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姜龙用3个形象比喻,倾囊相授抓班子的体会心得

 苏格柏图 2022-11-16 发布于甘肃

编者按:姜龙,男,汉族,19645月生,江苏南通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858月参加工作,1983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姜龙从200012月起历任江苏省海门市委副书记,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在任海门市委书记期间,他于20131月接受《中国组织人事报》专访,把班子比作一把伞、一台机器、一部汽车,连用三个比喻,形象生动、诙谐幽默地分享了自己抓班子、带队伍的体会心得;20156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表彰。

图片

如果把班子比作一把伞

班子就像一把伞,中间的主骨就好比“一把手”,四周的支骨就好比班子成员,伞面则象征共同的事业。一把伞能否撑起来,主骨是关键。

要把好方向“撑开伞”。“一把手”必须充分发挥好在班子集体决策中的主导作用,为一个地方的发展定好向、把好关。要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通过民主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调动班子成员落实决策的积极性。

要收放自如“撑好伞”。“一把手”要善于协调与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统揽不包揽,放手不撒手,做到收放自如。所谓收,就是要懂得撑腰揽过,把成绩荣誉留给大家,把困难问题扛在自己肩上。所谓放,就是要敢于放手放权,让班子成员有权、有责,在他们工作遇到困难时及时加油鼓劲,在出现偏差时及时纠偏扶正。

要率先垂范“撑直伞”。“一把手”要想抓出班子的团结力,必须具备“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优秀品质。要甩开膀子,迈开步子,用敢为人先的躬身实践带动人。要看轻位子,扑下身子,用火热之情感染人。如此,才能服得了人心、拢得住班子、带得好队伍。

如果把班子比作一台机器

班子就像一台机器,成员好比零件。机器要正常运转,需要每个部件互相配合、共同发力才行。因此,作为班子成员尤其是副职,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才能创造真团结,凝聚真合力。

一是主与次的关系。主指全局,次指局部。“一把手”要善于抓主要矛盾,能在事务堆中识大事,能排除干扰抓大事,能调动力量干大事,突出工作重点,增强工作实效。作为班子副职,应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对大局负责;要把分管的工作置于全局工作中来谋划、来实施,既要守土有责,又不能自我封闭。

二是管与放的关系。管是管好方向、管好队伍,放是放权、放手。“一把手”必须具备宏观调控能力和驾驭全局的领导艺术,既要善于从宏观上理清思路,又要坚持把管班子、带队伍放在首要位置。与此同时,要懂得放权,充分调动副职的主观能动性,属副职职责分管范围的事,要敢于放手,给予信任,防止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是分与合的关系。分指分工,合指合作。班子只讲分工不讲合作,就会各行其是,顾此失彼;而片面强调合作忽视分工,又会责任不明,影响效率。作为副职,首先要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负责,要敢抓敢管、敢于担当,尽可能让正职少操心、不分心。同时,要坚决杜绝“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狭隘思想,对相互之间交叉性、衔接性的工作,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对事关发展、民生、稳定的中心工作,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同唱一台戏。

如果把班子比作一部汽车

班子就像一部汽车,启用之后,进入磨合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毛病”难免会逐渐显现出来。比如,由于个体成员阅历、性格和素质上的差异,看问题的角度、高度、深度不同,容易导致思想认识难统一,久而久之动摇了团结的思想基础;有的班子成员大局意识不强,在工作中过分强调条线利益,成员之间各行其是,步调不一,不主动衔接配合,削弱了班子合力。这些问题如果不加矫正,则会越积越多,越积越深,出现班子“三年之痒”。一个领导班子能否运行顺畅、长期和睦相处,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相互包容,快速“磨合”。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班子组建伊始,好比一辆新车,各部件还没有磨合。为此,所有班子成员,尤其是党政正职之间,都要有虚怀若谷的气度、敢于负责的态度、推功揽过的大度,克服自身不足,主动“调心归位”。在任务重时合力分担,避免“超载”;在运行过程中及时“换挡”,保证动力持续;在解决矛盾分歧时,用好“润滑油”,以免零件磨损。总之,处于磨合期,既要集中一班人的优点,发挥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又要修复个体工作中的缺陷,协调好工作中的磕磕碰碰,避免内耗,形成合力。

二要同车共驾,求同存异。“同车”就是用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责任,求得思想上同心、政治上同德、方向上同道、工作上同步,这就抓住了班子团结的根本。“存异”是因为班子成员学识修养、成长环境、生活方式、个人性格迥异而导致的具体工作上的异议、办事风格的不同、职权行使中的偏差等等。作为领导干部,要有宽广的胸襟,做到容人、容言、容事。要坚持“求大同而存小异”,使班子成员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能在原则性问题上保持高度的一致和统一。

三要勤于保养,经常维护。车子有小毛病不可怕,怕就怕有毛病不维修。对班子而言,内部有各种矛盾、有不同意见,不奇怪也不可怕,关键是要出于公心、把握好度、讲究方法。为此,班子要多做“保养”,经常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有意见时及时交换,有难题时共同担当,有反映时主动提醒,有针对性地拂去思想上的“灰尘”,化解矛盾隔阂,使班子的团结长期处于最佳状态。要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坚决防止和克服好人主义、哥们义气等“虚假团结”倾向,通过经常性地检修、养护,拧紧松的“螺丝”,替换坏的“零件”,不断增强班子的原则性、战斗性,把各种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来源:2013年01月25日《中国组织人事报》第6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