营构: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枯黄)、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
其次,“清”亦可以理解为酷暑过迁后的凉爽、清爽的情感与审美体验。例如“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秋高气爽),“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
最后,清,又蕴含着疏朗的美感,与“密”相对,这种美感在文本中体现为:“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分明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文字描述。


2

在审美视野中的“静”有三个层面内涵。
第一是自然环境的“静”。文本中多用“以动衬静”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潭柘寺的钟声、驯鸽的飞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等。
第二是郁达夫心灵上的求“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静胜燥,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故都的秋的“静”能够祛除郁达夫内心的烦躁与尘世的喧嚣,这就是为什么郁达夫会“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晚浓茶,向院子一坐”。要注意,赏秋的前提条件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皇城人海”。这种求“静”的过程,传达出郁达夫的悠闲心境,他在享受这份悠闲,由“看”“听”“细数”“静对”“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说'唉,天可真凉了——’”等可知。
第三是宇宙自然形而上层面的“静”,即由春之“野芳发而幽香”、夏之“佳木秀而繁阴”,运行到“绚烂归于平淡”的秋冬;由“生长”到“收藏”,由“洋溢着生命力”走向“冷寂荒寒”;这是宇宙自然生命运行的应然规律。这其中蕴藏的“天道”,唯有“静”者才能参透,正所谓“嗜寂者,观白云幽石而通玄”(《菜根谭》)、“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韦应物《咏声》)。


3

悲凉

故都的秋的“清”与“静”,是指一种“悲凉”之美,这种美与春夏灿烂、浓郁的美,是相对的,无关乎其他。“悲凉”既为自然之秋的本貌,又为审美之观念,与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寒”有一致性。
文本的五幅图(秋院图、秋蕊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与“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以及“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等词,其实都呈现了秋之“寒”、秋之“悲凉”。作者说:“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其实,“悲凉”就是中国北方秋的典型、核心味道,这成为郁达夫赏秋的关键,也呈现出郁达夫的偏爱。

图片
文画一体,“静寒”之美
《故都的秋》体现了“以枯为美”的审美追求,除此之外,我认为此文还呈现了“静寒”之美。
“静寒”是一种主要用于品评中国绘画艺术审美特征的重要概念。与之有密切关联的画题是“幽人山居”“秋霁岚起”“幽亭枯槎”“寒树烟林”“枯木寒鸦”“荒山瘦水”等。在具体的绘画作品中,艺术家表现了对“清”“静”“悲凉”的追求
例如传说为南宋马远所绘得《寒江独钓图》,描绘的是一丸高悬的冷月、一片浩渺冷寂的秋江、一叶孤舟静横、一位凝神垂钓的渔父,这与柳宗元的《江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表现“静寒”的审美艺术中,彰显了高蹈绝尘、超凡脱俗的独立精神。还有众多题画诗都表现了对“静寒”之美的偏爱,例如唐代大愚《乞荆浩画》:“六幅故牢健,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

这种“静寒”并非死寂与颓废,而是有“生命的跃迁”“生趣”孕育,包藏其中。正如朱良志《曲院风荷·冷月》言:“中国艺术中的静寒之境,决不是追求空虚与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之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他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可以说,好的写景状物散文就是一幅无声的优美山水图画。
不知是郁达夫对中国绘画传统审美中“静寒”的借鉴,还是因为自身高超的艺术才能,在描摹秋景时不由自主地契合了艺术的审美要求,使得《故都的秋》在描摹景物的主客、远近、动静、疏密、色调、空间布局时,与传统绘画艺术的审美追求相合
综上所述,《故都的秋》中的“清、静、悲凉”与中国传统绘画审美中的“静寒”相通。这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一种独特的审美韵味与境界。因此,透过“清、静、悲凉”,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郁达夫悠闲的心境,又能体现他个性化的审美观念。

(改编自2019年9月13日《语言文字报》文章《〈故都的秋〉中“静寒”之美》,作者: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教师/景慧颖)

校对:刘玉清;微信编辑、头图制作:郭雯熙;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