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部外科疑难诊治中心:聚集盆腔肿瘤微创技术

 长庆wcqjs 2022-11-18 发布于上海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人体盆腔堪称“津梁之地”,上接腹腔、下连下肢,容纳有三大生理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脏器,又有重要血管、神经穿行其中,解剖结构十分复杂,一旦遭遇恶性肿瘤(尤其是复发肿瘤),治疗起来十分棘手。倘若患者基础情况不佳、年龄大、心肺功能差,往往难以承受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甚至不得不放弃外科治疗。

腹部外科疑难诊治中心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一直将微创技术作为外科手术的突破点,在尹路教授的带领下,将盆腔肿瘤微创手术作为“常规操作”。从2016年8月15日首开先河以来,6年多已完成173例恶性肿瘤累及直肠、膀胱、子宫、卵巢、阴道等相关脏器的手术,包括腹腔镜下全盆腔廓清术、后盆腔廓清术、盆腔恶性肿瘤种植灶切除等。除此之外,中心还联合骨科开展了室管膜瘤盆腔复发手术,手术效果令人振奋,患者受益显著。

免于“大开大合”,

宫颈癌复发患者接受“无切口”手术

患者薛女士,四个多月前因宫颈癌在外院手术治疗(双侧附件切除+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化疗1次、放疗28次……尽管“苦头吃足”,但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就感到排便不畅、无食欲,就诊接受CT检查后发现有子宫异常软组织肿块伴坏死囊变,病灶侵犯直肠前壁和左侧输尿管远端,左侧输尿管积水扩张。非常不幸,肿瘤复发,病灶累及消化与泌尿两个系统,薛女士和家人为此一筹莫展,慕名找到尹路教授团队。

入院后,陈春球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在尹路教授指导下,为薛女士实施了腹腔镜下全盆腔廓清术,术中与泌尿外科、妇科医生同台操刀,将受累的子宫、直肠、膀胱以及受肿瘤侵犯的阴道一并切除,并从阴道残端中取出,再在腹腔镜下将阴道残端缝合。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薛女士的肿瘤属于妇科鳞状细胞癌,病灶位于宫颈残端和阴道,累及宫体全层,侵犯了直肠肠壁全层和膀胱壁固有肌层,而且脉管和神经均有肿瘤侵犯。

图片

术后,薛女士的腹部只有结肠和输尿管造口,没有手术切口。对薛女士这种情况的患者来说,经阴道取出标本,不仅实现了肿瘤的完整切除,而且还没有遗留巨大的腹壁切口,真正实现了患者收益的最大化。

“盆底重建术”

助七旬肠癌复发老翁重获新生

相比女性盆腔的“拥挤”,男性盆腔似乎要“空”一些,其实不然,一旦遭遇肿瘤复发,治疗也相当棘手,77岁高龄的徐大爷对此有切身感受。最近他排尿非常吃力,每天晚上都要起夜五六次,但每次又都感觉尿不尽。起初只当是前列腺增生,吃点药或做个电切术就行,然而入院后的盆腔磁共振检查让他大吃一惊——盆腔中长了一个8厘米的肿瘤!这究竟从何而来?

图片

原来徐大爷3年前因为肠癌在外院做了左半结肠切除术,术后一直在规律化疗,累计多达24次。既然有肠癌病史,就不得不考虑肿瘤复发的可能。为此,他接受了肠镜检查,发现在仅剩大约60厘米长的结肠中竟然有4处肿瘤!而且,他近来一直感到的原手术刀口下方疼痛,CT也提示是腹直肌转移灶。按照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原则,徐大爷更适合化疗。然而,已经历多轮化疗的他,更加希望能通过手术直接解决他的问题。

在尹路主任教授指导下,陈春球教授带领团队,协同泌尿外科两位专家为老先生做了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部分直肠切除术+膀胱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也证实了肿瘤来源于肠道。为防止盆腔多脏器廓清术后带来的“空盆腔综合征”,陈春球教授利用可吸收的补片为徐大爷重建了盆底,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出现,还可以有效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腹部外科疑难诊治中心聚焦于复杂胃肠盆腔复发肿瘤、炎症性肠病和肠瘘等疾病的微创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患者的手术创伤和风险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这将成为造福广大患者的又一利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