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究竟是什么?是居心叵测还是美德善良

 昵称28556420 2022-11-18 发布于河北

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观点:道德只是一种虚构的东西,被一群劣势的人利用,来打击优势群体。

尼采说:「道德只是低等人群体用来阻碍高等人的虚构事物」?这句话正确吗?

我们通过尼采所研究的主人与奴隶的案例来解析尼采这段对道德发展的解释,以及生活在奴隶道德观所支配的世界的后果。奴隶世界如何衍生出“道德”和“坏良心”?

以下只是抛砖引玉。

尼采认为有两种对道德发展的解释,一部分是生物心理学的,即道德在一些心理类型的人中产生共鸣;而另一部分则是文化的,在不同的道德环境中诞生出不同的道德准则。

尼采在历史中寻找奴隶道德发展的环境。在西方,尼采发现,奴隶道德的根源在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在犹太历史早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犹太人被奴役的最终结果是,其发展出独有的道德和行事准则,使其适合在奴隶制下生存。

举个例子,张三是奴隶,他如何生存呢?如果张三有孩子出生在奴隶制下,张三会教他们什么生存策略。为了生存,奴隶必须服从主人。这不是自然形成的,所以学的第一课就是必须扼杀自己的天性。假设主人打了你,报复的欲望是自然而然的,为了生存我们必须扼杀它;假设主人告诉你要等待,那你就应该等待。虽然不是自然而然的,但是你必须抑制自己的欲望;假设主人告诉你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你必须克服你的欲望,忽略你想做的事并服从命令。概括的说,你必须训练自己克制自然的冲动,并内化为一个谦逊、耐心、服从自我的张三(而不是一个法外狂徒)。你知道你必须这样做,因为不这样做的奴隶最终会死。

因此尼采断言,奴隶为了生存内化出一套所谓“美德”,顺从、谦逊、宽容和忍耐。宽容和忍耐对奴隶来说是好事,奴隶们将会钻研和传承这些特质。

为了让他们的孩子生存下去,他们也会学习相应的准则。奴隶的美德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价值。在每一代人中,许多人都像绵羊一样,并不特别介意成为奴隶,也有一些人对此表示反感。

从这里开始,尼采讲述的故事变得更加阴暗。为了生存,虽然这些奴隶很反感服从,但他们必须引导自己去对抗他们表达自己力量和自信的欲望。这会导致他们对主人强烈的不满。他们也开始憎恨自己,憎恨自己听从主人的话,憎恨自己无法顺从自己的内心。从心理学上讲,他们的本能释放被抑制了,开始恨自己,造成难以忍受的压力。压抑过后他们开始反对人本身,变得敌意、残忍,享受破坏的快乐,这些都转向破坏的心态。

这就是所谓“坏良心”的起源。利用对强者的憎恨,自我憎恨和复仇的幻想来减轻痛苦。这些就变成了这些奴隶的心理现实。最后的结果将非常可怕,有攻击性。

尼采认为,奴隶个人内心挣扎越强烈,这些人越会成为奴隶们的社会领袖。而由于他们对现状的无能为力,他们的仇恨会增长到畸形的程度。在这些人的领导角色中,他们会强烈的赞美温顺谦卑和服从,并谴责主人的力量和傲慢。这些奴隶领袖没有力量来对付主人,他们便发展并使用道德作为他们对抗的武器

在犹太教、基督教的传统中,奴隶道德成为复仇策略的一部分。他的意义在于使弱者在一个严酷的世界中生存。但也是为了破坏主人信心,并最后搬到主人,从而进行精神上的报复。

这种所谓道德,充满力量、攻击性、怨恨。

道德真的使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和睦相处吗?还是它只是一种权力的工具,成为一种生存策略,以及劣势者反击强势者的方法?这些都是尼采提出的思考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