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德上立志成圣,即使无大才,也能有圆满的一生,"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无不具足”

 读原著 2022-11-16 发布于四川
    弟子读圣人之书时,口中便说以后一定要有圣人那样的才华,气象,事业,分两,力量,气魄,这就是他的志向,先生听后不以为然,道:“你这是没有弄懂'成圣之志’的根本含义,人自小要立成圣之志,是说道德上要精进到圣人那样,这是生命之根,人人本自具有的,只不过对常人来说,后天不良习染深重,必须要下狠功夫才能让自己复归其根,绝不是说以后一定要有圣人那样的才华,气象,事业,分两,力量,气魄,这些东西如何能尽同得?尧舜孔子周公的才华,气象,事业,分两,力量,气魄都各不相同,他们之所以为圣人,不是说他们圣在才华,气象,事业,分两,力量,气魄上,而是只论精一,圣在道德,不论才华,气象,事业,分两,力量,气魄的多寡,不比枝叶。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都可以说是圣;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尧舜孔子周公之才华,气象,事业,分两,力量,气魄不为多,不为大,古往今来即使那些不留名的立德精纯的庶人之才华,气象,事业,分两,力量,气魄也不为少,尧舜孔子周公的才华,气象,事业,分两,力量,气魄,只是那些无名立德精纯的庶人的;那些无名立德精纯的庶人的才华,气象,事业,分两,力量,气魄,只是尧舜孔子周公的,原无彼我。
   这就好比修禅之人,像慧能六祖那样说出一部《坛经》,当然无法人人皆能尽如此,但只要他们当下见性了,了彻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悟得'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那就个个自有圆成,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与六祖在佛性上同,原无彼我。佛性即自性,不在外,只在心上证,'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禅宗甚至主张'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慧能六祖的佛性即是其自性,也即每个庶民的佛性,自性,就像孟夫子言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同一个理。陆九渊先生更是说得彻:'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至西海、南海、北海有圣人出,亦莫不然。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至于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此心此理,亦无不同也。’任何一个人,只要肯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至诚不息的体认扩充,在'定慧等持,意中清净’,'内见自性不动’上纯亦不已的精进,成圣成佛即是当下。
  人倘若只喜欢在才华,气象,事业,分两,力量,气魄较量,攀比,盲目模仿,必定就流入了功利,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陷入只要枝叶不种根的颠倒梦想之中,正如王阳明先生所言:'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反过来讲,如果把功夫用在进德致良知上,则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都是致其良知,日新其德,日明其慧,日增创造力的过程。前者是没有头脑的自贼,内卷和瞎折腾,后者则是有头脑的立命之大道。
  王阳明先生对此进一步道——
  在孟子言“必有事焉”,则君子之学终身只是“集义”一事。义者,宜也,心得其宜之谓义。能致良知则心得其宜矣,故集义亦只是致良知,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故“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
   又有——
    圣人气象自是圣人的,我从何处识认?若不就自己良知上真切体认,如以无星之称而权轻重,未开之镜而照妍媸,真所谓以小人之腹,而度君子之心矣。圣人气象何由认得?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则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程子尝云:“觑着尧学他行事,无他许多聪明睿智,安能如彼之动容周旋中礼?”又云“心通于道,然后能辨是非。”今且说通于道在何处?聪明睿智从何处出来?
   人只要全心全意在品格,道德上用功,立志在品格,道德上向圣人看齐,只要成就自家心体,养得心体正,品格完善,道德精一,则用自然在其中,生命自有圆成,即便是小以成小,只孕育出了小才,也至少是一个自性圆满不残缺,常有厚德润身,己觉觉人,己安安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对得起天地父母,不负人身,福慧双满,做什么都能素其位而行,随物任化,从容中道,神明自得的人。往远处说,假如几代人都能如此般至诚不息,纯亦不已的立德,集义,尽心于生时事,生出如夫子'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一般的强大道德自信,能尽己性,一点一滴,脚踏实地,直心真实的修德积德,不断传承道德根文化,处处依仁义行,日新日化,澡雪精神,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个家族孕育出一个大德大才,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王阳明先生对此即直言道:'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心体纯乎天理。其运用处,皆从天理上发来,然后谓之才。到得纯乎天理处,亦能“不器”。使夔、稷易艺而为,当亦能之。’又曰:'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皆是“不器”,此惟养得心体正者能之。
   “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