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113方——乌梅丸,典型医案

 谷山居士 2022-11-21 发布于上海

1巅顶痛——权依经医案

莫某,男,48岁,19781016日初诊。半年来自感头顶疼痛,伴有视物模糊,劳累后加重,手足心发热,烦躁易怒。有慢性肝炎史,近月来肝功已转正常。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处以乌梅汤:乌梅15枚,黄柏3克,黄连8克,干姜4.5克,党参3克,桂枝3克,川椒2克,细辛3克,附子3克,当归2克。水煎,分2次服,3剂。
二诊:服上药后,自感头痛减轻,但视物仍模糊。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续服3剂。
三诊:服药后,巅顶已不痛,视力也大为好转,自感头脑较前清爽。继用上方3剂,以善其后。[《古方新用》198131]
按语:厥阴之脉达于巅顶,今肝之阴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故头痛、视物不清。《金匮要略》云:“夫肝之补,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乌梅丸正符此意,号为厥阴经之总方,故以之补肝之体,则诸症自除。《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经方直解》
论:本案头痛,视物模糊,此是阳厥不降,头上经气壅塞所致。脉弦细者,此为木陷之脉,阴厥之脉也。手足心发热,此不是胃腑热蒸,反而中虚,阴阳不交,手足之阳,陷于手足心也。也就是小建中汤证的病理,手少阳陷于手心,足厥阴之阴中清阳,陷于足心。烦躁易怒,此为上热,脉弦细者,此为下寒。上热烦下阴弦,中气不交手足热,就出来了。
总结,无论外感,还是内伤,烦躁易怒证,都是上热,注意区别阳气离根的烦躁而无易怒,此是虚烦虚燥。
乌梅丸证的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有很多经方也都有这此证,所以比较难辨,区别他方的是此病脏寒,或中气不交证。从众多证中找出上热下寒与中厥,这三者关系,就基本能确认为乌梅证。
本案手足心烦热、烦躁易怒,也相同于黄连阿胶汤证。也会误选用黄连阿胶证。但黄连阿胶的另一个主症是不得卧。本案是头痛为主症,头上壅塞,阳厥不降也。

2头摇刺痛——梁颂名医案

杨刘氏,53岁。病头摇刺痛,时发时止,一日一夜发作10余次,发时头摇,频不可数,夹持之不能正,头痛用布包之,亦不能耐,且右目小眦红赤如血块。陈某以吴茱萸汤与之,头摇略止,唯无大效,旋即复发。求诊于余,头摇为风,头痛为火,目赤如血块,是风火侵入血络,血热不流之表现也。此证病机在于目小眦红赤如血块。周微之曰:“厥阴火炽,眼必有赤脉。”斯言诚不欺我。陈某以吴茱萸汤,是温肝之要剂,非肝中风火所宜也。余用乌梅丸,寒热互用,平息肝风为主,更以归须易当归,引入肝络,兼以羚羊角、菊花以清少阴之火,风清火平,头摇自止,头痛亦愈。更以通窍活血,数剂而痊。(梁颂名.梁翰芬医案。广东中医,1963235)《经方临证集要》(《广东中医》)《经方直解》《经方研习》
论:头痛,用吴茱萸汤,以为是脏腑俱寒,胃逆不降之厥逆,但此无效。头摇,诊为风动,目赤,诊为火侵,用乌梅丸。
头摇为风,风应肝木,“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此病也在肝。脏病为下寒,而目赤者,是为上热之象。附子蜀椒温下寒,黄连黄芩泻上火,干姜温中,乌梅细辛,降其冲逆。

3头痛——宋柏杉医案

头疼伴有夜间3点的呕吐、口渴
张某,女,45岁,双塔山本地人。201472日就诊。这患者就是以头疼来就诊的,头疼18年,在各个医院门诊多方求治,针灸服药,西药中药都吃了,没什么效果。患者的表情就是特别痛苦。自言每天到夜间三点钟就呕吐,口干渴,小便正常,舌淡暗苔干脉沉细,这种头疼是临床挺多见的。后来我给他处方,就是乌梅丸。乌梅24,细辛10,桂枝10,黄连24,黄柏6,当归10,人参10,川椒6,干姜24,附子20。因有呕吐,又加了吴茱萸30克。
当天夜间疼痛有明显减轻,连服三天,疼痛大减,前后我给她服用了24剂彻底痊愈,而且脸色也变得红了,原来特别难看的脸色现在变得非常红润,我在临床上用乌梅丸治疗头疼的患者特别多。作者/宋柏杉 文字整理/王珓、炳程网摘

4偏头痛——沈绍功医案

李某,24岁,200089日初诊(立秋)。病史:左侧偏头痛近1年,每因用脑过度时诱发。发作时头胀跳痛,且伴眩晕,短则60分钟,长则数小时,伴见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苦水,口苦性躁,心烦意乱,冷汗阵出,四肢不温,难以入睡,气短神疲。在西医院经过各项检查,均无阳性发现,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久经中西医治疗,包括针刺推拿,均难止痛,经病友介绍,来门诊求治。
检查:苔薄黄而润,脉沉细不数,血压125/80mmHg,心率68/分。四肢不温,面色苍白。辨证:偏头痛均与足厥阴肝经有关,因肝经上头循额。厥阴证乃寒热错杂之证,患者面白肢凉,舌苔薄润,脉象沉细为寒象;心烦失眠,恶心呕吐苦水,口苦苔黄系热象;气短神疲属气虚不足。其病位在肝。证属寒热错杂,厥阴上逆。诊断:头痛。寒热错杂,虚实兼夹证;血管神经性头痛。治法:温清并治,攻补兼施。投《伤寒论》乌梅丸原方,改为汤剂。
处方:制附片10g(先煎半小时)。肉桂5g干姜10g细辛3g川椒2g黄连5g黄柏5g党参15g当归10g乌梅10g结果: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剂后,左偏头痛日渐减轻,情绪稳定,夜寐转酣,面色泛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改为每晚服1次,连服7剂。2周后复诊,偏头痛已止,精神振作,苔薄白,脉弦细,嘱改服乌梅丸,早晚各1丸,连服1个月巩固疗效。后伴同学门诊,称偏头痛一直未复发,期间虽经期末考试,也未头痛。
按语:张仲景创乌梅丸专治厥阴证,近人多用于治疗胆道蛔厥证,著名临床家叶心清首创用其止偏头痛,实属奇法,常常奏效。
本案寒重热轻,故5味热药用量为重,2味凉药用量为轻。附片有毒,必须炮制,为防炮制时的疏忽,附片应先煎半小时,其药效保持,但乌头碱之毒性大为降低;遵循古训,细辛不能过钱(用量3g以下),这是沈师组方的安全原则;川椒味麻,除云贵川数省外,口麻常难适应,重用川椒也别超过2g.经方的特点是药精量宏,配伍严谨,只要切中病机则奏效明显。沈师少用经方,认为时代变迁,环境改善,现代诸多方面与汉代很难相比,故经方应当改制发展,方能适应现有的病证。沈师一例外的就是遵师经验,将乌梅丸原方改制汤药,止头痛有奇效。
论:厥阴病者,立秋之后,病会加重,因燥金克木也。木气主升,春天当令,而金气主降,秋天当令,立秋之后,则升气减而降气加,所以金克木也,木气本升,厥而不升,又逢秋燥收敛当令,则木受克之,升气更弱,所以厥逆之病,会有加重感。一见四肢不温,即为厥逆。病为头痛者,阳厥不降,头上壅塞也。乌梅乃是治厥之神方,大多数医家,对厥逆之头痛与乌梅丸,认识还不够,所以医案中称临床家叶心清成为首创。

图片

27心悸——黄永凯医案

曹某,男,47岁,20121110日初诊。阵发性心慌1个月,发作时自己数脉搏达120/分钟左右,每次发作时间5~10分钟,发作时立即到附近医院就诊,然而因为发作时间短,每次就诊时做心电图均正常。以前11次,每日晚间发作,最近因为应酬时饮酒,发作次数增加,每周基本在三四次,遂来就诊。嘱其入院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确诊,因工作比较忙,拒绝入院。自述每日感觉非常疲劳,睡醒后仍感觉还要睡觉,每日昏昏沉沉犯困;自己感觉有时候身体非常冷,有时候又非常热,无论感觉冷还是热测体温均正常。舌红,苔腻偏黄,脉弦滑沉取无力。中医诊断:心悸(肝阳不足,湿热);饮食积滞。处方:细辛3g,桂枝9g,黄连5g,黄柏9g,当归20g,乌梅9g,附子3g,人参9g,干姜5g,苦参15g,丹参12g,陈皮9g,茯苓15g,醋三棱15g,广藿香3g,紫苏叶3g,焦麦芽30g,焦神曲20g7剂,日1剂,开水冲后温服。
1117日二诊:疲乏和寒热往来症状消失,人较有精神,心慌发作1次,时间在5分钟之内,较未服药时候发作次数和时间均缩短,口干,舌红,苔腻偏黄,脉弦滑沉取无力。上方继服7剂,日1剂,开水冲后温服。
1124日三诊:心慌未发,自己恐再发作要求再服药以巩固,舌红,苔薄白,脉弦沉取稍差。继服上方7剂,日1剂,开水冲后温服。《经方临证实践录》
论:时冷时热,寒热往来,或忽寒忽热;此是厥证之寒热,阴盛则寒,阳厥则热。红为火升,苔黄为胃气不降。脉弦滑者,肝木不升,(尺滑)陷于寒水也(弦为木陷,(寸滑)滑为阳厥)。疾数者,阳厥上盛也,沉取无力,此为本气之虚寒。心悸者,木气主升,升而不能,则冲击为悸。轻则为悸,重则为奔豚。乌梅丸,清上温下,交济阴阳也。
厥热往复,本就是厥阴病之主症。阴阳互厥,则寒热往来,忽冷忽热。还是那跷跷板图。

28心悸口臭——曹本贵医案

雷医生的老公诉:心悸1月余,伴口臭,既往有低血糖病史,喜抽烟、饮酒,舌根苔白腻,大便不成形,脉沉细。诊断:心悸 乌梅丸证药方:乌梅3、黑顺片1、细辛2、桂枝2
干姜1、黄连1、黄柏1、人参1、当归1、红景天1、茯苓2、白术1×10剂,免煎颗粒
7.10日得知心悸好转,无口臭大便不成型,舌淡苔白厚腻嘱上方取白术加苍术1、赤石脂1、山药3x10剂,继续观察。《网摘》

41风疹瘙痒——杨家茂医案

调和气血—顽固药疹亦消
李某,女,28岁。患者因用“复方已酸孕酮”注射避孕后,皮肤泛发风疹瘙痒,曾经用过朴尔敏,葡萄糖酸钙,强地松及中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辗转年余,风疹加重局部糜烂。近来伴心烦而热,纳食不下,时腹自痛。舌淡苔薄脉弦。辨为药疹,虚实挟杂。曾有应用乌梅丸治疗蛔虫症所致荨麻疹经验,试用此方加炒白芍15克,每日1剂。三天后风疹已少,溃疡处结痂,再服7剂后诸症消失。嗣后行输卵管结扎术,至今未发。
按:药疹,古人又叫“中药毒”,多认为系药热风毒入血而发,习用凉血解毒,发表疏风之剂。此例应用不效,转辗年余。乌梅丸乃厥阴主方,其中当归养血活血,芩连清热解毒,参桂姜补虚健脾,甘草解毒和调血分,乌梅收敛止痒,互相配合,果然有效。《当代医家论经方》
论:心烦而热,是心中疼热。时腹自痛,此是肝脾郁陷。此是厥逆,上热下寒。脉弦者,木陷之脉。为何发疹,血虚?乌梅丸治疹,此是何理?

42牛皮癣——陈潮祖医案

李某,女,29岁。199274日以皮癣反复发作三年就诊。自述:3年前春夏之交,颈部两侧散发团片状红色痒疹,初未经意,约半个月后有钱币样癣斑形成,随之渐发渐多,延及四肢、胸腹,外用癣药水,内服凉血解毒、祛风除湿中草药,住院接受西药等治疗,百无一效。经人介绍,从数百里外,专程来求吾师诊治。观患者全身红色癣斑大如钱币,斑斑相连,体无完肤,舌润,散在绛红点。询知红斑处皮下隐隐有刺痒感而不甚,便溏纳减,神疲心烦,审六脉沉细数。诊断:皮癣。辨证:脾肾阳虚,湿热郁滞。治法:温阳益气,通络解毒。方药:乌梅丸。乌梅30克,黄柏10克,黄连10克,干姜10克,桂枝10克,人参10克,当归10克,川椒3克,细辛5克,附子20克(先煎20分钟)。上方水煎服,连服1周后,全身癣斑退尽。嘱继服1周,以防复发。至今已四年余,该患者病情从未复发。(《陈潮祖学术经验研究》)《经方直解》

图片

43牛皮癣——欧阳卫权医案

刘某,男性,41岁,2008414日初诊。患牛皮癣5年。中西医药及民间偏方皆有试用,疗效欠佳,皮疹从未全消,初时冬重夏轻,后四季皆发,经介绍来诊。现头皮、躯干、四肢均散发暗红色浸润性斑块,上覆厚层灰白色鳞屑,皮疹色泽不鲜,呈污秽状,自感瘙痒。形体中等,皮肤干燥无光泽,平素较疲倦,怕冷,常饮食不慎即腹泻,泻时便臭,口干,晨起口苦,纳可。舌质偏暗,苔白,根黄厚,脉沉细弦。
四诊合参,疲倦、怕冷、易腹泻,为里虚寒证;皮疹色红、口干苦、便臭,苔根黄厚,当有里湿热证;口苦、脉细弦,是半表半里少阳证;半表半里少阳而又见里虚寒证时,为半表半里之阴证,即厥阴证。故本病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厥阴证,故予乌梅丸加减:乌梅30g,黄连3g,黄柏10g,熟附子6g,党参10g,当归10g,细辛3g,蜀椒5g,桂枝5g,干姜5g,荆芥10g,防风10g,生薏苡仁30g,蜂房10g7剂。
二诊:药后精神疲倦好转,怕冷好转,躯干、四肢红斑颜色转淡,鳞屑变薄,瘙痒减轻。
方已中的,前方加土茯苓45g,守方续进14剂。
三诊:好转很多,自感精神明显好转,食辣一次,亦未见腹泻,口干苦减轻,苔根黄厚减。皮疹明显减轻,部分皮疹渐消,瘙痒基本消失。
此后守方加减,再服用20余剂,皮疹基本消退。
按:本案既见疲倦、怕冷、易腹泻等里虚寒证,又见皮疹色红、口干苦、便臭等里热实证,结合舌脉,考虑为半表半里之阴证,即厥阴证,故予乌梅丸加减治疗而显效。另民间有单用乌梅愈牛皮癣之经验,以乌梅去核水煎,浓缩成膏,每日服用,即见显效。民间单方偏方,经验可参。《伤寒论六经辨证与方证新探:经方辨治皮肤病心法》
论:乌梅丸的皮肤病,可能是在本虚发厥的情况下,外感风寒也。阳厥不降,蒸泄皮毛,则窍开而汗出,如伤外寒,寒伤营血,即成此症。或外感风寒,表不能解,营热成癞,久汗阳泄,久成厥逆。
本案皮肤病,也是中西医加偏方,全都用了,皆是不愈。重点,无论什么病,一旦成厥,非乌梅丸不效。厥者,阴盛脏寒,而发厥逆,阴阳不交,寒热不调也。厥阴偏诸方,皆是厥逆之神方,无可替代。

80下利脐周痛——李莹莹医案

张某,男,72岁,大便稀伴左脐周痛十余年。患者晨起即腹痛大便,大便略稀,一上午大便3-4次,不敢吃凉食,一吃大便次数就增多,平时全天左脐周疼痛不适。脾气急,无口干无口苦,无乏力,无肢冷,脉双脉弦无力,舌质暗红,苔黄。
患者多年大便质稀次数增多,伴腹痛,不敢吃凉食,为久利,属三阴病。
患者舌红苔黄,有上热,脾气大,属上热下寒,患者左关弦无力,排除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少阳无阴证,有阴即是厥阴病。故辨为厥阴病寒热错杂乌梅丸证。处以:
乌梅20g黄连9g黄柏6g当归20g党参10g吴茱萸6g细辛3g桂枝6g干姜6g附子6g乳香6g没药6g4
4剂后第一次复诊,患者自述饭量增加,手足冷较前减轻,特别是大便从凌晨4点多推迟到了5点半之后,大便质也没原来那么稀了,甚是高兴。
效不更方,上方继用5剂。后来患者带其婆婆来看感冒,问起说基本症状都消失了,饭量大了,体重增加了5斤。《网摘》

81急性胃肠炎——王占玺医案

梁某,病历216378号,女性,48岁,工人,198141日初诊。自前天夜间突然腹泻,身热,腹痛,两胁胀满,腹泻呈水样,次数无度,频频至甚,泻至今早最后有些粘样物,虽自服四环素亦毫无效果,自前晚至今早已两夜一天不愈,且逐渐怕冷,手足厥冷,恶心,心烦来诊。既往多年有高血压病(180~200/100~120毫米汞柱)史,且因高血压病提前退休。
查体:身体中等,面色黄萎,皮肤干燥,呈脱水外观。舌苔薄白,脉象沉细而弱,血压120/90毫米汞柱,四肢发凉。胸部:心肺未见异常。腹部:下凹而软,肝脾均未触及,但有全腹轻度压痛。大便常规:黄稀便、粘液(++),不消化食物残渣(一),红细胞0-1,白细胞10-15。综前证为厥阴下利、寒热夹杂、上热下寒,给子乌梅丸加减:
乌梅12.0克细辛5.0克干姜10.0克尾连10.0克当归12.0克附片10.0克蜀椒10.0克桂枝10.0克党参15.0克黄柏10.0.每日煎服1剂,服用1剂后腹泻已止,手足厥冷、腹痛、恶心、心烦等症状消失,大便一日二次,遂查大便常规,红细胞及白细胞均转阴性。服用2剂后大便转为每天一次,血压160/100毫米汞柱,嘱将前方再服2剂为之善后,愈后两周随访未发。《伤寒论临床研究》

图片

82腹痛腹泻——胡希恕医案

索某,男性,57岁,初诊日期1965716日。胃脘痛,心下痞满,腹痛腹泻2年余,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长期服中西药物皆未见效,近服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诸症更加重。近1周来每日大便23次,质溏,伴见肠鸣、头痛、口苦、咽干、思饮、四肢逆冷,苔白腻,脉沉弦细。证属半表半里虚寒证,寒热交错,为乌梅丸的适应证,给予汤剂:乌梅15克,细辛6克,干姜6克,黄连6克,当归6克,制附片10克,蜀椒10克,桂枝10克,党参10克,黄柏6克。结果;上药服6剂,口苦减,四肢觉温,大便日1~2行。上药继服14剂,胃腹痛消除。《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传真》《名医经方验案》
论:心下痞满,此为结热,是胃逆不降,因于四逆阳厥也。

83腹痛腹泻——杨建华医案

王某,男,39岁,于1989.317日就诊。1年来,因饮食不慎受凉,常发生腹痛,腹泻,一日二次至三次,肠鸣,有时便秘不畅,腹部不适,嗳气,纳差,自汗,多尿,乏力,舌苔薄白,脉细弦。粪便镜检基本正常,胃肠道X线检查,显示胃肠道运动加速,结肠袋形加深,张力增加,降结肠以下呈线样阴影,诊为肠道易激综合征。证属肝脾不调,虚实夹杂。治宜调和肝脾,泄热温阳。
处方以乌梅丸加减:乌梅15g,党参10g,细辛1g,桂枝4g,制附子6g,干姜3g,川椒10粒,姜黄连4g,盐黄柏4g,当归6g,薏苡仁15g,山楂20g,五味子10g,炙甘草2g,陈醋30ml,白蜜10ml(两味兑入煎好的药液中)。
水煎服,六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守方治疗2周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大便正常,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以前方改为丸剂,每丸5g,早晚服用。随访半年未复发。《经方验案评析》

84腿疼腹泻——姜宗瑞医案

患者男,25岁,体瘦,面青白,否质正常,脉象右寸关弦,稍有滑,尺脉长,左手寸关沉细,尺脉沉弱。自述打球后左小腿疼痛,大便干,二三日一行,但是平时稍食冷就会腹泻,有乙肝小三阳。处方:乌梅40克,干姜10克,太子参15,甘草15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川椒5克,当归15克,细辛10克,附子5克,柴胡10克,枳壳炒5克,赤芍10克,山药15克,防风5克。这个患者有一个特殊的情况,服药后一个星期内,脸上猛起痤疮,迅速地起来之后又迅速地消下去,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这是在这个医案里比较特殊的一点。后来根据他的症状就把方子转成当归四逆汤合附子理中汤来调理,最后收工。服用乌梅丸之后为什么会出现痤疮速长速消的过程,我当时没有多想。《经方杂谈》

85泄泻——古英医案

李某,男,54岁,西兰村人。首诊:2016411日。主诉:泄泻半月余。脉证:患者半月前自感无明显诱因每日大便七八次,有时10余次,为黄色稀便,腹痛不堪,稍感腹胀,口干,化验粪便未见异常,服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剂,其女为中医师,给服中药健脾利湿、收涩类,未见明显疗效。现舌淡苔白少津,脉沉细弦。方证:乌梅汤加味。处方:乌梅10g、细辛3g、干姜5g、黄连4g、当归9g、附子(去皮,炮)5g、蜀椒5g、桂枝6g、人参6g、黄柏10g、诃子10g、石榴皮10g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
一周后,患者女儿告知患者4剂药尽病已愈。《门氏中医经方传承实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