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小平视察兰州,见到一工厂女工,错愕道:连你丈夫都找不到你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2-11-30 发布于四川

引言:

1964年1月,一条喜讯从兰州504厂传到了北京中南海,毛主席看着呈送上来的报告,欣喜之余给出了“已阅,很好”的批示。

同年4月,邓小平带着对西北建设和西北人民的深厚情谊,来到甘肃考察。刚刚被毛主席表扬过的504厂,他自然不会错过。

邓小平来到504厂时,厂里的很多职工都夹道欢迎。在人群中,邓小平一眼就看到了一名女工,只见对方正微笑地看着自己。邓小平赶忙走到近前,错愕道:“你隐姓埋名,不知去向,连你丈夫也找不到你了!

邓小平

相信说到这里,很多人应该也能猜到,这位“女工”是邓小平的旧识,而且邓小平同样认识她的丈夫。

那么,这位女工到底是谁?为什么邓小平会说连她丈夫都找不到她?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

本期笔者要说的,是一段“巾帼不让须眉”的往事。

一:上海姑娘

1912年6月26日,上海一户殷实的诗书之家,一个小女孩呱呱坠地,家里人给她取名:王承书

王承书的父亲是清末的进士,曾去过日本留学,母亲也是出身扬州名门。可以说,王承书的身世无疑是大家眼中的大家闺秀。

似乎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种含着“金汤匙”出身的大家闺秀,往往都是弱不禁风的。事实上,小时候的王承书确实有点“弱不禁风”,由于自小体弱多病,在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她曾两度休学。

但王承书的“弱不禁风”只是体现在身体上。在精神上,她自小就有一股不服输和自强不息的信念。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两度休学并没有丝毫影响到王承书的学习成绩,每一次考试她都在班里名列前茅。同时,和很多得过且过的富家女孩不一样,王承书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志向:以居里夫人为榜样,探索科学真理

王承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1930年,刚满18岁的王承书就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了当时的著名学府燕京大学,她选择的专业还是很少有女生选择的物理系。

王承书

之所以选择物理专业,一方面是兴趣使然,另一方面王承书也是深思熟虑的。在她看来,虽然彼时的中国战乱频频、被严重破坏,但等一切安定下来,一定会需要各种各样的科学人才投身建设,她所学的物理专业有朝一日也会成为建设国家的利器。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王承书的判断没有错!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女子有刻板的印象,觉得她们学不好理科。但王承书却用实际行动,证明这样的印象只是一种偏见。因为,1930年入读燕京大学物理系的新生共有13名,只有王承书1名女生;但在1934年毕业的时候,顺利从物理系毕业的只有4人,王承书不仅是其中之一,而且成绩更是位列榜首

其后两年,王承书在燕京大学继续着学业,直到1936年,她取得了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华大地战乱频频,迫于形势,王承书先后辗转于南京、桂林、武昌等地。

直到1939年,王承书的恋人张文裕留学归国,两人结婚以后她跟着张文裕到了昆明西南联大,她才算是暂时安定了下来。

当时张文裕在西南联大教物理,王承书则在身边照顾他。但这显然不是王承书想要的生活,她不想就这样放弃所学。

就在王承书不知道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她听到了这么一个消息:美国密歇根大学有一笔奖学金,专门提供给亚洲有志留学的女青年

王承书将这一消息告知了丈夫,丈夫也很支持鼓励。不过这笔奖学金有一个规定:不给已婚妇女

张文裕、王承书夫妇

王承书不理解这样的规定,她认为:女子能否干事业,绝不是靠已婚与未婚来裁定的。所以,她直接给奖学金委员会写了一封信,信中不仅坦诚了自己已婚的事实,也表明了自己求学的决心。

或许是被王承书的这份真诚和决心所打动,最终密歇根大学还真就给她发了录取通知书。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王承书的选择,有些朋友就不解,还质问她:“张文裕又不是养不起你!你怎么一个人跑到美国去?

对于王承书来说,她更不解朋友的质问,她反问道:“我为什么要他养?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念书,自己工作?

显然,王承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就这样,1941年8月,王承书孤身踏上了前往美国留学的行程。两年之后,张文裕也收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前往美国从事核物理研究和教学。

二:我要回国

王承书到了美国3年后,她就获得了博士学位。由于当时国内战争还在继续,没有科研环境,所以她就暂时留在美国做科研工作。

期间,王承书和导师合作提出了以他们姓氏命名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一经发表就轰动了世界。她的导师乌伦贝克更是这么评价她:

她的前途无可限量,如果在美国继续工作研究下去,将会极大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从这个评价里,我们能看出王承书此时的学术成就,以及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可以说,如果选择留在美国,王承书能够收获很多很多,这其中包括优越的物质条件、也包括更好的科研环境。

但这是王承书想要的吗?显然不是!

当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的喜讯时,远在美国的王承书热泪盈眶之余,内心也做出决定:放弃在美国的科研,回到祖国投身建设

开国大典

然而,由于当时中美两国的关系,美国政府曾出台这么一条禁令:凡在美学理、工、农、医的科学家都不允许回新中国

不管是王承书还是张文裕,都是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显然,他们都在这个禁令之列。无奈之下,王承书和丈夫只能继续留在美国,等待禁令解除。

直到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在周总理的努力下,中美两国达成协议:凡是愿意回国的中国科学家,都可以回去

这下子,王承书和丈夫终于能够达成所愿。于是,他们一边将各种资料分批寄往北京,一边向美国政府递交回国申请书。

但美国政府显然不想那么轻易就放中国科学家回去,他们明面上以各种理由驳回申请书,暗地里又通过各种方式拉拢诱惑,就想把这些中国科学家留在美国。

但很显然,王承书和张文裕已经是铁了心要回去,申请书被驳回他们就继续提交。终于,1956年,美国方面通过了他们的回国申请。

多年后,在一场家宴上,回忆起回国往事,王承书是这么说的:“当初,我回国唯一原因,不是我不爱美国优厚的生活,而是我更爱自己的祖国。”

三:我愿意

回国以后,王承书被安排到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研究室担任研究员,同时兼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

当时王承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气体动力学和统计物理学。在这个领域,她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妥妥的权威。

但是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和原子弹结缘。

早在抗美援朝战役期间,美国就曾多次对我国使用核讹诈,意图动摇我人民志愿军军心。

虽然当时毛主席说“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美国的原子讹诈,是吓不倒中国的”。但同时毛主席也很清楚原子弹的战略意义,所以在抗美援朝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就曾在会议中提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主席

“这个东西”说的就是原子弹,这也意味着我国原子弹的研制被提上了日程。

那么,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谁呢?除了国内的科学家,剩下就是王承书这些最早一批从美国归来的科学家了。

一天,钱三强突然找到王承书,试探性地说:“承书同志,国家需要你搞铀同位素分离研究,请你考虑一下。

说实话,钱三强这么说,是希望王承书真的好好考虑考虑。毕竟同样都是科学家,钱三强知道40多岁的王承书,专业已经定型,这个时候再改变专业,不仅意味着从零开始,也意味着她将要彻底放弃此前的研究方向。这对于王承书的人生历程和学术生涯,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但让钱三强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对于自己的试探性言语,王承书想都没想,当机立断道:“不用考虑了,我愿意!

这样果断的态度,反倒让钱三强有点不知所措,他还以为王承书是没考虑全面,所以也慎重提醒她:“改行就意味着中断,而新研究在我国还是空白,要从头摸索……

但很显然,王承书知道自己的那句“我愿意”意味着什么,所以没等钱三强说完,她就直截了当道:“既然是从头开始,总得有人做,我去吧。

或许很多读者读到这里都会不解,为什么王承书会这么仓促就做出这么重大且影响终身的决定。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从王承书回国时说的一段话中找到:

我就是要为国家做贡献,我不能等人家把中国建设好了再来,所以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其实,自始至终,王承书都知道哪种选择对她个人更为有利,不管是在归国还是改行上。但同时她更清楚,她所深爱的祖国需要什么。当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她永远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就这样,王承书开始了铀同位素分离研究工作,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她就成了这一领域的权威。

然而,就在我国原子弹研制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一件事的发生再一次将王承书推向了选择的十字路口。

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在我国原子弹进入攻坚期的时候,苏联撤走了在我国的所有专家,带走了全部资料,使我国这方面的研究陷入了极大的被动。就连我国第一个分离铀同位素用的气体扩散工厂都面临停工的严峻形势。

于是,钱三强再次找上王承书,问她:“承书同志,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你愿不愿意去搞气体扩散?

钱三强

王承书知道,搞气体扩散就是要把天然矿石中炼出来的铀浓缩成高浓度铀,这是研制原子弹不可或缺的材料。所以,她这一次依旧没有迟疑,果断道:“我愿意!

共事多年,钱三强了解王承书,但他还是提醒道:“它跟你两年前改行时一样,也是一个空白。

王承书笑着说:“那我就再次从零开始吧。

钱三强又补充道:“这次不在北京,要到外地去,很远。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工作,你将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活动,更不能出席国际活动。也需要隐姓埋名一辈子。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王承书此后将放弃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待遇和荣誉,即便她参加的研究工作,报告中也不会有她的名字出现,意味着她要彻底放弃“名利”。

但这些显然都无法动摇王承书,她只是淡淡说道:“没关系。

见王承书态度这么坚定,钱三强又嘱咐道:“这一次要和文裕先生分开,也许很久……这件事要绝对保密,暂时不能告诉文裕先生。

就这样,在和钱三强见面后,王承书消失在了亲友的视线里。学术刊物上再也没有她发表的论文,学术研讨会上也再没有她的身影。甚至作为丈夫的张文裕也不知道她去哪了,一直在四处打听。

其实,此时的王承书已经辗转来到了兰州,来到了我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504厂。

当初苏联撤走专家的时候,曾嘲讽:“就靠你们自己,这个厂子能搞起来?

所以说,到了504厂后,王承书和厂里的所有人一样都憋着一股气。可以说,那段时间是王承书一生中最繁忙的,她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加班。她以拼命般的势头忘我工作,和众多同事一同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期间她运算数据的资料都堆满了3大抽屉,才刚刚50岁,她的头发就已经全白。

王承书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铀浓缩技术的大门被逐步开启。

期间,张爱萍将军曾代表党中央到504厂视察,问厂领导能否按时拿出合格产品。虽然厂领导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但张爱萍将军却表示希望听到专家的意见。这时候,也是王承书站出来果断表示:“我们的理论计算和试验证明,能保证按时出合格产品!

事实也正如王承书所说,1964年1月14日,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成功取得,比原定计划整整提前了113天,为原子弹装料争取了宝贵时间。

而这,也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这一消息汇报到毛主席那里,主席高兴地写下了“已阅,很好”的批示。三个月后,邓小平视察兰州504厂,在人群中一眼看见王承书,错愕道:连你丈夫都找不到你!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上空爆炸,世界为之震惊。

但这,并不意味着王承书使命的结束,她还需要在这里完成很多机密性的科研任务。不久后,钱三强来到兰州504厂,见到王承书,他们之间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你在这里工作有什么困难?”

“没有!”

“那生活有什么困难?”

“没有!”

“有什么话让我捎给文裕?”

“没有!”

“如果让你继续选择核事业,继续在504厂发挥作用,你愿意吗?”

“我愿意!”

三个“没有”,一句“我愿意”,这就是王承书的回答。

很多年以后,王承书的孩子回忆起母亲的这段时光,是这么说的:“我们那时候还小……印象中她一直很年轻、漂亮。17年后,她正式调回北京,跟我们说这次不走了,我们才回过神来,妈妈已经是个老人了。

出走半生,归来已是老人,这就是王承书孩子对母亲的印象。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参考资料:

1.我愿意——王承书先生在504厂的故事(知网)

2.王承书:为原子弹两次改行的女科学家(知网)

3.破世俗潜心物理 为报国负笈求学(知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