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解老子||《道德经》第38章 处厚弃薄,处实去华

 人生无谓 2022-11-18 发布于湖北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处厚弃薄,处实去华

【经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①,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②。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③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④者,道之华⑤,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⑥处其厚⑦,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考注】①无以为:以,名词,因由、凭据;为,名词,行为、举动。“无以为”即不需要理由的、无条件的举动,即一种内化了的、自觉的、无意识(下意识)、无目的的行为。②有以为:即意识支配下的举动,是一种有意之举、刻意之举。③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④前识:先人、先事而识,即先见,这里指心怀动机、先入为主。⑤华:同花,指虚浮、表面的东西。⑥大丈夫:指为道者。⑦厚:敦厚、朴实,如“厚德载物”。薄:指礼之衰薄。

【考译】“上德”不追求“德”之虚名,因此是真正有德;“下德”追求表面上的不失德,因此本质上还是无德。

上德之“无为”是遵循大道的自然“无为”,下德之“无为”是有意识、有目的“无为”。

上仁之“有为”是自觉地“有为”,上义之“有为”是有目的、有欲求的“有为”。

上礼之“有为”则是强为,如果得不到响应,就伸出手臂强拉硬拽。

可见,失道后才有德,失德后才有仁,失仁后才有义,失义后才是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社会混乱的开端。

所谓“先见”,表面是道的虚华,实则是愚昧的开始。因此,为道者敦厚而不轻薄,实在而不虚华。故当摈弃虚浮浅薄而抱守“道”之真朴敦厚。

【导读】“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这说的是道与德的关系;“大道废,有仁义”(18章),这是老子对德与仁义的看法。上章讲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此基础上,本章老子首先讲了“德之无为”和“仁义礼之有为”,然后系统阐述了道、德、仁、义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舍弃种种“有为”之虚华,抱守“道”之“无为真朴”。

本章大篇幅谈德,本质上仍然是论道,“无为”还是“有为”,这是上德与下德及仁义礼的区别所在,也是读懂本章的关键。

【辨析】读到本章,我不禁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而叹服,更为老子的论证说理能力而拍案叫绝。让我们一起鉴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道”体现到人们的行为中就叫“德”。“上德不德”是表面上“无德”实质上“有德”,即虽无德之名却有德之实,是真正的有德。王弼《道德经注》曰:“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下德不失德”追求表面上的不失德,或循规蹈矩,或华而不实,缺乏实质性内容,不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质上还是无德。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老子把是否具有实际内容作为划分“上德”“下德”、“有德”“无德”的重要标准。

上德之“不德”以其“为道”不“为德”,即“惟道是从”,实事求是、纯任本来,按规律办事,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做事,其结果是“太上,不知有之……百姓谓我自然”(17章)。

下德之“不失德”以其“为德”,表现为或按照“德”的要求循规蹈矩,或片面追求形式上、表面上的“不离德”华而不实。

文章图片1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德下德都讲“无为”,区别在于“无以为”与“有以为”。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之“无为”是“无以为”,即不怀功利心,因物之性,纯任自然,是“道常无为”“道法自然”,它无需动念,是一种知行合一的境界,有人形容它说“知即行,行即知,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不知不行,不行不知”。第21章的“孔德”、第28章的“常德”,乃至后边第51章的“玄德”,都是指“上德”。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下德之“无为”是“有以为”,即怀有功利心的“无为”,是有意“无为”、故意“无为”、勉强“无为”,虽然懂得“无为”的道理,但仍然受到“有为”思想的牵绊,在意识支配下才能做到“无为”,因此还不是彻底的“无为”,一旦克制不住自己就有可能滑到“有为”那边去,因此不是彻底的“无为”,故只能算“下德”。

文章图片2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作为“道”的表现,“上德”的“无为”就应是“应道无为”,是发自“道”之本来、发自人之本心的“无为”,是内化为习惯的、自觉的无意识(下意识)行为,完全达到了知行合一,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正如韩非子言:“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韩非子.解老》)。因此,“上德无为”是最彻底的“无为”,是“无为”的最高境界。上德与下德的区分,表现了老子唯恐行道不彻底,使德有缺失。

上德下德都讲“无为”,区别在于“无以为”与“有以为”。这是本章的难点,得结合第21章“道”与“德”的关系来理解它。

本章的理解难点在于“无以为”与“有以为”。打个比方吧:我们对子女的好,从来没想过子女的赞美、子女的感激、子女的回报,更不想获得其他人的赞美,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这就是“无以为”;我们对工作的好,常常想得到领导的肯定和奖励,有的还想凭着工作业绩升职加薪,这就是“有以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河上公和王弼本都是“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这样的话,“下德”的等次竟低于“上仁”而与“上义”一样了,故不取。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对“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韩非子解曰:“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对于“义”,他说:“义者,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韩非子.解老》)

上仁、上义都是有为,上仁之“有为”是不求回报的无欲而为、自觉地“有为”,故曰“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之“有为”是分上下尊卑亲疏内外的,是有分别心的、看对象的“有为”,故曰“为之而有以为”。

老子以是否内化为自觉的无欲求的行动为标准,分别把“无为”和“有为”划分为两等,这样实际上就是四等了:即“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德”无心无迹,“下德”有心有意,“上仁”一视同仁,“上义”区别上下尊卑亲疏内外。看看现实生活都是哪些人之间讲“义气”就更容易懂了。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上礼不仅是“有为”,而且是在人不愿响应的情况下强拉硬拽强制去做。

礼是用来规定君臣、父子、上下之间的垂直关系的,其基本内容是上下尊卑秩序,它是锁住百姓灵魂与肉体的枷锁,能约束君王的礼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礼虽无形,但它在思想控制和维护统治方面却是锐利的武器,胜过千军万马。比如忠、义、孝的实质最终都在一个“忠”字上:“忠”是忠于上级,“义”是让人相互制约,“孝”是让父母管住子女,再加一个“三从四德”让男人把女人管住,这样一来,君王只消管住很少的人就可以管住所有老百姓了。

所以,老子认为,与道、德、仁、义相比,“礼”就更下等了,简直是卑鄙不要脸,它不仅是“有为”,而且是靠生拉硬拽强制去做。老子明确表达了自己对“礼”的厌恶和嘲讽。与孔子主张的“克己复礼”不同,老子反对周礼对人的束缚,反对等级秩序,反对分封制度,表现出鲜明的革新意识。有人说,道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诚如是也!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这是老子对道、德、仁、义、礼的排序,是基于前边分析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排序的先后自然也体现了老子对他们的态度和取舍。老子明确否定“礼”,认为是道、德、仁、义皆失的产物,是最浅薄的东西,是背“道”而驰。勉强靠这种东西维持统治秩序,那这个社会的忠义信用已经很低了,终有一天会生乱,因此是它“乱之首”。

文章图片4

德与仁义礼的区别在于“无为”还是“有为”

综上,老子对上德与下德及仁义礼的阐述读来拗口而晦涩,但只要把握“道”和“上德”的精髓是“无为”,你就会明白,老子褒贬下德与仁义礼,特别是痛斥“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因为它们都是“有为”。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前识”即先人而识、先事而识,这里是指先入为主、预设框架和约束,照应前文的“有以为”,意思是用智多、想的多、怀有动机,仁、义尤其是礼,都属于“前识”。王弼注曰:“前识者,前人而识也,下德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老子对“前识”持明确否定态度,认为“前识”是用智的表现,它不是“务道”,是道的虚华表面,其本质是“有为”,是背“道”而驰,因而反是愚昧的开始。道、德,仁、义、礼,此五者,前敦后薄(魏源说德为根、仁为干、义为枝、礼为叶、前识为花),老子号召人们(尤其是统治者),摈弃仁义礼这些虚浮浅薄的东西,牢牢抱守“道”之真朴敦厚。这是全章结论。

【感悟】把“人民”刻在心中,融入血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