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思善、不思恶”,以无求之心,上天才会给你成功的机会

 江夏心学 2022-11-12

在《传习录》中,记载了这样一段王阳明与弟子陆澄的对话。

来书云:“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与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矣。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惟有寐而方醒之时耳。”

陆澄的问题是在问王阳明,佛家说:只有不思考善恶时,才能认识到心的本来面目。这与先生您提出的致良知之说似乎是有冲突的。您教导我们要格物致知,但只要我们一下格物致知的功夫,就是已经在思考“善”了。恐怕只有睡醒刚刚睁眼的那一刻,我们的脑海里才不会有善恶的念头吧!如此,我们怎么才能达到认识心的本来面目呢?

在我们大家都熟知的王阳明的四句教中,也有这样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我们来看看王阳明是怎么样回答弟子的疑惑的?

“今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之患。”这里的“意必”就是刻意而为之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我们有了“求清静自在的心”的时候,我们就陷入了自我的私欲念头之中,而此时下的格物致知的功夫,就有了善恶分辨的意识,自然就达不到清静自在的本我真心。

同样的,陆澄又问王阳明:“今澄欲求宁静,愈不宁静,欲念无生,则念愈生,如此何能使此心前念易灭,后念不生,良知独显,而与造物者游乎?”

看到此,让我想起了《金刚经》的一句话:须菩提问释迦牟尼,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二者之问,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应当如何不生妄念,安住内心宁静?

我们来看看王阳明的回答:“良知之体本自宁静,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本自生生,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今却欲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是佛氏所谓“断灭种性”,入于槁木死灰之谓矣。”

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仍是直接指出了陆澄“有求”的内心困境。何其自性,本自清静,何其自性,本自具足。良知本是不增不减,无始无终的活泼泼的一个本体,一旦有了“求”的心态,就是用私欲遮蔽了良知,没有了清静之心,烦恼、焦虑的情绪就会发出来。

在王阳明的弟子中,陆澄对阳明心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下修心的功夫时,却仍有一点还没有突破?这一点就是陆澄还没能到达“忘我”的境界,倘若到了“此心即是天理”的境界,就会将“我”看作是本应如此的“理”的一部分,不会在“我”上著太多的念,这种恰恰好的“无意”正好能中那个“理”。

所以佛法也有说:有我即是恶,无我方是善。

而陆澄的问题就在于,“求圣之心”太切,这也源于放不下心中的“我”,他的注意力已经被“成圣”的功利性所吸引,以至于不能将力量恰当运用在修心的功夫上。也可以这样说,陆澄心中有魔,这个魔就是“除魔之念过盛”,这才导致运用修心之法时产生偏差。所以佛魔本是一体,一念之差而已。

比如一个人,忘我的投入工作,带病坚持在岗位一线,这样的做法也是私欲作祟,无论是太执着于“我”还是太忽略“我”,都是偏离了那个本该如此的理,也可以说心体流于了自我私欲。也就是偏离了大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