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杯不醉的基因型,你有吗?

 医学abeycd 2022-11-12
自古,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文明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孟浩然说:“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客从远方来,无酒不足以表深情厚谊;良辰佳节,无酒不足以示欢快惬意;丧葬忌日,无酒不足以致哀伤肠断;蹉跎困顿,无酒不足以消寂寥忧伤;春风得意,无酒不足以抒豪情壮志。
时至今日,酒在中国乃至世界依然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不过,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千杯不醉,而有些人半杯就倒呢?原来,能不能喝酒也与基因有关。
酒精代谢基因
现代医学认为,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性不同,主要是跟自身的酒精代谢能力有关。不同的基因型,决定了对酒精不同的敏感度和代谢能力。
进入人体的酒精90%~98%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其余则随着尿液、汗液和呼吸排出。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酶居功至伟:乙醇脱氢酶(ADH)主要负责将小肠吸收的乙醇(酒精)脱氢氧化为乙醛;乙醛脱氢酶(ALDH)则将乙醛进一步氧化为乙酸,随后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每个人体内,这两种酶的活性是不同的,这也就决定了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和生理反应存在着差异。
 

图片

示意图:酒精代谢(绘图:向真明)
自然而然,与酒精代谢能力关联度高的基因就被称作“酒精代谢基因”。其中,最能决定酒量的就是乙醛脱氢酶2基因(ALDH2)。如果基因发生了变异,所合成的乙醛脱氢酶蛋白便会失去活性。如此一来,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便无法分解,只能在体内大量蓄积,酒醉也就不奇怪了。
乙醛会抑制肝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合成,使肝细胞清除自由基、保护线粒体的能力减弱,导致肝细胞损伤。俗话说“喝酒伤肝”就是这个原因。同时,乙醛还会舒张血管,让人血管扩张、脸红筋胀,这就解释了为何醉酒者会变成红脸关公。更可怕的是,乙醛可以致癌,长期饮酒可能诱发口腔癌、喉癌、食道癌、乳腺癌、肠癌等癌症。
2018年1月,剑桥大学医学院的科坦·帕特尔教授在《自然》杂志发文指出,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会导致小鼠造血干细胞DNA双链断裂,增加癌症的发病概率。
不知“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看到这份资料,会不会也被吓得“停杯投箸不能食”呢?
酒精代谢基因检测
过去,我们并不清楚影响酒量的具体原因,以为酒量可以锻炼出来。不能喝酒?要么是客套,要么是推脱啊!
但是,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与人之间的酒精耐受能力差别还是蛮大的。
对一些朋友来说,大量喝酒不仅会引起酒精中毒,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导致死亡。并且,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引起各种慢性病,如脂肪肝、肝硬化、胃溃疡等。喝酒伤身,喝酒误事,看来真不是说着玩的。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知道自己是否有“千杯不醉”的潜质呢?
想了解自己的酒精代谢能力,其实关键在于评估体内与代谢酒精相关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代谢效率。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由乙醇脱氢酶催化,代谢为乙醛。据研究,乙醇脱氢酶基因ADH1B上醇位点(rs1229984)存在不同基因型,CC型的个体对乙醇代谢效率最低,TT型状态的个体乙醇代谢能力最高。但即使个体的ADH1B基因醇位点为TT型,仍不足以判定是否能“千杯不醉”,因为乙醇代谢后得到乙醛,对乙醛的代谢能力才是决定酒量的关键。据研究,编码专职代谢乙醛的是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ALDH2基因醛位点(rs671)也存在不同的基因型而导致代谢乙醛的能力不同。该醛位点为GG型的个体代谢能力最强,GA或AA型的个体乙醛代谢能力弱。东亚人群中以GA基因型或AA基因型更为常见,所以亚洲人与欧美人相比,更容易在酒后大量产生、蓄积乙醛。
还需注意的是,ALDH2基因醛位点为AA型的个体发生饮酒相关的结肠癌的风险要比其他人高约2倍,发生饮酒相关的食管癌的风险比其他人高4.13倍,还更容易发生肝硬化!看来,ALDH2基因AA型的个体最好还是滴酒不沾为妙。
如今,市面上已出现可评估酒精代谢能力的基因检测套餐。换个角度理解,酒精也是一种化学药品,这也是根据基因型精准“用药”的最可实践的案例。酒精基因检测主要是依据上述理论,收集受检者的唾液或其他可提取DNA的样本,通过评估受检者在ADH1B基因的醇位点及ALDH2基因的醛位点的基因型情况,综合评估受检者的酒精代谢能力是高还是低。
酒精代谢能力较弱的个体面临的饮酒风险要比其他人大得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尽早注意酒精可能引发的健康风险,规避不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酒精代谢基因检测的出现,能带来一种全新的健康理念,对预防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延长人类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近期多篇文章基于数十万人群乃至上千万人群进行关联分析,指出喝酒有害无益,也引发了群众的广泛争议,深以为然和不屑一顾的观点似乎都有相当的支持比例,更有好事者留言“看了这个研究,吓得我又喝了一杯”……看来酒的存在远远不能简单地用生物学知识来评价,它本身已经成为具备社交属性的文化载体。但无论如何,酗酒是不对的,正所谓“小酌怡情,贪杯伤身”。
参考资料
1. Goedde, H. W., et al. Distribution of ADH 2 and ALDH2 genotypes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J]. Human Genetics, 1992, 88.3: 344–346.
2. ng, Mimy Y., Susan E. Luczak, and Tamara L. Wall. ALDH2, ADH1B, and ADH1C genotypes in Asians: a literature review[J]. Alcohol Research &Health , 2007, 30.1: 22.
3. Saunders, John B.,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 (AUDIT): WHO collaborative project on early detection of persons with harmful alcohol consumption - II[J]. Addiction, 1993, 88.6:791–804.
4. Garaycoechea J.I., et al. Alcohol and endogenous aldehydes damage chromosomes and mutate stem cells[J]. Nature, 2018 Jan 11;553(7687):171–17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