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查阅丨ACDF喇叭形减压有效性和安全性

 jqw81 2022-11-1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ACDF是治疗颈椎病的常见术式,其可以完成突出的椎间盘、骨化的后纵韧带或骨赘的切除。ACDF的临床效果良好,较ACCF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稳定性更好。但其工作空间有限,不利于椎体后方压迫性病变的切除。

有学者提出通过切除椎体后方的部分终板(喇叭形减压),进一步清除椎体后的压迫性病变,但是需要确保不破坏ACDF手术结构的稳定性(cage不下沉及可靠的融合),并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喇叭形减压(trumpet-shaped decompression(TSD):CT显示平行于终板的减压不能彻底清除椎体后方的致压物,斜向切除后方终板扩大空间,去除致压物。由于部分终板切除形成的空间类似于喇叭形,故命名为喇叭形减压。

图片
图片
方法
图片
Methods

手术步骤

收集到333名行ACDF手术的颈椎病患者,按照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27例,分为喇叭形减压组(57例)及常规减压组(170例),分析比较喇叭形减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A:当致压物的位置不局限于椎间隙,而向头或尾侧延伸,即需要行TSD
B:切除椎间盘处理椎间隙后用带钩剥离子探查致压物的位置。
C:倾斜显微镜,使上终板清晰可见后,使用磨钻切除终板后三分之一,配合使用刮匙去除椎体后方致压物。
D:同样的方式处理另一侧终板及致压物。
E:融合器置于终板前部,钢板固定。
图片


数据测量
  

A:终板切除量(%):(切除的终板长度b)/(终板总长度a)

B:可达椎体后区域(%):(椎体后高度c−TSD后剩余皮质长度d)/( 椎体后高度c)

C:切除角(α):平行于终板的线与通过切除平面的线之间的夹角。

图片
图片
结果
图片
Results
各节段的终板切除量,可达椎体后区域,切除角(α):TSD术后,终板切除量可达28.2%±5.5%,可达椎体后区域26.0%±6.1%,切除角度为26.9°±5.9°。各节段之间无差异。

图片

两组患者术后融合及沉降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融合率及融合器下沉的发生率之间均没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喇叭形减压术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无其他并发症,因此喇叭形减压是安全的。

图片

两组患者术后效果的比较:颈部疼痛VAS评分、上肢疼痛VAS评分和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无显著差异,因此喇叭形减压是有效的
图片

典型病例

30岁男性,脊髓型颈椎病

图片

AB:术前MRCT显示椎间盘突出和后纵韧带骨化压迫脊髓。D:术后2CT显示喇叭形减压。E:术后1CT扫描,显示融合器内外骨桥形成。F:术后1MR显示脊髓压迫减除。

图片
结论
图片
Conclusions

喇叭形减压扩大了工作空间,可以到达椎体后方26%的区域,且对脊柱的稳定性没有影响,也不会影响后期的融合,此外,额外的骨切除不会影响术后的疗效。因此,当致压物延伸到椎体后方时,在ACDF过程中可以安全地使用喇叭形减压,从而在不破坏稳定性的情况下实现充分的减压。

Lee DH, Lee SK, Cho JH,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blique posterior endplate resection for wider decompression (trumpet-shaped decompression) during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Sep 23]. J Neurosurg Spine. 2022;1-8 
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