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热待查经方辨治医案数则

 德寿堂图书馆 2022-11-13

中药植物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医案作者及舌象图片:杨雅阁 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麻黄

杨福生 拍摄@青海省 祁连 生境岩石

1.亚急性甲状腺炎并肝损伤之高热

王某某,女,44岁,于202228日以颈部肿痛2月,高热1就诊,多家医院检查提示甲状腺肿大、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伤,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异常,余诸多检查,未及异常。考虑亚急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反复求治,高热难控,诸药乏效。

下脉症:怕热多汗,往来寒热,口干多饮,热时头晕并肢体关节痛,颈前肿痛,咽喉不适,干咳无痰,时有心悸,纳差乏力,二便尚可,眠差,经期紊乱,先期量少,色暗血块。甲状腺肿硬触痛,如戴盔甲,舌淡暗苔黄白厚腻,舌下脉络青淤,脉沉弦数;腹诊:皮肤潮湿,腹力中等,右侧胸胁苦满,右胁下抵抗,心下痞硬,脐周压痛拒按。

四诊合参,考虑三阳合病夹瘀,予柴胡桂枝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桔梗、薏苡仁、连翘,小柴胡汤和解半表半里,桂枝汤解肌发表,生石膏清阳明里热,桂苓丸活血化瘀,加桔梗薏苡仁连翘以利咽祛湿散结。

柴胡24g黄芩10g姜半夏15g党参15g炙甘草6g桂枝12g茯苓 20g桃仁10g白芍15g牡丹皮12g生石膏50g桔梗10g生薏苡仁30g连翘30g生姜3片大枣4枚,饮片5剂,水煎服,日1剂。

29日,患者服药当日,体温未再超过38210日,体温最高37.6,诉颈部疼痛明显减轻,余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后患者发热控制,再无发热,颈部肿痛渐消后守方7剂,诸症悉瘥。

图片 

2 患者202228日舌像(左)及2022211日舌像(右)

2.全身淋巴结肿大并高热不退

王某某,女,56岁,同事母亲,于2022621日以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3月余,发热2月余就诊,3月余前因咳嗽查CT及彩超发现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渐出现发热并关节痛,每日发热,高热难退,后至某省级三甲医院住院诊治,PET-CT示:头颈部、纵膈、双肺门、腋窝、腹腔、腹膜后、腹股沟等多发肿大淋巴结代谢活跃,考虑淋巴瘤可能。后经多家医院多次淋巴结病理活检考虑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诸多检查,诊断不明,考虑成人Still病,应用激素及抗菌药物治疗,效差,后行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月余,出现明显肝损伤,停用抗结核药物后,高热不退,激素及退热药均难以控制。同仁推荐,延余诊治。

刻下脉症(2022621)寒战高热,恶寒无汗,体温40,口干舌燥,略感口苦,干咳无痰,纳差反胃,大便干结不畅,小便黄量少,烦躁难眠;舌质淡暗苔厚腻略黄,脉浮弦数;腹诊:腹力中等偏实,双侧胸胁苦满,心下痞硬。

详参上证,患者机能亢进,一派驱邪亢奋的表现,考虑三阳合病,表邪里热并邪郁于半,初始考虑大青龙汤合小柴胡汤,但患者腹诊更倾向大柴胡汤,故而予大青龙汤合大柴胡汤去大黄,去大黄意为先解表后攻里。

麻黄15g 桂枝 12g 杏仁9g 炙甘草6g 生石膏60g 柴胡 30g 黄芩 12g 姜半夏15g 枳实15g 白芍 15g 生姜3片 大枣15g5剂,水煎服,日1,另嘱停用激素及西医退热药。

患者服药2日后,虽仍有每日发热,但体温高峰下移,不用激素及西医退热药,体温可自行降至正常。

2022624日复诊,无恶寒及寒战,午后发热,身热汗出,口干口渴,口苦纳差,间断干咳,大便通畅,小便不利,夜尿多,心烦眠差,舌质淡暗苔厚腻,脉弦滑数;腹诊:腹力中等,胸胁苦满,心下痞硬。考虑表已解,现为少阳阳明合病夹饮,予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加生石膏桔梗杏仁薏苡仁生龙牡。

柴胡30g 黄芩10g 姜半夏 15g 党参15g 炙甘草6g 桂枝 15g 茯苓20g 炒白术15g 猪苓15g 泽泻18g 生石膏50g 桔梗10g 杏仁10g 薏苡仁30g 生龙骨15g 生牡蛎15g 生姜3片 大枣4 枚,5 剂,水煎服,日1

上方服2剂后,患者发热控制,后再无发热,诸症渐减,至胸科医院进一步检查排除结核,期间保肝西药治疗,202271日,复诊取药,舌淡红苔白润,二诊方柴胡减量续方5剂。期间因他医(西医)建议停用药物观察,并未按时复诊服药。但月余后随访,患者再无发热,进食眠可,二便正常,711复查彩超提示肿大淋巴结缩小。

图片

2 患者2022621日舌像(左)及202271日舌像(右)

3.三阳合病夹饮之发热

某某,男,50岁,壬寅年巳月,感寒受凉后,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自服布洛芬退热后,身热反复,证情转剧,胸闷腹胀,纳差乏力,诸药杂投,终不得效诸多检查,不明所以急自疆返豫,住院检查,诊断不明,旬日来,每日高热,病不得控,同仁推荐,延余会诊。余诊之,往来寒热,汗出恶风,热时身困酸疼,口干口渴,头晕心悸,胸闷腹胀,小便频夜尿多,眠差,望其舌质红苔黄厚腻,切其脉弦滑数,腹诊腹力中等,心下痞硬。考虑:邪在表不解,传入半及里,呈三阳合病夹饮,予柴胡桂枝汤合五苓散加生石膏龙牡。

柴胡30g 黄芩12g 清半夏15g 党参12g 甘草 6g 桂枝 15g 白芍 15g茯苓 20g 白术 15g 猪苓15g 泽泻15g 生石膏60g 薏苡仁30g 生龙骨15g 生牡蛎15g 生姜3 大枣12g5剂,水煎服,日1剂。

解表和半清里,通阳化饮,1剂后,热退身凉,恶风身痛已,进食可,夜尿减,3剂后,诸症减,出院返乡,续服5剂而观后效

一周后,患者反馈,再度出现低热,伴头昏头疼,汗出无恶寒,纳差,舌淡红苔黄厚腻。予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加生石膏,小柴胡汤和解半表半里,三仁汤分消三焦湿热,生石膏清阳明里热。

柴胡30g 黄芩15g 清半夏15g 党参12g 甘草9g 杏仁10g 豆蔻15g 薏苡仁50g 厚朴15g 通草6g 滑石(包煎)20g 淡竹叶15g 生石膏45g 生姜6g 大枣12g5剂,水煎服,日1剂。

患者服药1剂后,再无发热,随访半月,体健安康。

图片

3 患者初诊舌象及2周后发热控制后舌象

4.发热半年的青年男患者

22岁的青年男患者张某,于2021112日以“发热半年余,腹痛3月,加重伴呕吐3天”为主诉就诊,门诊收入院,半年前,感寒受凉后恶寒发热,咽痛咳嗽,就医服药后,咽痛咳嗽止,持续低热,体温37.4-38℃,视力模糊、头懵头痛,恶心鼻衄,多家医院求治,前医之药多寒凉,渐出现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纳差乏力,眠差。虽行胃肠镜、骨髓、结核等诸多检查,但诊断不明,治疗乏效。

2021114日初诊:口干口苦、腹胀腹痛、不大便、低热汗出,烦躁失眠;舌质淡暗,苔厚腻色偏黄,脉沉弦数;腹诊:腹肌中等偏实,胸胁苦满,全腹部硬满压痛。考虑少阳阳明合病夹瘀,予大柴胡汤合小承气汤、桂枝茯苓丸;处方:柴胡12g 黄芩10g 姜半夏18g 枳实12g 厚朴12g 白芍20g 生大黄6g 桂枝12g 茯苓20g 桃仁10g 牡丹皮10g 生姜6g 大枣10g,颗粒剂,5剂,沸水溶服,日1剂。因系统检查,未能明确发热病因,故出院,门诊复诊随证治之。

2021119日二诊:口干、腹满痛不适及不大便缓解,仍每日低热,怕热,手足心热,汗出多,晨起口苦,时有心悸,恶心纳差,食后腹胀隐痛,腹中肠鸣,大便溏,夜尿1次,入睡难易醒,眠醒头晕。舌质淡红苔腻,脉沉弦滑数;腹诊:心下痞硬,无胸胁苦满,腹底有力。考虑上热下寒并湿热内蕴,予半夏泻心汤合三仁汤加苓术。

姜半夏15g 黄连3g 黄芩10g 党参15g 干姜6g 炙甘草6g 杏仁10g 豆蔻10g 薏苡仁30g 厚朴10g 通草6g 滑石(包煎)15g 淡竹叶15g 大枣20g 炒苍术15g 茯苓20g,饮片,5剂,水煎服,日1剂。

20211119日三诊:发热控制,诸症减,续方5剂。

20211126日四诊:患者未再发热,2日前鼻衄1次,量少,仍有腹中肠鸣,大便溏,余无不适。予半夏泻心汤合四君子汤加薏苡仁、白扁豆;处方:姜半夏15g 黄连3g 黄芩9g 党参10g 干姜6g 炙甘草6g炒苍术15g 茯苓20g薏苡仁30g炒白扁豆15g大枣20g,饮片,5剂,水煎服,日1剂。后随访,患者诸症悉瘥。

患者发热持续半年,初为外感伤寒,太阳表证,因失治或误治,发生病位及病性之传变,其病位由表传半表半里再传里,病性也发生阴阳的转变,逐渐演变为表里合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难治状态,后详参四诊,随证治之,邪去正安。

图片

4 2021119日二诊舌像(左)、20211119日三诊舌像(中)、20211126日四诊舌像(右)

柴胡

徐永福 拍摄@湖北省 襄樊市 保康县

作者简介

杨雅阁,副主任医师,胡冯体系经方传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脾胃创新分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分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河南省健康科技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左手内镜,右手伤寒”,传承仲景之学,中西医并重创新现代中医。

编辑  /  李鸿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