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皇帝 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爷爷嘉靖帝有些相似,嘉靖皇帝在位46年,万历皇帝在位49年,爷孙两人在位的时间之和,足足占了大明朝立国时间的三分之一,对大明朝的国运影响极为深远。 特别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他继位之后的前十年,他还年幼,朝廷大权被张居正掌握,社会经济发展较好。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亲政之后,立即清算张居正。后续继任的内阁首辅们引以为戒,再也不敢像他们的前辈一样了,从此朝政完全被万历皇帝牢牢掌握着。 不过,万历皇帝亲政之初也非常认真治理国家,不过他很快就倦怠了朝政,之后甚至不再上朝。他的所为,很快就造成朝政混乱的情况,官僚日益腐败,国家积弊更为严重。 在他当政时期,遭受剥削和压迫的百姓和士兵,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明朝的兵营 频繁兵变 万历年间,因为皇帝的无节制挥霍,加上用兵频繁,造成了国家财政的严重困难。而作为保卫国家、为国征战的军队,因为各级官吏将领的层层盘剥,激起了不少兵变。 万历十一年(1583年),东安兵变,广东罗定东安县营兵不堪参将陈璘的压迫,在黄玉的领导之下发动兵变,随后很快被镇压。 万历十二年(1584年),平乐兵变,广西平乐府营兵因为缺饷问题,在徐凯领导下发动兵变,随后被镇压。 万历十五年(1587年),勋阳兵变,湖北勋阳的营兵不堪“供役”,加上地方文武官员的矛盾,造成兵变,后来军队将领杀了为首者,事情才得已解决。 从以上是万历初三起比较典型的兵变事件,主要因为“饷”、“役”、“不平”三种情况,激起了士兵的反抗。 万历十五年之后,影响较大的兵变还有万历十六年的“陕西兵变”、万历二十年的“陈州兵变”、万历二十年的“蓟镇兵变”、万历四十六年的“贵州兵变”,这几起兵变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欠士兵饷银的问题而导致,万历晚期,欠饷问题更是越来越严重。 士兵们为国打战,可却因为朝廷拖欠饷银,生活陷入困难。加上还要经常被强加各种杂役,士兵们没有活路之后就只能群起反抗了。 ![]() 电影《大明劫》当中的孙传庭剧照 官逼民反 当兵的都快活不下去了,平头老百姓的日子又能好到那里去? 皇帝骄奢淫逸,国家又需要耗费大量军费,大明朝的财政更显困难,要增加收入,朝廷的手段就是要不断加征赋税。 万历十四年(1586年),车宗孔起义,滑县人车宗孔和王安,因为大旱,没有收成也没饭吃了,生活极其困苦,于是大家聚众向当地富商赵国英、张学书借粮,为富不仁的两人断然拒绝了眼前这帮“穷鬼”。不愿意给,那就动手抢,为了活命,当地百姓在走投无路之下,于是以车宗孔为首爆发起义,后被官兵围剿杀死。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苏州民变,苏州民众因为不堪税监的横征暴敛,于是在织工葛贤的率领之下,杀死了负责征税的税官,后被官府镇压,葛贤被抓。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淮扬流民起义,因为当时粮食到处欠收,只有淮扬一带收成较好,于是附近的百姓只好涌入淮扬一带,起义求生。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山东起义,山东当时因为久旱无雨,百姓为活命陆续爆发了数次起义,官兵随即开展围剿,直到万历四十五年才得以平定。 以上都是影响较大的起义,无一例外都是由于欠收、重税、为求活路而官逼民反的情况。不过,万历年间的兵变和起义,规模都不算特别大,全国范围的影响也比较小。 但是朝廷的腐败黑暗,加上社会矛盾的日趋严重,百姓的生存日益困难,底层百姓步入绝境,全面的大起义祸根已被埋下,明朝已离灭亡不远了。 ![]() 朝廷腐败黑暗愈加严重 陕西之困 陕西是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策源地,陕西的贫瘠,加上天灾人祸,从这里开始的反抗,终于彻底爆发。 陕西地处西北,紧靠鞑靼,大明朝在此设立有许多重要边镇要塞,如固原、宁夏、延绥、榆林等,并驻屯了大量的军队。万历年间的三大征及对东北女真的战事,造成了国家财政的极度困难,虽然为解决军费不断加征赋税,但是军费主要花费都用在了东北,而对于陕西的边镇官兵,只好一再拖欠饷银。 从万历末年开始,对于陕西边镇官兵的欠饷高达140万两白银。本来朝廷就一再拖欠,等出了饷银之后,军队的各级军官又逐一盘剥,等真正到了底层士兵手里,已是微末,根本不足以支撑士兵们的生存。 当兵吃粮,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士兵的家人也陷入到了极度困境当中,为了活命,只好典当衣物贩卖弓箭,甚至卖妻卖子以求生存。 这样一来,为求生存的贫苦士兵,干脆就和当地的饥民联合一起发动起义,并且还成为了起义军里的中坚力量。 在崇祯时期,农民大起义终于彻底爆发,并将明朝推入鬼门关彻底埋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