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砂名家特色诊疗——脐腹诊

 有缘者可网诊 2022-11-13


龙砂医学流派

     无锡、江阴均是苏南古城,一处太湖之北,一居长江之南,自古文风昌盛,历代名医辈出。发源于锡澄地区的龙砂医学,肇起于宋元,隆盛于清末民初,为苏南地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2012年,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基地)建设项目的试点单位率先启动,同年被正式确立为全国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之一。2019年再次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轮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建设项目。

     龙砂医学三大主要学术特色:(1)重视研究和善于运用《黄帝内经》的运气学说;(2)重视《伤寒论》经方,特别是注重“方-药-人”体质辨识经方和六经理论指导经方的研究与应用;(3)基于肾命理论运用膏方养生治未病。目前“龙砂医学诊疗技艺”已分别入选江苏省、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龙砂名医中,以近代朱莘农为代表的朱氏伤寒派擅长夹阴伤寒证的辨证论治,临证上强调体质辨证,注重脐腹诊、咽喉诊等诊断方法。江苏省名中医陈正平主任等也围绕朱氏脐腹诊及夹阴伤寒证等做过详细地整理。目前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黄煌教授以经方的方证与药证为研究重点,用现代医学的语言对经方的传统方证进行破译,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以“方-病-人”为中心的“方证相应”学说和“方人药人”(经方体质学说)学说,黄煌教授临床善用脐腹诊,在朱氏脐腹诊基础上加入经方特色,把脐腹诊与经方体质学说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经方脐腹诊诊疗模式。黄煌教授致力于经方的教学普及推广与国际传播,享誉海内外。

黄煌教授脐腹诊示范


脐腹诊操作方法




让病人仰卧,两腿伸直,两手放置腿侧,医生站在病人的左侧或右侧,用手切按病人腹部、脐部,以手掌鱼际处着力,在腹部、脐及脐周上下左右部位,做轻重浅深的按切,动气的粗细缓急深藏浮露皆需注意,按切上及胃脘,下及脐下三寸。



腹诊诊断方法




腹诊主要按切腹部是否柔软。正常人腹部平软,而朱氏夹阴伤寒以肾精亏损,下元虚寒为基本病机,所以患者腹部按之多板窒不舒,尤其是小腹部感觉拘急,喜侧卧绻卧,以松缓腹部拘急之苦,腰部必酸重痛楚。若当脐而痛,多聚结、冷痛,多为本病初起之腹痛;若痛及满腹,板窒而拒按,则为阴寒愈盛,阳气愈衰。若至腹部板硬而痛,当脐跳动甚急,上冲直至于脘,伴躁扰不宁,颧红不退,烘热耳鸣等,乃精血渐亏,冲脉受伤,诸气逆上,邪干阳越之证。此时最为紧要,辨治不当,极易出现元阳虚脱之证。



脐诊诊断方法




(1)动在脐下,呈拘紧状,其动弦细,伴神疲倦怠、肢冷、舌淡苔白者,属阴寒郁结,少阴气化失司,阳气不展,冲气窃动,但此时冲气尚低,故为夹阴证之初期。

(2)动在当脐,按之筑筑,动势濡弦,喘动应手,伴腹窒呜响,支胁满烦,属中阳不足,寒水上泛脾土,已呈冲气上逆之势。

(3)动在脐上,其势急,其动粗,其位浮,伴面颧时红有油光、足冷不暖、烘热躁烦、脉来浮大,重按无力,或尺部浮露不藏者,属下元虚寒而虚火上浮之戴阳证,此时冲逆之势已甚。若脐跃粗大在上,浅露不藏,直至于中脘,甚至如新张之弓弦,伴脐腹窒硬而痛者属戴阳之重证。

(4)脐跃在脐之上下,上之胸脘,伴见胸闷咽塞、喘动而少气无力,躁扰汗出、呃逆等任何一症者,为下元精血亏耗已极,元阳欲脱,残阳浮越不藏,阴阳将有离决之变。若见腹瘪在背,脐突而硬,跳跃在面,此多为疾病久延失治,阴竭阳绝,胃气大败之象,实为难治。



注意:

中医学讲究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需要四诊合参,任何一种诊断方法都不能单独使用,脐腹诊也不例外,必须结合脉证,四诊合参。临床运用脐腹诊,还需结合具体症状及苔脉。

黄煌江阴经方工作室


黄煌江阴经方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12月,目前工作室共有成员12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3人,工作室以传承中医经方为主旨,讲解《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方剂在临床的实际应用。工作室通过医案的形式与大家分享经方、学习经方。 


图文|夏晶晶

编辑|夏晶晶

审核|计忠宁

指导|黄煌

赶紧关注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