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通常都是跟有心脏病病史的人群有关,主要症状表现是呼吸困难,身体乏力以及体液潴留等。不过心力衰竭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心力衰竭治疗难度比较大,需要对病情及时诊断,有助于及时治疗。那么慢性心力衰竭怎么诊断? ![]() 首先,慢性心力衰竭可以通过症状来诊断 1.左心衰竭的症状 如果左心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往往会出现肺部淤血。此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有时可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是慢性左心衰竭最重要的症状。 2.右心衰竭的症状 如果发生右心慢性心力衰竭,其主要症状是浮肿,尤其是双下肢浮肿最为明显。此时患者的肝脏也会变大,会出现腹胀,食欲明显下降。严重者可全身浮肿,一般是自下而上,最后是面部和眼睑浮肿。 ![]() 第二,慢性心力衰竭可以通过临床检查确诊。 1.心电图检查 如果要诊断慢性心力衰竭,需要先做心电图。通过心电图的结果,可以发现是否有缺血性改变和心律失常,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2.心脏彩超检查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需要做心脏彩超检查,可以观察各心腔的大小,有无心房、心室的扩大,有无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的症状。 3.超声心电图检查 超声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慢性心力衰竭。超声心电图能有效诊断心包、心肌和瓣膜疾病,还能区分舒张功能障碍和收缩功能障碍。 ![]() 4.血生化检查 血生化检查也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常用的检查方法。血生化检查的目的是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是否影响肝功能和肾功能,是否引起电解质紊乱。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有哪些? 1.前负荷过重 如果患者前负荷过重,就会导致心室舒张回来的血量过多,例如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都可能会使左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导致左心衰竭。如果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则会导致右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出现右心衰竭的情况。如果患有甲亢或贫血等高心排血量疾病,则会因为回血量增多导致全心衰竭。 2.后负荷过重 如果后负荷过重,就可能会使患者患上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还可能出现左心室收缩期负荷加重的情况,这会导致患有该疾病。这会使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流出道梗阻,还会加重心事收缩期负荷,从而出现心力衰竭。 ![]() 3.心室收缩不协调 如果患者心思收缩不协调,就可能会患上冠心病,从而导致局部严重缺血,还会使心肌收缩无力或收缩不协调,例如室壁瘤。如果心室的顺应性明显减低,则会影响到心室的舒张,从而会对心脏功能造成伤害,导致患上心力衰竭。 延伸-慢性病有哪些特点? 1.病情状态比较稳定 慢性病的病情一般都比较稳定,慢性病很少会剧烈恶化,所以大部分慢性病都不是特别严重。很多慢性病患者会长期停留在中期或早期,即使积极治疗也很难从慢性病中恢复。 ![]() 2.症状不明显 慢性病的症状大多很不明显,可表现为轻度疼痛或失眠多梦。这些症状不会被人们重视,所以慢性病一般是在体检时发现的。而且慢性病很少会直接影响日常生活,出现明显症状时,通常是患病晚期。 3.病程长 慢性病病程很长,可达5年以上,有些慢性病患者甚至需要终身服药来控制病情。虽然少数慢性病是可以治愈的,但总体来说,大多数慢性病都是无法治愈的,只能通过长期服药来控制。 ![]() 4.容易反复发作 慢性病的症状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很容易反复发作,即使长期坚持服药,也有发作的可能。这类患者必须改善生活习惯,才有治愈慢性病的可能性,否则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使慢性病继续恶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