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埃尔温·隆美尔的评价

 兰州家长 2022-11-16 发布于甘肃

隆美尔被部分历史学家评价为资质卓越的战术家与伟大的军事指挥官,特别是精于机动战和敏锐判断敌人弱点的能力。但他绝非毫无缺点,尤其是在战略、统筹大军的能力上颇受批评。其他作者认为他的战略观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他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策略而已。也有历史学家认为他的确未曾受过战略上的训练,但他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

文章图片1

作战时,隆美尔时常身居前线进行指挥,其下属如芬克、阿尔弗雷德·高斯与齐格非·韦斯特法尔对于这样的风格予以赞赏,但弗里德里希·冯·麦勒锡将军则对此提出质疑,因为这种作法会使得隆美尔和其参谋幕僚发生冲突,事前拟定的种种计划也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变卦而修改,甚至取消;以及也会因为亲自设身于战地而影响对大局的判断能力,如阿拉斯战役时因为受到多辆坦克的攻击而向上级报告“遭到数百辆坦克的攻击”。此外,隆美尔因为身在前线,经常与后方的指挥部失去联系,而当有行动决策时,下属军官总是找不到隆美尔,进而造成混乱。在法国战役期间,隆美尔经常不顾侧翼与后方安危地攻击英法军的防线,被许多当时将领批评为莽撞行事,不过希特勒与最高统帅部最后承认他的成功。现在也有学者说这种行动导致法国战役的胜利。

隆美尔在1941与1942年间于非洲夺下了多次战役的胜利,这些都是在敌军人数与补给状况胜过他的条件下透过积极进攻所取得的。有许多次在德军高层反对下,隆美尔也执意发动攻击,尤其是隆美尔在未有良好补给下进攻埃及这件事,当时局势令其仅有两种选择,不是停下补给再发动攻击就是立即追击,而隆美尔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来夺取埃及,第8集团军近乎崩溃,且敌人在补给速度上远胜轴心军,因而选择追击,但最后遭到失败。而隆美尔认为他的补给都是意大利军的消极应付和将补给运输船班资料都泄漏给了英军。

文章图片2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马丁·凡·克瑞福德对此写道:“德军只有部分摩托化和依赖不算强大的汽车工业,但因为政治情势而需去稳定无能的意大利军。利比亚港口的吞吐量是如此地小,但它所要掌握的(补给)路程是如此地长。局势似乎很清楚,尽管隆美尔创下无数的战术成就,只要轴心国补给问题无法获得解决,进攻中东的计划将永不可行。隆美尔一再无视下达的命令,并试图越过其补给基地的合理推进距离,这是一个不应被容忍的错误。”麦勒锡写道:“隆美尔常仅以一时冲动或不完整的资讯就进行对整场战役的赌博,如十字军作战的情况就是这样。”英国史政局也评述:“隆美尔不怎么关心补给事务,他只希望必要时都可取得即可,这是他手下参谋的一个困难任务,因为他们常不知道隆美尔下一个企图是什么。”

隆美尔自己也清楚他的战功声誉不亚于频繁的冒险行为,因此认真、仔细地将当时的想法记录于作战文件中,用作事后解释和捍卫自己行为的论据,特别是有关他在1942年要发动夏季攻势进攻埃及时。1942年8月的中东英军司令哈罗德·亚历山大对隆美尔评价道:“他是一位最优秀的战术家,紧密地控制每一个装甲单位的行动细节、迅速抓住一瞬间的机会在机动战中扭转局势。然而,我对于他的战略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怀疑,特别是他是否充分了解一个健全的行政计划的重要性?隆美尔愉悦地指挥着眼下的机动部队使他急于取得迅速的成功,对于未来并没有充分的考虑。”

亚历山大的一名情报官员——大卫·亨特爵士则评价隆美尔:“也许他的才能是指挥一个装甲团、或装甲师,但到了装甲军就是其极限了。”其他学者则对上述观点反驳,德国历史学家莫里斯·雷米与美国少将兼历史家塞缪尔·米切姆则认为进攻埃及是隆美尔唯一的选择,因为当时美军开始准备参战,马耳他会失去战略价值。诺曼·施瓦茨科夫写道:“隆美尔是机动战争的天才”、“沙漠作战自然需要流动性和致命性,静态的防守策略根本是不可行。”

文章图片3

前联邦国防军副总监齐格非·斯托贝克则评论说:“隆美尔的领导风格和冒犯性的思想,虽然导致失去联系与失去大局观的危机,但是实际上是有效的方法,我们的北约盟国、华约各国,甚至连以色列国防军在军官培训中现在都应用他的模式。”

人际关系与形象

隆美尔的生平广为人知,不仅是德国人,也包括其敌国军民。其著名的骑士风度和优异的战术能力令他赢得了敌国政要、将领的敬重,包括奥金莱克、丘吉尔、巴顿和蒙哥马利,而隆美尔对他们也是如此。隆美尔也是少数被盟军官方下令计划暗杀的轴心国指挥官(其他如莱因哈特·海德里希与山本五十六),然而不同于后两者,该行动以失败告终(即菲力普行动))。希特勒让他代替自己做战时偶像,还有扮演黑脸的角色,引起其他纳粹高层的仇恨,最后导致他的死亡。这个“完美的婚姻”在1942年才开始出现裂痕,甚至一直到死,两人的情感并没有完全断裂。

文章图片4

隆美尔在与意大利军的交流中曾多次表示其军方与政府不可靠,并指责意大利将领贪图享受。根据他非洲作战参谋的叙述,隆美尔在军营中过得十分节俭,并与部下住同样的军营,使用同样的配给品,因此隆美尔成为深受士兵爱戴、但将官不甚喜欢的将领。古德里安传记的作者肯尼兹·麦可塞认为隆美尔在极多的场合中将个人野心置于第一位,而企图掠夺他人成就,还会虐待、辱骂同僚,并将个人过错怪罪于他人。其他历史学家认为他没有什么野心,只是自己曾经被欺骗、抢夺功绩、还被贵族出身的同僚歧视嫉妒,然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畏忌之心,但他本人很关注下属的职业生涯,虽然有时候对别人不公平,冷静下来后他常常表现一个平衡观点。

他对意大利将领与领导者不平之心也不是没有现实的基础,而他对意大利士兵对待得像对待德国士兵一样。史学家史蒂夫·牛顿(Steve H.Newton)认为,一个自设身于战地的将军不会招人喜欢,因为对于下属,这样的将军一定是一种麻烦的上司。隆美尔的下属虽然感到他是太严格,有时候不公平,但是实际上他们对他忠诚顺服。原因可能是因为他比别人有“魔力”(瓦尔特·莫德尔元帅也用同样的方法,结果是常常被下属臭骂和抛弃)。

许多学者认为隆美尔是一个伟大的精神领袖,许多将领承诺将不惜违抗希特勒的命令也会服从他。若7月20日密谋案成功,德国抵抗运动领导者希望可以结束战争与阻止内战的救星就是隆美尔,甚至与其有所过节的阿尔弗雷德·约德尔也在1943年认为,若要有人能使意大利官兵打从心底的服从,那非隆美尔莫属。联邦国防军的官方观点认为,隆美尔是促成阶级融合的重要人物。1960年代,小资产阶级和传统贵族出身的军官不和,而隆美尔同时身居被卷入德国抵抗运动的“殉道者”和纳粹的“战争英雄”,因此被用于解决双方的冲突,也成了德国联邦军现代骑士的化身。

文章图片5

隆美尔麾下的非洲军也从未被指责过犯下战争罪行,隆美尔自己也曾提到过北非战线是一场“没有敌意的战争”。许多例子也显示了隆美尔对盟军战俘的人道作为,比如他在坚忍行动中俘虏了罗伊·胡德瑞吉(Roy Woodridge)与乔治·蓝涅(George Lane)两位突击队中尉时,抵制了希特勒所下达的《突击队命令》,并未将前两人处决,另外也拒绝遵照后者杀害犹太裔战俘的命令。隆美尔驻于法国期间也反抗了希特勒要求其驱逐该国犹太人的命令,并多次写信抗议犹太人的待遇。英国突击队的吉欧菲·凯耶斯少校在其攻击德军海岸防线的任务失败而阵亡后,隆美尔下令将其以军礼埋葬。另外,在大西洋壁垒建设期间,隆美尔指示法国人不用作奴隶,但应付出劳动。

战争结束后,当隆美尔涉入刺杀希特勒的政变行动后,他的名声在盟国间大幅提高,被视为一位勇于对抗希特勒的德国人。在1951年美国所拍摄的《沙漠之狐》电影更是助长其知名度与声誉,令其成为备受瞩目的德军将领。1970年,西德海军的一艘“吕特晏斯级”驱逐舰即命名为“隆美尔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