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读《古文观止》,就越感到战战兢兢

 wlr6688 2022-11-14

最近继续重读《古文观止》卷四《战国策》选文。

前几天读完《鲁仲连义不帝秦》,这两天读《乐毅报燕王书》。

“义不帝秦”一文足有1600多字,“报燕王书”一文则只有1200多字。但是,后者的难度比前者更胜一筹,因为,乐毅的信,写作水平更加高明,语义更加委婉。明明是不停打燕惠王的脸,可是,通篇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哪怕是一点点怨恨的语气都找不到。

乐毅的这篇书信,和郑庄公的那篇《郑庄公戒饬守臣》有异曲同工之妙。乐毅是应对君王,郑庄公是训诫下属。乐毅反击上司的无理责难,字字句句像个乖宝宝;郑庄公则是抢了人家许国的地,说得像是为了人家好一样。一个堂堂正正,一个冠冕堂皇。

诸葛亮自比管仲和乐毅,由此可知,管乐二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有多么的高。比较诸葛亮的《出师表》和乐毅的《报燕王书》,诸葛先生的文章里面,多少带有一些指教和怨气,比之前辈乐毅,水平还是要稍逊一筹的。

这些日子以来,我读《古文观止》,唯一的感觉就是,越读越心惊。

一开始感觉自己懂得挺多,现在则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懂。每读一句,我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又把一些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字给误读了。

比如,读《鲁仲连义不帝秦》,其中一句是“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句子不太难,注释如下:

彼,他,指秦王;

又,副词,为现代汉语所沿用,仍作“又”;

将,副词,必定;

使,让,令;

其,他(的);

子女,女儿;

谗妾,善进谗言的姬妾;

翻译过来就是:“秦王又必定让他的女儿和善进谗言的的姬妾。”

其中的“子女”,竟然是“女儿”的意思,难道我们通常不是要理解成“儿子和女儿”吗?虽然按照上下文,我们确实很容易推断出此处的“子女”是“女儿”的意思,但是,它为什么就是“女儿”的意思呢?为什么原文不直接写成“彼又将使其女及谗妾”呢?

原来,这里藏着古汉语的构词法,简单说就是“以大名冠小名”。“子”,就是幼儿乃至青少年的统称,是大名;“女”,就是女子,是小名。因此,“子女”的本义是“女儿”,“子男”的本义是“儿子”。

详细的内容大家可以进一步去研究,这里不赘述。

再比如,今天读《乐毅报燕王书》,开头有一句“赵封为望诸君”。注释如下:

赵,赵国;

封,赐封;

以为,动词,作为;

望诸君,乐毅封号;

最初,我认为应该理解为“赵封(之)以为望诸君。”可译为“赵国赐封(他)作为望诸君”。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觉得有点怪。

后面还有一句是“自负不肖之罪”。注释如下:

自,自己;

负,动词,担负,遭受,蒙受;

以,介词,把;

不肖,不贤,无才能,仍作“不肖”;

之,的,表修饰;

罪,罪名;

那其中的“以”字是什么意思呢?我之前解为介词“把”,译为“把不贤的罪名(让)自己(来)担负。”这次重读,我也觉得此处别扭。

想着“以”倒是可以作“于”解,译为“到”,那么这句话可译为“(我)自己遭受到不肖的罪名。”也可译为“(我)自己担负不肖的罪名。”

问题在于,一来,“以”解作“于”的“到”,后面一般接处所名词;二来,如果“负”解作“担负”,则“以”似乎又可以省略不译。由此看来,此处“以”作介词用,恐怕有问题。

读不下去,就卡住了,因为不想将就。我也知道,稍微将就一下,速度能飞起来,只是,将就的译文还少吗?

于是,遍查网络,明知无果,仍先行查一遍。

然后是遍翻词典,把“以”字的祖宗十八代都挨个检查了一遍。共计查了段德森的《实用古汉语虚词详释》、韩峥嵘的《古汉语虚词手册》、王政白的《古汉语虚词词典》、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何乐士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杨伯峻的《古汉语虚词》、尹君的《文言虚词通释》,商务印书馆的《虚词诂林》,以及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王力的《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词典》APP。

这些字典、词典,除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和《王力古汉语字典》外,大都认为“以”可作代词,只是各本词典详略不同,大多数比较略。尹君的词典相对比较详细,下面以他的词典作说明如下:

“赵封为望诸君”中的“以”字,应作他称代词,相当于“其”,裴学海说“'以’犹'其’也”,译为“他(们)”。本句应译为“赵国赐封为望诸君”

尹君《文言虚词通释》P596引例句:

《汉书酷吏传》“汤素称以为廉武,使督盗贼。”

译为“张汤素来称赞他廉洁武勇,使他督查盗贼。”

自负不肖之罪”中的“以”字,应作近称代词,相当于“此”,译为“这”、“这样”。本句应译为“自己担负不肖的罪行”。

尹君《文言虚词通释》P596引例句:

《论语宪问》:“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

译为:“公明贾回答说:'这是告诉者的过错。’”

《韩非子爱臣》:“夫燕、宋之所以弑其君者,皆以类也。”

译为:“杀害他们的君主,都是这类原因。”

雪莱说:“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我是越读《古文观止》,越觉得大脑空虚!

伏尔泰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我是越读《古文观止》,就越觉得自己认识的字越少,内心就越战战兢兢!

也许,《古文观止》这样的书,正应了这句话吧:“好书不厌百回读,深钻细研意自新。”

以上。

越读《古文观止》,就越感到战战兢兢
越读《古文观止》,就越感到战战兢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