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战略到组织结构

 学院2009 2022-11-16 发布于北京

原创 Ricky_Yang 嵘盛视界 2020-07-02 15:21

图片

从专业的书籍或文章中,不难掌握组织设计的7大基本原则1、目标一致性原则;2、分工与协作原则;3、有效管理跨度原则;4、权责对等原则;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6、精干高效原则;7、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同时,也容易了解常见的4组织结构的模式:直线职能制(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矩阵制;扁平化模式。

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我们很少有机会“从无到有”地去设计全新的组织、去搭建组织结构,很多时候,需要完成的是对现有组织结构的优化工作。但我发现,就算是很多人都明白上面提到的7大原则、4大模式,在进行组织结构优化时,还是缺乏基本的思路,不不知从何入手。遇到通行的做法就是去网上借鉴、学习、模仿一些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组织结构,对为什么需要进行这样的设计和调整,缺乏更进一步的探索。

那么,组织结构优化到底该如何操作,其出发点在哪里?基本逻辑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我们得建立基本的认知:组织结构为何存在?

我认为组织结构存在的核心价值,一定是指向公司战略的,是为了承接公司战略目标而存在的。我们都知道,公司有了战略规划、清晰了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后,承接公司战略目标的只能是组织(部门)和流程。其中大部分的业务目标由业务流程去承担了,其他的目标其实都是由组织部门来承担的(或者是二者共担)。所以,我们可以说,组织是为了公司战略目标存在的。

从这个角度来探讨,当我们进行组织优化时,优化的指向也只能是战略目标、优化的需求也只能来自于战略目标的需要。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否定那种“拍脑袋”或者“模仿”其他企业或者标杆企业的模型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一个基本常识:结构是来自于战略并服务于战略的。

图片

但如何保证组织结构来自于战略并服务于战略呢,如何保证结构设计都支撑了战略的需求呢,如何向老板或者同事解释组织优化的合理性?

个人建议可以考虑按照如下逻辑去推进组织优化的过程:

1、  首先,解决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问题!从战略目标出发,细化组织的策略要点。也就是要回答“完成组织战略,需要从哪几个核心要点入手?”

2、  第二,从核心要点入手,思考“要完成这些策略要点,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组织能力?”

3、  第三,对比“能力需求”与“能力现状”,分析能力差距。

4、  第四,从能力差距入手,分析从结构上或者职能上如何弥补这种能力差距。

5、  第五,分析这种组织能力差距对战略实施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列出组织弥补能力差距的优先性顺序。

6、  第六,结合公司资源条件,设计优化内容实施的先后顺序,并体现在职能或者结构设计中。

对于这个过程,可以借鉴表单来操作:

图片

当然,对于表格的用法,我想说,一定要搞清楚表格背后的逻辑。有了这个逻辑之后,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再去填写内容。这样的操作流程,比较利于产生高质量的结果。否则,忽视逻辑,纯粹为了完成任务而“填空”,那就是自欺欺人。这种现象,在很多企业通过BSC模型去提取KPI指标时经常出现,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图片

最后,再次强调,组织的设计和优化,包括集团管控模式选择,都应该以战略目标、业务需要为“始点”和“终点”:以战略目标和业务需要为出发点,最终服务于实现战略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我们的优化逻辑、7大原则和4个基本的架构模型的基本要求,去开展优化工作。不要脱离战略和业务需要,因为是优秀企业的结构很完美、好玩、有趣,就去照搬照抄,那是错误的做法。因为,不同的组织模型需要不同的能力去支撑、不同的组织设计代表了不同的的战略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