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看到一个女工,深情道:原来你躲在这里

 阡陌躬耕 2022-11-12
她是邓稼先、杨振宁等人的好友,是新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是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项目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
她的导师乌伦贝克教授曾称赞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前途无可限量,如果能和自己继续留在美国进行学术研究的话,一定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可即便是面对导师的苦苦挽留,和美国政府开出的各种诱人条件,她还是不为所动,毅然踏上了回国的道路,因为她清楚地知道,新中国更需要她的一身才学。
她是谁?她就是王承书,一个不为我们所熟知却默默付出了自己一生的核物理学家。
1915年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阵追求民主与科学的风气,其中科学口号喊得最为响亮,再加上西方教育理论和模式的传入,社会和学校对于科学也愈发重视了起来。
而我们的主人翁王承书自幼就表现得和其他孩子大不相同,小小年纪便有着极高的理科天赋,很多东西对于她来说都是一点就通。
她的聪慧程度是远超于同龄人之间的,她的理科思维不仅在女孩子中是佼佼者,在同龄的男孩子之中也无人能出其右。
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新青年》杂志
就如同周总理当年所立下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王承书也早早地立下了要将自己的学识用来回馈祖国,发展祖国。
1930年,成绩优异的王承书被保送到燕京大学物理系,同时她也是他们班唯一的一个女生。但是王承书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的探索精神是不输他们班的任何一个男生的。
在这里王承书也是邂逅了自己一生的挚爱,当时在燕京大学任助教的张文裕。王承书在燕大毕业之后,便也留在了燕大任教,一直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
连年的战乱,导致王承书很难在科研上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再加上当时美国的物理研究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和科研氛围。王承书便准备前往美国,学习更深层的物理学研究。
恰巧美国的密歇根大学设立了一个巴伯奖学金,是一个只针对亚洲女性的奖学金,鼓励和帮助亚洲的女性能够在海外学习更好的科学领域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少年周总理像
王承书便是通过巴伯奖学金的资助,顺利地来到了美国的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美国物理学家乌伦贝克教授。
这位乌伦贝克教授在美国学术界是颇具盛名的,再加上王承书自身对于物理学的天分以及密歇根大学浓郁的学术氛围,促使着她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王承书在密歇根大期间还与导师乌伦贝克一起,通过修改玻尔兹曼方程碰撞项,导出适用于具有内部自由度的多原子气体地修正玻尔兹曼方程。
这一方程后来也被广泛使用在高温气体、化学流体和原子物理的研究中。博士毕业后的王承书还通过导师的帮助,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学院访学了两次。
王承书
新中国建立不久,国家的科学事业还处在一个百废待兴的阶段。而此时的王承书和丈夫恰巧都在美国密执安大学任教,两人都渴望回到祖国,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学识报效国家。
当时的美国政府很看重这些科研人员,再加上他们夫妻两人在美国的科学界都有不菲的声望,美国政府更是极力地邀请他们加入美国国籍。
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甚至命令美国政府对在美的科学工作者协会进行了一番调查,限制他们这些还没有加入美国国籍的科学家的人身自由。
王承书很明白自己和丈夫不可能安然无恙地将自己这些年的所学一下子全部带回祖国,便想了一个极为隐秘的办法。
每到夜深人静之时,王承书便和丈夫开始整理这些年的书籍、资料和笔记,一次打包一小份,在次日悄悄邮寄到北京的姐姐家中。
杜鲁门
由于王承书每次的包裹都很小,而且经常换邮局,所以才没有被当时的美国政府发现。就这样,夫妻二人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把这些年在美国的一些书籍资料全部运回了祖国
只是王承书和丈夫虽然包含着一颗赤诚之心,只是美国政府也并不愿意轻易放过他们。他们的回国申请不断地被推迟,过了整整一年,才最终通过了。
但是也为了继续钳制他们夫妻二人,美国移民局直接表示王承书夫妻二人离开是可以的,但是他们的孩子不行,因为他们的孩子是美国国籍。
为了能够早日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王承书夫妻二人没有一丝迟疑,立马表示儿子可以退出美国国籍,但是一家人必须立马回国。
1956年,与祖国阔别了许久的王承书一家人终于突破了重重阻挠再次踏上了故土,当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那一刻,王承书的内心是充满向往之情的。
王承书
王承书对于祖国的欢迎,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对她来说,她生来就是中国人,现如今的国家正是需要她的学识的时刻,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不能等人家都建设好了自己才回来。
政府对于王承书的回归除了表示热烈的欢迎外,也是立马给她安排了相应的工作。请她到北京大学任教,同时担任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研究室研究员,从事铀同位素理论研究。
其实王承书在当时所擅长的是统计物理学和热力学专业,但是为了服从国家的需要,她没有迟疑,更没有推辞,毅然走上了一条对她来说全新而又的道路。
1958年,我国又开始筹备起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热核聚变,这在当时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可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片全新的未来,没有人曾涉及过这个领域。
王承书
已经46岁的王承书在面对钱三强的邀请下,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46岁对于许多人来说无非是人到中年,可对一个科学家来说却已然是不可能再有时间去攻克全新的领域了。
半路改行我不怕,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王承书再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苏联短暂学习之旅,她将外文资料一字一句地译成中文,一点一点地细心钻研。
不仅如此,为了不耽搁研究,王承书直接住在了离家甚远的郊区,而此时她的家中还有一个才五岁的孩子需要照顾。可是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在最前列。
短短两年时间,王承书所带领的科研队伍便已经掌握了这个领域,不仅填补了我国在热核聚变方面的空白,也为我国后期的科研探索奠定了基础。
可随着我国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与苏联的关系也逐渐恶化起来。1960年,苏联专家一下子全部撤走了,上千台机器被扔在那里,科研项目眼看就要停滞了。
钱三强
王承书再次临危受命,从零开始,又踏上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为原子弹的核心技术生产浓缩铀。
因为原子弹工程的绝对保密性,王承书也不得不开始了自己隐姓埋名的生活,即便是家里人也不知道她如今究竟在从事什么工作了。
只是,当时苏联专家撤走之时,便把所有能带走的资料全数带走了,即便是带不走的,也要想尽办法销毁,王承书能得到的只有一些零碎不全的信息。
然而即便是这样,王承书也没有气馁。她将能收集到的苏联专家剩余的材料,反复研读,细心核算,然后重新编写,教授给其他人。
王承书在自身努力给国家做贡献的同时,从来不忘传承自己的知识,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的铀同位素分离领域的高级人才。
王承书与钱三强
学生们在王承书那里听到的最多的教导便是——你们要注意培养下一代。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言论在王承书这里完全成了笑谈。
她不怕自己将来饿死,她怕的是自己没能够将自己一身的所学所知全部授予学生,更怕他们没能领悟明白继续传承下去。
在兰州浓缩铀厂上班,也是王承书最为辛苦的时候,无休止的上班和加班,白天与工程师和技术员们一起学习,一起攻关,晚上又要给年轻人们上课。
当时身边没有大型计算机辅助工作,王承书便利用从美国带回来的一台机械计算器。庞大的数据对于王承书来说不只是费神劳力的,她的精神也一直紧绷着,丝毫不敢大意。
王承书也知道国家现在的经济处境比较困难,所以她一直都把自己工资中的绝大部分上缴作为党费,还经常自掏腰包为科研人员买来大量纸张进行平日的演算。
王承书与其他科研工作者
当时很多人劝她,要多少为自己留一点,不然生活的质量肯定要下降不少,可都被王承书给一口回绝了。她认为自己既然是党员,给党和国家做贡献就是应该的。
1964年,经过两年多的研究,王承书所带领的团队终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获得了丰度在90%以上的高浓铀,为我国的原子弹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核燃料。
后来,还是王承书率先提出并组织了激光分离铀同位素的理论研究,我国在这一科学领域也因为王承书等人的努力赶上了国际的顶尖水平。
此时,我国用于两弹结合实验的小型核弹头的研制,也到了最为紧要的时刻。中央领导们也格外重视科研的进展,邓小平同志更是亲自前来慰问。
在途经兰州铀浓缩厂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在厂长的陪同下,准备好好地参观一下厂房的机器设备。正在工作的工人们无不欢喜雀跃,纷纷向邓小平同志打着招呼。
邓小平同志
而敏锐的邓小平同志此时一眼便看到了正在忙碌的王承书,主动伸出手,对着王承书说道:“你叫王承书对不对?”
王承书显然是愣了一下,她没有想到自己隐姓埋名这么多年,中央的领导竟然能一眼就认出来自己。
两人友好地握了握手,邓小平同志继续说道:“我见过你,你还记得吧。1959年的时候,你胸戴大红花,参加了全国群英会,是不是?”
王承书笑着点了点头:“您记性真好,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邓小平同志又颇为风趣地说道:“你们为了国家,从那之后便隐姓埋名了,不知去向,即便是你的丈夫也找不到你,原来你躲在这里呀。”
王承书
众人一听无不动容,纷纷为这位“无名英雄”鼓起掌来。王承书的眼里也泛起了泪花,这么多年,所有的委屈和苦难都值得了。
直到1980年,已经68岁的王承书同志才彻底结束了与家人的两地分居,回到了北京的家中,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虽然从最前线撤了下来,但是王承书也依旧孜孜不倦地教导着后人,即便是年龄大了,眼也花了,可对学生送来的论文她还是逐字逐句地看,实在是看不清的,直接拿出放大镜来。
曾有王承书的学生回忆说,交给王承书先生的论文,她提过意见之后,亲自动笔修改,同时为了尊重学生,只是另附纸条指出意见和修改的建议。
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位先生啊,王承书的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也在通过她的学生们不断地传承着。
王承书
在王承书同志的丈夫张文裕教授去世后,她又将他们夫妻二人多年积攒下来的十万元积蓄全部以丈夫的名义捐给了“希望工程”。
1994年,王承书去世之前,也再次立下遗嘱:将家中的国库券再次捐给“希望工程”,自己剩下的存款全部交作党费。
同年6月18日,王承书同志平静地离开了我们。她这一生是为国家奋斗的一生,是为国家奉献的一生,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像是王承书一样默默付出的科研工作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