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忘不了儿时那碗疙瘩汤

 顽石小筑 2022-11-1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文/谷丰 

(2010-09-01首发在网易博客) 

       假如有人问我“你印象中儿时最好吃的是什么?”

       我可能回答是油拌饭。记得那时刚上学,如果早饭熟得晚了,再等做菜,就要迟到了,这时,嫂嫂就会给我捞一碗高粱米饭,再挖一匙荤油,倒一匙清酱,拌在饭里,那高粱米饭粒油光光,亮晶晶,香喷喷,一会儿,就都到了肚里。

       我也可能回答是油茶。记得那时候在“沟北”那儿,常有推车卖油茶面的,我馋得忍不住,就用积攒的零花钱买一碗油茶。那满碗的油茶,冲上滚烫的开水,热腾腾,冒着香气,细腻腻,散发着香味,吃一口甜到嗓子眼,甜到心里,一碗油茶要冲几次水,吃得你饱饱的,满口留香。

       我也可能回答是爆米花。你看那崩爆米花的老人,一边拉着风匣,一边摇着崩桶,转那转那,等时间到了,压力够了,随着他一声吆喝,“砰”的一声,一粒粒玉米粒变成了爆米花,花两分钱买一袋,放到嘴里,甜丝丝,脆生生,别提多好吃。

       好吃的东西有好多种,可细心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吃那几口疙瘩汤。

       那时,幼儿的我还住在一个小小的村庄,爸爸种的庄家是大豆、玉米、高粱,平时,家里吃得就是高粱米饭、玉米饼,苞米碴饭,菜也是自家园子里长的,大米白面只有过年过节才能看到。这不光是我们家,那个岁月,家家如此。只有奶奶病了,嫂嫂们才肯掏出点白面,给奶奶做一碗疙瘩汤。

       几把干材,把大锅烧得热热的,倒一匙豆油,放上几许葱花,就听锅里“兹拉兹拉”响,香味立刻就钻进了我的鼻孔里。做好了的疙瘩汤上面漂着一层黄黄的油花,那面疙瘩宛如粒粒珍珠,那葱花仿佛片片翡翠,特别诱人。嫂嫂们把疙瘩汤端到奶奶炕前,奶奶一边吹着热气,一边放到嘴里。我趴在旁边,双手拄着脑袋,时不时的翘起小脚,眼睛却随着那汤匙的移动,从碗到嘴,从嘴到碗不停的移动,嘴里早就流出了口水。奶奶看我馋的那样,常常给我剩几汤匙疙瘩汤,我接过碗,一点一点的品尝,别说多好吃了,最后,还要用小舌头把碗舔个干净,就差把碗吃掉了。

       如今平时吃的就是大米白面,山珍海味也不新鲜,粗粮倒成了稀罕物,但我还是忘不了儿时那几口疙瘩汤。有时老伴问我想吃点什么,我带着那份童心,带着那份思念让她做一碗疙瘩汤,有时我们到外边吃烧烤,我也常要一份疙瘩汤。今天的疙瘩汤虽然已没有儿时那样喷香,但思念那份情结,却仍如既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