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沟通的方法:首先解决情绪问题

 莫为天下先 2022-11-21 发布于湖南

前言: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的重要性,我竟是这两年,才愈发深刻地认识到。行动和语言,是我们对外展示自我的两大途径。

        沟通,有各种场景。正式沟通,述职、绩效访谈、方案陈述、公众演讲;非正式沟通,谈心、初识朋友、吵架、电梯三分钟等等。沟通能力,直接决定了他人对我们的印象,也会影响他人对我们的言行。正如一本书名说的:《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其实也有各种各样的书籍,教我们怎么沟通,最近比较出名的《非暴力沟通》、《沟通的艺术》、脱不花的《沟通的方法》等,不光如此,还有很多教授心法的书,其实也是间接教我们如何沟通,例如《不完美才美》、《情绪是如何制造的》。

        第一部分:沟通中最重要的事情——情绪

        随着阅读的相关书籍增多,我发现沟通的基础逻辑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就是一些技巧,而“殊途同归”,不同的技巧是引向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沟通双方达成共识。

        董董老师在训练营常说一句话:“情绪第一,方法第二。”这句话,开启了我的开悟之旅。

        我发现,无论是《不完美才美》,还是《沟通的方法》,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同样的观点,那就是,任何沟通,首要关注【情绪】。《不完美才美》提出的是“静观自我,自我关怀”,《沟通的方法》提出的是三个框(这个方法特别好,后面我会专门提到)。

        我在家庭里的沟通,也验证了这一点:在对方满是怒火、满是情绪的时候,试图给TA讲道理,对方是完全不会听进去的。

        其实,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虽然在工作中,我们会比较克制自己,尽量让自己保持理性,但是不可避免会产生情绪。因此,职场中无论是平级之间的沟通,还是上下级的沟通,不注意对方的情绪,直接布置任务,虽然可能也能够让工作顺利进行,但是内心或多或少会有隔阂,不利于长期保持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

        情绪是如此重要,因此,在【沟通】这个话题下,情绪一词,值得大书特书。可以说,不学会先处理情绪问题,会造成很多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有人可能说,都是成年人了,哪里来的那么多情绪,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够达到佛陀“无悲亦无喜”的境界,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被情绪裹挟着前进。

        那么情绪到底是什么?同一件事情,会给每个人造成一样的情绪反应吗?我们的情绪,是天生的么?《情绪是如何制造的》一书揭露了:情绪是一种认知。我们对于一件事的反应,其实和我们的习惯一样,也是“习得的”。

        当时我听到这个说法,真有被人当头一棒敲醒的感觉。原本我理所当然地认为,情绪是很难改变的,例如:你遇到他人的嘲笑,就是会陷入愤怒。似乎外界的某些行为,就一定会引发我们特定的情绪,就像条件反射一样。

        但是,仔细想想你会发现: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确实反应不同,不仅反应不同,而且敏感度也不同。例如,我对他人的批评并不太在意,因为我自己看得起自己;但是有人对于他人的批评,就会生气,觉得别人看不起他。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留意观察这些区别。

        正如我前面一篇文章有提到的:“认知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情绪也是一种认知】,就可以通过学习、实践,去突破认知局限了。

        第二部分:沟通的方法—【三框沟通模型】

        具体的方法,可以使用脱不花的《沟通的方法》一书中提到的【三框沟通模型】。就是在沟通的时候,把对方的反应,分别放在3个框:

        第一个框:情绪。对方说这个话的时候,有带什么情绪吗?是什么事情导致TA的这个情绪?优先要响应和安抚情绪。

        第二个框:事实。对方说的这个话,刨掉情绪,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言过其实。要对事实进行确认。

        第三个框:期望。对方说这番话,其实背后有什么期待。我们要发现对方的期待,并且主动给出行动方案。

        其实这个【三框沟通模型】,除了用于洞察对方的需求,也可以用于自己身上。

        ① 情绪:我现在是什么情绪,是什么事情导致我这个情绪?

        ② 事实:这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大事还是无关要紧的小事?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事,还是不太重要的事?

        ③ 期望:我希望怎么做,我想达成什么目标。

    第四部分:沟通是一门实践的科学

        其实沟通,看起来是一个实时性很强、发生在当下的事情。但是沟通中的表现:情绪控制力、对对方需求的洞察、达成目标的能力,都是“功夫在日常”。

        我认为,要成为沟通高手,最重要的,就是清楚自己的【沟通目标】不要把沟通,变成“应激性的反应”,而是提前想好不同的场合下,我们要如何表现。我们提前准备的越多,就越有可能在实际的沟通场景下,达到我们的目的

        沟通也是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就可能是在“系统一”或者“系统二”下引发的。如果我们有幸从小生活在充满智慧和爱的环境,耳濡目染良好的沟通习惯和情绪回路,可能我们会在各种沟通场合无往不利。

        然而,如果我们并没有养成一些良好的沟通习惯,或者身边也没有擅长沟通的人作为榜样,就有必要勤加学习及刻意练习。

        时间篇幅有限,本应该列举几个案例,这次就不展开了。沟通是一门实践的科学,还是要把学到的技巧,应用在生活中,并且取得成果,才能成为是真正的沟通专家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