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文艺作品的力量

 庚儒说 2022-11-18 发布于黑龙江

本文约900字,阅读约需3分钟。



我很喜欢看纪录片。相比几分钟的短视频,看完一集40分钟的纪录片更能给人获得感和成就感。尤其纪录片解说员富有魅力的声音,更是如听仙乐耳暂明。

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60周年之际,北京电视台制作了一部10集的大型纪录片《人民的艺术》。北京人艺主要是上演话剧,我们熟悉的《雷雨》《茶馆》都是北京人艺的看家剧目。而北京人艺培养出的演员,更是公认的演技天花板级别的人物。比如饰演达康书记的吴刚、神探狄仁杰的梁冠华、老版西游记太上老君的郑榕、老版封神榜姜子牙的蓝天野、我爱我家贾志国的杨立新、大宋提刑官宋慈的何冰、濮存昕、冯远征、宋丹丹等等。

最近,又重温了一遍第五集《传承,时光如流》。一些有所感慨的点,想记录下来。

曹禺、老舍这些伟大作家的伟大剧本,最终能以十分优秀的面貌呈上舞台,导演焦菊隐的作用功不可没。但似乎对焦菊隐的宣传甚少。

老舍的《茶馆》,原本只是老舍话剧《秦氏三兄弟》的其中一幕,是焦菊隐敏锐地觉察到了其中的艺术蕴含,他建议老舍将这一幕扩充改写,造就了今日的经典。

我读过诸多关于曹禺的介绍,曹禺应是位智慧且敏感的人。其一,正是他在文革期间的隐忍,才使得他躲过浩劫。后来他在文章中自述,他渴望邻居家的孩子们和他亲近,叫他万爷爷(曹禺原名万家宝),然而他刻意回避,孩子们也渐与他疏远。其二,曹禺对历来出演《雷雨》的演员都不满意,他在自己文章中也尤其提到饰演周冲的演员把自己笔下的人物演绎得太过肤浅。纪录片中也提到,曹禺多年来不当着演员的面评论演出效果,但是终于有一次中途冲到后台,别演了别演了,我的剧作没有你们演的那些阶级斗争的东西!其三,在文革后老舍的追悼会上,曹禺没有当众出现,而是在人群散去后无言地鞠躬了三次。无言胜千言。

讲政治似乎不该等同于没有人情味。纪录片中,老舍之子舒乙和焦菊隐之子焦世宁都出镜发声。舒乙说到父亲的追悼会,似乎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讲到话剧《龙须沟》,说人民政府先给修的臭水沟龙须沟,而不是修什么大广场,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的性质。焦菊隐同样是文革期间去世,焦世宁回忆起父亲的离世,几度哽咽,以致弹幕上有人留言,“这才像是儿子。”

这部纪录片是任志宏解说,就是那位主持《国宝档案》的任志宏,富于文化气息的解说,和片子的内容完美契合。

于丹出镜的画面和内容,一如既往地做作和恶心。

B站有无广告的10集720P清晰度的完整版。链接附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s411e7UP?p=5&share_source=copy_web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