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问“敛阳”

 中医知识圈 2022-11-15 发布于山东

学生:如何敛阳?
淼师:阳气不降背后的原因不同,方法也不同。比如肾水不养肝木,引起的肝风过度,治本就是养肾水,治标就用一些收敛性的药,诸如乌梅、五味子、阿胶······但只用收敛药治标,肯定治不了这种风。治这种风需要具备虚实传变思路。于是无论什么问题,咱们都能放在这套体系里推演、思考、运用。因为框架是既定的,在框架里练习,不会使思维因为放飞而陷入混乱。这就是建立一个框架思维的意义所在。

继续思维,造成肝风过度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血虚、气郁、痰湿、瘀血······介于人对于知识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深入的讲一个例子。相关的思考,需要大家把当前问题消化后,再逐渐自行推演。

学生:治风能否用五味子强行收敛?
淼师:择机使用强行收敛肝风的方法,可以暂时缓解标上的症状,但很多情况都不适用。比如肝风源自于肾水虚的时候,如果不解决肾水亏虚而强行收敛肝木,不但收不住风,还会淤滞出别的邪气。诸如郁而化热、气机内陷、气机内闭······这些问题和风证就会共同形成一个更加复杂的局面。

继续联系,如果心火过盛或者风气入心,引起的心火宣散力过强之风,就不能用五味子这种镇敛的方法。用了也会无效,甚至会反效。因为心和肝的特性又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来自于脏腑的功能的不同。平时多从医案、条文中去思考、对比,临床中就不会疑惑。比如,心的功能是心血和心火,心血往全身输血,心火往全身输送热量。只要心火没虚到极点,任何邪气入心,都会化热。于是当风邪入心时,就会与热邪相结,再加上心本身的宣散之力,共同形成了风热盘旋于心的局面。此时再用收敛法治风,不但治不好,还可能吐血。正治肯定先得把心火处理掉,然后再处理心血虚的问题。不处理心火,直接供肾水、肝血,供多少就被火烧多少。

后续不处理血虚,也不行。只有血虚改善了,过盛的疏泄力才能平息。所谓“血(津液)行风自灭”。越是复杂的疾病就越需要这种分层的治疗思维。用咱们的话说就是“病位、病性、虚实、正邪、传变”。把这些考虑清楚,就能找到解决方案。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思路,就找不到解决方案。

学生:五味子能收敛阳气吗?
淼师:五味子酸收,阴阳都能收敛。配伍不同的药能达到不同的目的。比如人参配五味子,人参本来就有向内敛气的功效,再加上五味子,敛气之力更强、收的更深。这种配伍显然是加强往里固的能力,治的肯定是脏腑之里的虚。内固的下一个阶段就是向外升发。内固和外发形成的这套循环,是一个时刻不停的工作。如果患者向外升发的不足,源自于根本之里的不足,就得治根本之里。此时就用到了人参配五味子,向里、向根固气、补气的用法。

而如果人有闭郁的倾向(气机、痰湿、瘀血),再用人参补气,就容易补而化滞、化热、化湿、化燥。此时如果再有里虚,就形成了一个困境——一补就滞,不补正气又无力化邪。怎么解这个困境呢?

凡事呈现困境,一定是左右都为难,必须两边解决。明明知道淤滞,却还是得收敛。正气恢复点,再治淤滞;淤滞攻消点,再扶正。

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能在矛盾中不断调整,而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直接方法一蹴而就。之前讲过各种各样的补泄同用、攻补同用之法。如果推演足够多,遇到这种情况,脑子里就能立刻反映出这些方法。如果脑子里没有反应出来,就说明练的还不够。在理论推演阶段尚且反应不出来,临床治证时就更难反应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咱们始终强调“反复练习”的重要性。

比如,患者必须内补五脏,可是用了人参就滞。需要一边向内补气,一边使这股气能够运化开。不同的情况具体用什么方法呢?即便用了这样的方法,能否达到理想中的那种补而不滞状态呢?都是未知数,每个人都不一样。下一步还得继续调整药量,调整补和通的比例,乃至于继续选药。这些知识都需要在理论框架中整合。有了理论框架才能知道如何反复大量的思维训练。而思维训练,老师只能做一些启发式的演示,剩下的训练需要自己完成,老师无法替代。

比如,这种虚实夹杂之证,虚证使得实证无力攻消,实证使得虚证补不进去。这种病绝对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法。就得随证治之,当前各个脏腑哪虚哪实就治哪。治实用多大火候,治虚用多大火候,都是动态处理的。通过咱们所给的理论框架、治法、诊法体系,能够找到每一个当下的主要矛盾,不断的针对处理就能使患者恢复健康。这是一整套理法方案,而不是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用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解决不了这么复杂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