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小跃:即心即理与即知即行——王阳明传习的圣人之道

 jimyjackson 2022-11-11 发布于上海
即心即理与即知即行
——王阳明传习的圣人之道
徐小跃
现代人对中国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非常的重视,他的思想记载于一部《传习录》这部著作中。王阳明以传承和实践圣人之学、圣人之教和圣人之道为己任。王阳明讲:“圣人之学,心学也”为的是求尽心;“圣人之道,自性自足。”如果在心外求理,那就是错误的道路。
王阳明所重视的心学究竟谈的是什么?这是在中国流传千年的儒家之道的核心问题。我概括为以下几点:所谓“心学”,就是要把每个人最根本的“本体之心”光明出来,要把它很好地保存起来、养护起来,如果不小心跑掉了,想办法把它找回来。集大成的心学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把人心中本存的道、本存的性、本存的理、本存的精神投射到万物、给予万物。我喜欢用动词“塞”来形容,就是指把本存的理和道塞给万物。在中国人眼里,宇宙、山河、大地、草木、鸟兽......都是有生的。这个思想来源于群经之首——《周易》。《周易》中有一句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样的精神一定是人投射进去的。
王阳明为了继承、传承和实践圣人之学和圣人之道,提出了独有的心学理论,建立了心学体系。这个体系由三个重要的命题所构成: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我在题目中把“心即理”换成了“即心即理”,把“致良知”换成了“即知即行”。这样换是因为我们体味到,王阳明在建立这个理论的时候,运用了中国哲学固有的“本体一元”、“本末不二”的思维方法。
图片
王阳明《传习录》有几个概念:心之本体、知行本体、体用一元、有体就有体之用......通俗来讲,只要事物形成体用关系,这个“体”和“用”就不可能分先后,人们就不能把“体”和“用”分成两件事来看。王阳明讲,在很多年前,特别是他所处的那个年代,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心和理分开,把知和行分开,用他的话说就是“分作两件事”。王阳明认为,这样去看心理和知行一定是不符合中国哲学一以贯一元”的思维方法。所以说,他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提出了三大命题,这是研究王阳明思想首先应该知道的。
再有,我们讲王阳明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一定要知道他为什么提出这个理论。用王阳明的话讲就是:要想读懂我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一定要读懂我的立言宗旨;如果不懂我的立言宗旨,一定会错误理解我的所有理论。王阳明为什么要建立“心即理”理论呢?在王阳明的时代,有一种现象,即把不合理的事情当做是合理的,例如,春秋五霸攘夷抵尊周,实际上他们都是出自于私心私利去做的事情,但那时候的人却把这看做是非常合情合理。这错在把心和理割裂开来了。
所以,王阳明建立“心即理”的理论,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理;心处在什么状态,理就呈现什么状态。通俗来讲就是,当心光明之时,所做的事情一定是合理的;当心黑暗、受到蒙蔽的时候,所做的事情一定是不合理的。这是王阳明讲“心即理”的目的。
图片
我们谈到“心即理”,有以下几个命题做支撑: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心外无道、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其中,“心外无物”的命题是超越常识的,心以外没有物的存是不符合常识的。现在很多学者在破解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就是超越经验常识来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时候,喜欢引用王阳明叫观岩中之花树的事例:当你没有看到这个花的时候,花与你的心在同样的寂静状态;当你看到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与你一时明白起来,也就是说,花的意义、花的颜色、花的审美的意味全靠人的心给与、感应。
王阳明为什么要提出“心外无物”的思想?他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感:他把我们所面对的所有对象,包括天地自然、人制造的物品、人们从事的社会人事等,都用心包揽进去。用哲学的话来讲,就是要把一切对象赋予精神性的存在。这是理解中国哲学、理解王阳明思想的一把钥匙,如果不掌握这把钥匙,就永远读不懂王阳明的“心即理”和“心外无物”。天地自然本来没有精神,但是我们人有精神,要把人的精神塞给它、赋予给它、创立给它,就是“为天地立心”的真正本意所在:所有的万物以及人造物都要靠人心中固有的精神去创造,社会中的所有人事、所有意义和价值的呈现,也是靠人的心去创造。
王阳明的“心即理”、“心外无物”的意义是三个“文”的过程。第一个“文”是“文物”的过程,包括文自然天地的物,人创造的书籍、手表等物品的过程。第二个“文”是“文人”的过程,要把我们人文起来、精神起来。第三个“文”是“文化”的过程,王阳明的“心即理”、“心外无物”就是一个文化的过程。文化就是把所有对象塞进精神,并把这种塞进精神的文化用来化成天下,所以《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图片
王阳明深知圣人之学和圣人之道,他有一句名言:如果天地没有我的灵明去仰望,它的高显示不出来;如果大地没有我的灵明的俯视,它的深厚就呈现不了;如果没有我作为人的灵明审视鬼神,鬼神的吉凶灾祥之性就呈现不了。通俗来讲,人所面对的所有对象的意义和价值全部要靠人去建立、创立、投射、赋予,这就是张载那句“为天地立心”的秘密所在。我们一定要超越经验常识来理解“万物不依赖我们的意识所存在”的思维方式。
在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时,需要理解他的立言宗旨。在这个过程中,而“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是其中的核心。王阳明告诉我们,所谓的“知”,所谓的“心”,所谓的“意”,所谓的“念”有正反两方面:如果是在良心层面所发的意念,这个意念一旦发动,一定是善心;反之,如果是私心私念,一旦发动,这就是恶心。王阳明讲“知行合一”不是指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人的知识、理论、言说要和行为、实践相结合。
我特别强调王阳明讲的“知行本体”,“本体”是指有了这个“心”,一定要有这个“用”,体和用是同时发生的、是并进的、是没有先后的。但是我们所理解的理论与实践,无论是主张理论在前还是实践在前,一定是有先后的。王阳明讲“知行合一”,“知”就是心,“行”就是心的发动,他所讲的“知行合一”就是“心即理”的意思。我认为,“知行合一”换个词就是“即知即行”,他是在是在“知”和“行”的概念范畴下讨论问题“知行合一”,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我认为,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本意理解得最深的是黄宗羲。黄宗羲以“本心之明即知”解释“知”,认为本性光明就是“知”;以“不期本心之明即行”解释“行”。“不期本心”和“本心之明”没有行动、实践、做的意思,而“知行合一”就是在重申“心即理”,强调心发动的重要性。有很多人懂得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耻的理论,但是却做不到,这是因为他们将“知”和“行”看作了两件事,没有把他们结合起来。而王阳明对“知”和“行”作出了更深刻的思考,跳出了概念框架寻找出了根本原因,就是心的问题,所以我在解释“知行合一”时反复引用“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这句话。
“即心即理”“即知即行”的文化意义在哪里?王阳明的使命是要把这样的“心”以及这样的“心”蕴含的精神推至天地万物。我们要好好体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阳明思想实际上传承了圣人之道。这个“圣人之道”就是孟子所说的:我们要通过尽心、通过知性创造出一个“善”的世界、“美”的世界、“信”的世界、“大”的世界、“圣”的世界、“神”的世界。
孟子讲:“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所以,“心外无物”、“知行合一”理论就是要建设一个真善美的世界,这个世界一定是充满爱的世界。也就是说,要把人之为人的真诚恻怛之心发动起来,这个世界就是爱的世界。诚如王阳明所说,我们对人类要以恻隐,对鸟兽要以不忍,对草木要以悯恤,对瓦石要以顾惜,如果这样做就是一个爱的世界,就是一个真善美的世界。
——文章整理自南京大学哲学系徐小跃教授
在第五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主旨演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