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1岁后,正是进入了“语言智龄”阶段,从他们能够说出有意义的语言开始,家长就要有规律地进行引导。很多家长都会教宝宝一些儿歌。朗朗上口,合辙押韵的特点,宝宝非常喜欢模仿跟读。如何为何宝宝选择合适的儿歌呢? 选择儿歌的原则通常来看,对概念认知的发展,有助于促进词汇的发展。通过对身边常见的事物的感知,认识和理解身边的事物,是宝宝认识概念的前提。所以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儿歌。一方面可以帮助宝宝提升对概念的认知,帮助宝宝认识现实世界,另一方面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积累词汇,提升语言感知。 选择儿歌,一定要考虑宝宝的年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这对宝宝的语言发育有正向促进作用。反之,则会有阻碍作用。 从语言发育规律看,儿童早期词汇的获得是基于物质的感知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味觉及材料等顺序。 幼儿对自然生物的感知对象首先就是爸爸妈妈,这是幼儿最先接触的。然后还有家庭生活常见的物品,或者身边的动物和植物等。 儿歌推荐(1-3岁)1、由儿歌认知动物名词 宝宝喜欢把动物当作自己的朋友,在感知动物型的儿歌中,选择拟人或模仿的修辞手法,使动物形象更加可爱,贴近播报的审美特点,小狗,小猫,等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是幼儿很好的玩伴,给幼儿带来无尽的欢乐的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感知不同动物的概念,儿歌中出现这些小动物,可以加深幼儿的印象,有利于幼儿学习动物类名词。 2、由儿歌认知植物名词 植物类儿歌一般大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赋予植物生命。这种手法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植物,认识植物概念,学习植物类名词 3、由儿歌认知日常社交礼仪 从小规范社交礼仪,可以让宝宝学会基本的社交技巧,还能养成优秀的内在品质。这一类儿歌结合日常社交的特点,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采用场景模仿的手法,拉近幼儿的距离。 4、由儿歌认知生活常识 生活日常是宝宝的第一学习场景,可见即可得,很容易让宝宝看到学到。这类儿歌更贴近宝宝的生活,符合基本的认知发展规律。 随着宝宝的年龄增长,认知的提高,家长要适当提高儿歌内容的难度,满足宝宝语言发展所需的养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